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2017-12-05 18:41周清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周清清

【摘 要】“义”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核心之一,是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义”思想大量地包含在初中语文古诗文当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初中经典古诗文“义”文化课题组试图通过语文课堂渗透“义”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鱼我所欲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孟子的名篇,较好地体现了传统的正义、礼义思想。以《鱼我所欲也》为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渗透传统“义”文化,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义”文化;课堂教学

一、“义”文化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平正义”被明确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义”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核心之一,是最重要的德目之一。“義”是处理一切问题、判断是非曲直的准则。“义”文化精神培育了数不清的英雄义士,激励了一代代有志之士报效国家。在当代社会,“义”文化精神保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倡导、宣传“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一致的。宣扬“义”文化在现实中属于德育范畴。

二、将“义”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诗文是“义”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我校初中经典古诗文“义”文化课题组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诗文作为素材,使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探寻“义”文化源流,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思想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三、将“义”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策略

《鱼我所欲也》是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孟子的名篇之一,这次部编版保留了这篇课文。在文章中,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探讨,倡导不要做不符合“礼义”的事情,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提倡舍生取义。所以总体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懂文本及其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核心思想在现代社会上的现实意义。

“我们以前了解过孔子及儒家思想,孟子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孟子和孔子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呢?孟子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大约一百年。孔子逝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如果视孔子为第一代,那么孟子则在‘第五代。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孟子的思想。”由此导入课文。

接着,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要读懂字音,又要注意节奏、语气、重音。有了第一节课学生自己翻译课文、疏通文义的铺垫,学生读起课文来就不存在因词句不理解而影响理解文意。作为初三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所以能在整体上获得初步感知“义”。

读懂文本及其核心思想就要探究“义”的论证。笔者设置了“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证方法逐层展开?”这些问题来分析作者的论点及论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贵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接着为了让学生弄清“义”的内涵,笔者又围绕几个重要问题“‘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本心具体指什么?与舍生取义有什么联系?”来探讨。由此学生们明白了,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做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这里的“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但现实有时是很复杂的,不是说有“羞恶之心”就一定能“舍生”或“取义”。于是笔者进一步追问:“行道之人”和“乞人”面对能救命的“食”或“羹”时为什么不接受,而面对不能救命的“万钟”却“受之”?一番引导之下,学生明白了“呼尔”“蹴尔”没有人格上的尊重,人格不平等时,生和死就不需要考虑;接受“万钟”时人格上平等,这时不追求富贵而追求“义”。

因此,孟子教导我们要做符合“正义”和“礼义”的事情,即使面对诱惑,不符合“正义”和“礼义”的事情也不能做。“义”产生于人的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只有平时按照“义”的原则行事,在关键的时候才能舍生取义。

领悟了孟子的核心思想,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夏完淳的《别云间》,试着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观点解释“义”。主要是了解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作者的核心思想“舍生取义”,并进一步强化。通过夏完淳的例子,学生能理解夏完淳在生命和“义”之间选择了“义”。虽然他就义时只有17岁,但他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舍生取义”。“那么,孟子提出的‘义在和平年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笔者的点拨下,学生们明白了,在今天和平的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这是大的方面,中学生还没有走出社会,所以暂时还不会面对很多社会问题。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们说了很多身边的事情。通过学生的回答,笔者知道学生已经明白我们现代生活也需要“义”,也要倡导“义”。

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了一下儒家“义”文化的脉络,从孔子的义利观,到孟子的义利观,再到荀子的义利观。孔子提出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他很少谈到“利”。孔子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即使偶尔谈到“利”也是很轻视的。孟子鲜明地提出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孟子虽然赞同“利”,但也比较轻视“利”,提倡“舍生取义”。荀子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他也赞同“利”,但“义”“利”有先后的区别。他们代表了儒家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他们的思想同中有异。其实儒家的“义利观”也是不断发展的,因为社会在发展,“义利观”也要适应社会思想发展。这样,我们怎么知道哪一种思想适合现在的社会呢?笔者不能让学生越来越迷惑,所以又给学生看了有关庄子的“义利观”的视频。庄子倡导“大义”和“大利”,即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义和利。只要不是以个人为中心,按照自己的内心做就可以了。这样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引导,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义利观。最后笔者还布置了相关作业,来检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总体来说,这节课基本达到了笔者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学习了作者的论证方法,理解了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谁远谁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