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太原莲花落及其振兴之策

2017-12-05 09:28高德耀
名家名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笑料太原创作

高德耀

略论太原莲花落及其振兴之策

高德耀

概述了莲花落和太原莲花落;阐述了太原莲花落的概念、艺术特征和创作方法;就振兴太原莲花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出了13项建议。最后附有太原莲花落大事记。

太原莲花落;太原莲花乐;莲花落;曲艺;说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莲花落和太原莲花落

莲花落是曲艺的一种类别。它是由当地方言和民间小调相结合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莲花落起源于宋朝之前的佛事活动。佛事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吟诵经文。吟诵经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莲花落最早的雏形。其内容是宣传佛教的宗旨,劝人积德行善。莲花落的形成,一方面是佛事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步流传和演绎到了除佛事以外的社会层面;另一方面,民间的曲艺形式也积极表演佛教的内容和效仿佛教吟诵经文的音律、韵味和节奏。经过长期的交叉融合,相互借鉴和吸收,表演的形式也相对固定下来:弦索伴奏、竹板击节、唱念合成、一人或多人表演,莲花落也就逐步形成了。莲花落最早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定论。可以肯定的是,莲花落的出现不晚于宋朝。南宋僧人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中说:“莲花落为丐者所唱曲目,由来已久。”可见,莲花落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莲花落据说起源于唐、五代。为何叫莲花落呢?这和佛教的观念有关。在佛家看来,莲花是高尚和纯洁的象征,它的品格和佛家的思想、意识和追求是一致的。莲花是佛门圣花,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观音菩萨,他们的塑像都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的,故而得名“莲花落 ”。就莲花落来说,“落”字有三方面的含义:(1)佛祖的塑像坐“落”在莲花宝座之上;(2)指“落子”这种文艺形式;(3)在过去,“落”字也隐喻有“落迫”的含义。因为过去的莲花落表演者多为乞丐和贫苦艺人,他们沿街乞讨卖艺,以谋生计。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佛教的教义相同,但地方的风俗各异。风俗性决定着民间曲艺的差异性。佛教吟诵经文的艺术形式与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莲花落艺术形式。因此,莲花落也就形成了以地名或区域名来命名的类型,如太原莲花落、绍兴莲花落、北京莲花落等。莲花落以地名或区域名来命名的特点,称之为地域性;地域性决定着语言的地方性,莲花落是用地方话来表演的,因此,它又有鲜明的方言性。

莲花落又称莲花乐,从本质上讲,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莲花乐的“乐”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乐(lè)是高兴、快乐的意思,突出了莲花乐表演的逗乐、高兴、愉悦的喜剧效果和娱乐功能;乐(yuè)指音乐,是音律和形成音律的器具的统称。它是声响和节律有节奏的悦耳、动听的律动,否则的话就成了噪音了。对莲花乐而言,打竹板的声响和节律;段子中的唱腔;表演中模仿的音律等,它都是“乐”的体现。“乐”字体现的是莲花乐的艺术功能。如果说一定要把莲花落和莲花乐加以区别的话,那么莲花落这个名称具有传统性和普遍性,表现在遵从原始、传承历史;而莲花乐这个名称则具有现实性和变革性,表现在独创名目、诠释内涵。

太原莲花落的前身是晋中莲花落。发源于太原县(今晋源区)至榆次一带。过去的曲目大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次民间艺人李莲根是晋中莲花落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太原郊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王剑霓、任梓等向李莲根求教晋中莲花落的唱曲和唱段,编写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常在农村宣传活动中演唱。20世纪60年代初。青年曲艺工作者曹强拜李莲根为师,在掌握了晋中莲花落的表演基础上,对这一曲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扬弃了弦索乐队,形成了用一副竹板击节、太原方言说唱、一人表演的演出模式,这就是今天的太原莲花落。1963年曹强先生在晋祠庙会上表演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三进太原》,标志着太原莲花落的诞生和确立。改革后的太原莲花落令人耳目一新,成为深受社会各阶层普遍欢迎的曲种,也是太原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地方曲艺曲种。1958年创立的“太原大鼓”(太原鼓书); 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太原琴书”,这两大太原地方曲艺形式已不复存在,令人惋惜和遗憾。

二、太原莲花落的概念和特征

太原莲花落是太原地区特有的地方曲艺形式。它流传于太原乃至山西全境,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太原莲花落是由太原方言与太原地方唱腔相结合,以竹板伴奏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太原莲花落是用太原方言表演的艺术

语言是表现艺术内容的主要形式。方言是某一行政区域(划)特有的语言现象,也是某一地域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太原方言是太原莲花落语言的核心和基础,没有了太原方言或者不使用太原方言,也就没有了太原莲花落。莲花落的地域性决定了莲花落的方言性。太原莲花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这种地方特色突出地体现在太原方言上,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门类莲花落的关键所在。因此,太原莲花落必须要用太原方言来表演,否则那就不叫太原莲花落了。

2.太原莲花落是用太原地方唱腔配合表演的艺术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唱。唱腔是戏曲演唱的腔调。一个形式完整的太原莲花落通常都要有一段唱腔。如果说莲花落的“说”是鲜花的话,那么,莲花落的“唱”则是绿叶。可谓“红花虽好,尚须绿叶扶持”。同样,为了体现地方艺术特色,太原莲花落就要用地方唱腔来表演。地方的艺术性决定了地方的唱腔性。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有自己的特点,它简明、短促、灵活、有很大的随意性,极具个性化。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既有规律可言,又有很大的灵活性。有规律可言,就是要用太原的地方小调和民间唱腔来演唱。它既不同于晋剧的唱腔,又不同于山西境内其他剧种的唱腔。演唱风格的地方性和民间性,使其自成一家、别具韵味。灵活性是指唱腔随意、不拘拟某一特定、固有的唱腔形式,这就给表演者以自由演唱的余地和空间,演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就显示出来。太原莲花落毕竟是曲艺而不是戏曲,简洁性的唱腔为太原莲花落增添了“光彩”,也符合曲艺的艺术要求。太原莲花落有唱的成分和内容,它能够增强其艺术效果和欣赏性,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是配合“说”来表演的,是起辅助作用的。配合和辅佐是唱腔的基本定位。

3.太原莲花落是用竹板伴奏的艺术

太原莲花落为了增强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需要用一种器乐来伴奏,这个伴奏乐器就是竹板。竹板是一种打击乐器,是利用其击节的声响来伴奏的,表演者通过竹板的快慢、长短、强弱等板式变化来渲染气氛、营造艺术环境、哄托艺术效果、调整节奏,最终达到配合表演的目的。

4.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一种表演中既有说又有唱、说唱结合的艺术。太原莲花落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说就是用方言俗语即太原话来表达内容;唱就是用太原地方小调和民间唱腔来演唱,哼腔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唱的艺术效果。太原莲花落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连说带唱、说唱结合。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唱;说多少、唱多少,完全根据段子内容和表演者的悟性和理解来决定,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一般来讲,开头(指整篇)和段落的结尾多见于唱。太原莲花落说与唱的相互关系是: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是主角,起主导作用;唱是配角,服从服务于说。太原莲花落通过“说、唱、响”三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以说为主,唱、响辅佐,相得益彰,成为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三晋民间艺术魂宝。

三、太原莲花落的创作

太原莲花落的创作是莲花落运作的第一环节,因为有了莲花落的段子才能进行莲花落的表演。否则,莲花落的表演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见,莲花落创作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作品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就是说莲花落的创作取材于生活。它是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和故事的重现、显现和预见。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美的发现;生活不缺乏幽默、诙谐和笑料,而是缺乏对幽默、诙谐和笑料的观察、发现、积累、提炼和升华。莲花落的创作者需要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和热爱生活的进取心。高于生活是指莲花落作品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而是要通过再现生活、反映生活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在娱乐中得到教诲,在欢笑中陶冶情操。莲花落的创作需要深邃的思维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莲花落的段子讲究短小精悍,一般不宜过长。段子内容既可以反映时代特色,又可以反映平民生活;既可以讴歌好人好事先进人物,又可以鞭挞陈规陋习,讽刺时弊。段子创作要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切忌平铺直叙。说人叙事条理清楚,幽默风趣。打伏笔、设悬念、抖包袱、搞笑料,达到哄堂大笑、回味有余的艺术效果。

1.有笑料时谋段子

每个莲花落的段子必须要有笑料。莲花落之所以受观众的喜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段子里有笑料。观众也是带着好奇心去欣赏莲花落的笑料的。因此,莲花落的笑料至关重要。没有了笑料也就没有了莲花落的精彩。既然莲花落有笑料,那么创作的时候必须要有成熟的笑料,并且围绕着这个笑料展开创作。笑料的选取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莲花落的艺术效果。笑料选取的原则是选取那些有十足把握能让观众笑起来的材料或素材;可能笑也可能不笑的笑料、或者反响不大的笑料少选或不选。甄别笑料、选取笑料和加工笑料,是创作者创作素质和水平的体现。当然,笑料的选取还要注意其思想性。那些低俗违背伦理道德甚至是淫秽色情反动言论的笑料是绝对不能选取的,笑料的选取力求健康向上。

2.合辙押韵写段子

莲花落的句子讲究合辙押韵。因此,好的莲花落段子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具有诗一般的韵律。既然讲究合辙押韵,那么,我们在编写段子时应尽量使句子合辙押韵起来。这里所说的尽量是指编写段子时,尽可能地使每一句的末尾字押韵。但实际创作时有时不太可能完全做到句句押韵,因为如果押韵则表达的意思不够贴切;而表达贴切的句子又不可能正好押韵。因此,尽量但不苛求,毕竟准确表达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但必须要有押韵的意识。合辙押韵的句式,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言者顺口、听者顺耳。

3.掌握技巧编段子

掌握技巧编段子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等去创作段子。这方面的内容既多又广,在此不再赘述;二是掌握莲花落自身的创作技巧、特点、规律等创作段子。莲花落的开头常以七言四句为一段,多以唱的形式表演,唱后打板击节。其主要功效就是介绍人物、引出线索、铺垫事件和抛砖引玉等;莲花落的结尾是莲花落全段的重点之一。它的好坏对莲花落的整体创作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编写段子时应当予以足够重视并仔细斟酌。莲花落结尾的作用在于说明缘由、揭示真相、爆出笑料、画龙点睛等。莲花落的语言是莲花落创作的重点之一。莲花落的语言要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上突出特色。描写人物和事件时要充分体现地域风情和方言特点,运用太原人的表达方式和风俗习惯来表达感情、思想和内容。莲花落的语言应当风趣幽默、诙谐逗人,力求生活化、大众化和哲理化。莲花落的句子原则上讲易短不易长。也就是说只要说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句子应尽量短小,不宜臃长,除非特别需要。长的句子,不仅表演者费时、费力、不够简练,更重要的是观众不愿听也没有耐心听长的句子,除非句子非常精彩。另外,句子长短尽量一致,特别是一个自然段中的各个句子尽量工整、对仗。

四、振兴太原莲花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太原莲花落是太原市现存唯一一种地方曲艺形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和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何振兴太原莲花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振兴太原莲花落提出以下13点建议。

1.成立“振兴太原莲花落领导小组”

由太原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振兴太原莲花落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一个曲艺曲种能否振兴与发展,影响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它同领导层面是否重视以及重视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党政领导层面给予大力指导、扶持、帮助和推动,必将对太原莲花落的发扬光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有人要问,振兴艺术是否要上升到必须成立领导小组的高度?回答是肯定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太原莲花落开始走下坡路且一直萎靡不振;曹强大师的去世,使得太原莲花落走向了谷底。在如此境地之下,我们不愿意看到一门艺术由于唯一领军人物的离世而面临走向消亡的危险。现实的严酷形势,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方,而成立领导小组正是“治病救艺”的最佳良策。

2.成立太原莲花落的研究机构

一门艺术发展离不开对它的研究和探索,成立相对应研究机构有助于对该门类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建议成立太原莲花落研究会。它将是专门研究太原莲花落的学术团体,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太原莲花落,收集和整理太原莲花落的历史史料和文献,编写文献、出版专辑专著,组织和开展太原莲花落的学术研究及交流活动。

3.设立太原莲花落档案陈列室

太原莲花落档案是指太原莲花落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包括实物档案、图片档案、纸质档案和视听档案四种类型。由政府职能部门成立太原莲花落档案陈列室,收集、整理、保管和展示太原莲花落的相关档案。专室陈列、专人管理。让散落在社会、民间和个人手中的太原莲花落档案有一个长期陈列、永久保存的固定场所。太原莲花落档案的收集是档案保护的第一步。收集采用无偿捐赠和有偿购买两种方式。无偿捐赠是指本着自觉自愿、奉献爱心的原则,向指定的地点和场所捐赠太原莲花落的相关档案。相关单位接受捐赠后应向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并视情况给予象征性奖励;有偿购买是指对于那些确有收藏价值且档案持有人由于情感因素、行业习俗或经济考量等因素不愿不便捐赠的太原莲花落档案,应采取有偿购买的方式获得,资金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专项基金支出;对于那些既无法捐赠又无法购买的太原莲花落珍贵档案,可通过制作复制品、仿制品再现原始档案的原貌。通过无偿捐赠、有偿购买和制作复(仿)制品的方式,档案陈列室将太原莲花落相关档案收全、收齐并妥善保存。实行太原莲花落出版文献和音像资料呈缴本制度,作者或出版机构应主动、及时、无偿地将上述出版物送交至太原莲花落档案陈列室。陈列室也应及时关注太原莲花落出版文献和音像资料的出版发行动态并与作者或出版机构联系呈缴事宜。

4.成立太原莲花落传习所

太原莲花落传习所是传授、学习和演练太原莲花落的专业场所。成立太原莲花落传习所是传承太原莲花落的重要举措。聘请传承人、专业人士、方言专家和有演出实践及创作能力的演员和老师任教。传授语言(方言)艺术、表演艺术和创作艺术三大项内容。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编写太原莲花落的系列教材,如《学好太原话》、《太原莲花落表演基础教程》、《太原莲花落创作基础教程》和《太原莲花落创新思维和方法》等。任何一种文艺形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至关重要的,莲花落也不例外。我们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莲花落演员队伍,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建立一种选拔、培养、成才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一种梯队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莲花落演员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形式不限,方法不限,时间不限。做到专业培养和业余培训相结合;长期教授和短期辅导相结合;重点培养和一般训练相结合;师徒培养和学校培养相结合。注重培养师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辐射培养学员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太原莲花落的普及和推广工作,逐步从小众传承向大众普及转化;从个体传承、师徒传承向群体传承、大众传承转化。

5.太原莲花落进中、小学课堂和大学殿堂

振兴太原莲花落从娃娃抓起。孩子是太原莲花落的未来和希望。从娃娃抓起是太原莲花落复兴、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长期举措。虽然2013年太原莲花落教学基地在山西省实验小学挂牌成立,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点没有面,没有全面推广和铺开。另外,太原莲花落还没有进入初中、高中的课堂。建议太原市的中、小学开设太原莲花落兴趣班、特长班或课外活动班。太原莲花落不仅要进入中、小学,而且还要进入大学的殿堂。山西境内的大学(含职业学院)下属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设立太原莲花落专业;山西境内的大学要设置太原莲花落的选修课,如“太原莲花落赏析”等。山西境内的中等艺术类学校要设立太原莲花落表演班,从专业培养的角度培养太原莲花落的科班人才。太原莲花落的学校教育要形成梯队结构,即大、中、小学一条龙的教育体系。

6.创立太原莲花落的比赛机制并使其制度化

2013年1月14日,曹强杯太原莲花落大赛在山西太原的梅兰芳剧院举行。这次大赛为振兴太原莲花落艺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创立太原莲花落的比赛运行机制并使其制度化,日后没能定期连续举办。笔者建议,每一到两年举办一次太原莲花落大赛,由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承办,实行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要使大赛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我们通过举办太原莲花落大赛,能够有效推动太原莲花落的发展,能够宣传和推广太原莲花落,还可以发现新人新秀和物色苗子,为太原莲花落的队伍建设作人才储备。

7.出台奖励太原莲花落演艺和创作的政策和条例

振兴太原莲花落既离不开政策的指导,又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措施。建议出台《振兴太原莲花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太原莲花落演艺、创作奖励条例》等规范性奖励办法和措施。振兴太原莲花落的政策是保护、传承和发展太原莲花落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它规定和指导着太原莲花落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振兴太原莲花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必将对于太原莲花落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太原莲花落的奖励条例,将奖励演艺、创作人员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对于激励演艺、创作人员具有重大的意义。重奖表演者、创作者;奖励策划、导演等其他职员,让他们有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鼓励本土报纸、杂志、学术刊物等优先发表太原莲花落的作品。稿酬从重从优,并推荐作品到相关文艺团体表演使用。在重视莲花落演员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莲花落创作队伍的建设。莲花落作品的创作是莲花落艺术的根基。没有莲花落的作品也就没有了莲花落本身。没有好的莲花落作品,也很难有好的莲花落段子。目前,莲花落创作队伍十分薄弱,专职专业创作人员很少,寥寥无几。创作人员少导致作品少,作品少又导致演出的段子少,段子数量少又很难出莲花落的佳作甚至是经典名段。因此,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莲花落创作人员,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必要的创作条件。创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太原人、研究太原人、反映太原人。要重视莲花落创作队伍的建设,既要鼓励专职人员创作,又要鼓励专业演员创作,同时还要鼓励业余爱好者进行创作;既要出新品,更要出精品。

8.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太原莲花落演出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莲花落演出活动是普及推广和发展提高莲花落艺术的有效方式之一。政府要以“太原莲花落走基层、送演出”的惠民慰民资金补贴甚至政府购买演出的形式,鼓励太原莲花落进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军营、广场、公园、庙会、敬老养老院、工地等,开展送演、巡演、展演活动。在省、市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时,应当有意识地将太原莲花落作为演出的节目之一,这样做既可以体现地方的曲艺特色,又可以增加和丰富文艺演出的节目种类。太原莲花落的演出活动贵在常态化、持续化,避免虎头蛇尾,随后不了了之。

9.成立太原莲花落的专门演出队伍

建议成立太原曲艺团太原莲花落演出队。定编定岗,给待遇、给荣誉、给条件。让他们安心演出、精心创作、舒心生活、倾心奉献。

10.创新太原莲花落的表演形式

太原莲花落形成已经50多年了,几十年来它的表演形式单一、古板、陈旧;表演内容单调、局限性强、程式化严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与时代相脱节,缺少新的东西、“潮”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这种与时代不同的节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太原莲花落的发展。太原莲花落“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过去。太原莲花落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从内容到形式做一次大的改革。太原莲花落要和喜剧、小品、歌舞剧、音乐剧、歌曲等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品种相结合,吸取新元素、融入新内容、演出新感觉。创新表演形式、创新思维模式、创新创作方式。尝试人数由单人到双人再到多人的转化;由单一的竹板伴奏到使用其他器乐、鼓乐伴奏的转化;演员着装扮相由传统型向喜剧型、幽默型转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和融入其他艺术形式时,一定要巧妙融合、和谐搭配,起到“同鸣共振”的效果。避免生硬叠加,胡编乱拧,导致不伦不类,甚至两种艺术“两张皮”的尴尬境地。总之,要保持传统基调,增加时尚元素,融合多种艺术、创新表演模式,在传统和现代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太原莲花落“活”起来,“火”起来。

11.太原莲花落要与山西的旅游相结合

山西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省会太原有众多的景点、名点。太原莲花落要与山西的旅游特别是太原的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所谓结合,就是要使太原莲花落融入到旅游的活动之中,太原莲花落的表演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之一。让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为旅游增光添彩增效益。形成太原莲花落给旅游活动助阵,旅游活动又推动太原莲花落的宣传、普及、推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的局面。我们要让太原莲花落不仅是太原市的艺术名片,也要成为太原市的“地标性”的旅游名片。

12.设立太原莲花落扶助基金

成立由政府注资、社会捐资和企业融资的太原莲花落专项扶助资金。用于太原莲花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专项扶持、专款专用。既要用好资金又要监管好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最佳效益。

13.利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传播手段和途径,大力宣传太原莲花落

如今,各种媒体和传播平台竟相纷呈,既有传统的传播媒体,又有科学传播媒体。多种媒体的多种传播途径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太原莲花落。山西的电台、电视台,特别是太原的电台、电视台应开设太原方言的讲座栏目和太原莲花落的艺术赏析栏目。拍摄和播放太原方言为主要语言的情景剧、生活剧乃至电视剧。山西的各种媒体应当为太原莲花落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不懈的努力。

太原莲花落是三晋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太原莲花落正式成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太原莲花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太原莲花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振兴和保护太原莲花落是三晋儿女的共同责任。我们相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过新老太原莲花落管理、教育、演职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太原莲花落这朵艺术之花会开得绚丽多彩。附小诗一首作结束语:

太原莲花乐开花,

花开水中显高雅。

雅俗共赏众人夸,

夸咱瑰宝誉华夏。

太原莲花落大事记

1.清道光年间,莲花落由河南传入山西,在山西晋中一带形成“晋中落子”(又称晋中莲花落)。李莲根是晋中落子的代表人物。晋中落子是太原莲花落的前身。

2.20世纪60年代,李莲根收太原的曹强为徒。

3.1963年晋祠庙会,曹强表演了自己制作的处女作《三进太原》,太原莲花落正式创立。

4.1983年,曹强创作的《起名字》获《晋阳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

5.1986年,曹强创作演说的《万水千山总是情》获晋冀鲁豫“山河杯”大赛一等奖。

6.1988年,曹强创作的《雷雨之后》获十四省保险文艺作品一等奖。

7.1989年,山西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曹强演说的《太原莲花乐》磁带。

8.1992年,山西音像出版社、海南音像出版社和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曹强三盘《太原莲花乐》录音带。

9.1990年,江泽民同志来太原视察,在南宫观看了曹强表演的《看车祸》等作品。

10.1995年,太原莲花落作为太原地区唯一的地方曲种与省内的其他优秀曲种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曲艺汇演。

11.1998年,曹强退休。

12.2002年,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曹强的《太原莲花乐》三碟装的VCD演唱专辑。

13.2002年在晋冀鲁豫“山河杯”曲艺大赛中,曹强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14.2004年,金碟音像公司出版了尹海鹏说书三套装太原莲花落的VCD。

15.2006年12月18日,太原莲花落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2007年1月27日,在山西电视台音乐厅举办了“纪念曹强的演艺生涯56周年‘乐之缘’”太原莲花乐演出专场。

17.2008年,李晋平个人专著《李晋平莲花落集》问世。

18.2009年6月10日上午,太原莲花乐曹强作品专场演出在太原市长风剧场举行;下午,国内曲艺界专家、学者在并州饭店召开了太原莲花乐专题研讨会。

19.2012年6月9日,太原莲花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13年1月14日,“曹强杯”太原莲花落大赛在太原梅兰芳剧场举行。

21.2013年11月12日,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在山西省实验小学挂牌。

22.2013年11月26日,曹强在潞安戴斯酒店举行了收徒仪式。9个徒弟分别是:王海江、李玉勇、尉巨宝、史振宇、张涛、杨雷、田家宾、张文杰和王灏玮。

23.2013年,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太原莲花落》,收录23首经典唱段。

24.2014年2月25日,曹强因急性肺炎病逝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享年78岁。

[1]太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市志(第六册)[Z].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340.

[2]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3]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通志(第四十卷).文化艺志[Z],1996:258.

[4]刘芳.太原莲花落的历史沿革与现状、问题及思考[D].山西大学,2007.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笑料太原创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读书读出来的笑料
随手一拍笑料无限
创作随笔
随手一拍,就是笑料
笑料就在转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