提前一天过端午

2017-12-05 09:52毛小玟
西江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圣旨女婴棉被

毛小玟

散文百草

提前一天过端午

毛小玟

“银岗佬,庙集戏,你做初五,我做初四……”

这首伴随我一路成长的乡谣,唱出了我故乡——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银岗村与别处不一样的端午习俗,正如乡谣唱的那样,在我们村过端午节不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而是五月初四。

一直以来都不太刻意去深究,为何全村人选择农历五月初四过端午。我小时候只知道过节了,有客人来了,会有很多糖果、食物,那是开心的日子,家里也会难得地吃上一顿好菜肴。

听父亲说,旧社会穷苦人家多,可这是个隆重的节日,许多人为了过节,常把家里能典当的东西都拿去换钱。当年,我奶奶为了过节,曾把家里最值钱的一张棉被拿去当铺,冬天来临前再去把棉被赎回来,可想而知这个节日对村人何等重要。

银岗村之所以要在农历五月初四过端午,是在纪念屈原的同时,纪念故乡的一位毛家先贤——毛殿飏。

据说,当年殿飏公参加科举考取进士,随即接到朝廷颁发的上任圣旨,令其在农历五月初五务必到州府上任,当时还差几天就是端午节了。他问宣圣旨的太监,自己能否过了节再去上任,可对方暗示抗旨者要“诛九族”。

但端午节是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必须全家人一起过,这上任的圣旨来得真不凑巧。于是,村里的族长、村长,还有村里有名望的富商绅士聚在祠堂商量,都说村里出了名人,要大举庆贺。如果一定要赶在端午节这天上任的话,大家同意提前在农历五月初四给毛殿飏送行,也当是过端午节了。

于是全村人都张罗起来,把亲朋好友请来大摆宴席,除了庆贺毛殿飏高中外,也是想让大家都沾沾进士的才气,希望自家的孩子将来也能考上秀才举人。

很快,全村一片热闹,舞龙舞狮,敲锣打鼓,鞭炮声震耳欲聋,欢笑声传遍乡野,村长还请了戏班来唱戏庆贺。

毛殿飏上任后鞠躬尽瘁,为官清廉,深得人民爱戴,他广为流传的事迹有:

当地民风重男轻女,但凡生了女婴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掐死。这事被毛殿飏获悉后,就贴出告示:“凡生女婴者可到知府衙门登记领取一两白银。告示一出,很多生了女婴的产妇纷纷前来登记,高高兴兴地领了银子回去,把女婴养育成人。久而久之,那里不再歧视女性,也不再把新生女婴弄死了。毛殿飏告老还乡的时候,当地所有受过毛殿飏恩惠的妇女们集资,用金丝绣了件“万人袍”送给他,以表示对他的感激。

就这样,我们小村就年年在农历五月初四过端午节了,这习俗一直传承几百年。

今年端午节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那座为纪念毛殿飏而建的祠堂。站在它面前,我惊叹于它经历沧桑,却依然巍然屹立。这是一座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红麻石砌的墙,墨绿色的瓦,用大石柱撑起房梁,梁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保存得完好无损。祠堂的正门有两个大石墩,因岁月的打磨,石墩光可鉴人。

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个传统的节日将一代代传承下去。“银岗佬,庙集戏,你做初五,我做初四……”这首乡谣也将一直唱下去。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圣旨女婴棉被
半条棉被
暖暖的小棉被
一只白蝶栖息在我的棉被上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为救女婴列车提速早到
外婆丢弃患病女婴 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刑
棉被里的爱
皇帝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