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锦瑟解人难

2017-12-06 10:05刘丽
椰城 2017年8期
关键词:诗家刘丽锦瑟

刘丽

观澜

一篇锦瑟解人难

刘丽

我少年时,意气飞扬,喜欢读李白的诗,喜欢诗中磅礴的气势,每读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句时,年少的心为之飞扬不已。

中年以后思虑沉缜,渐入宋调,则越来越爱读李贺与李商隐了。其内在原因一方面是李白的诗意气太盛,是与青春热血联系的;自己人到中年后,青春热血有所衰退。另一方面是觉得李白的诗大多直抒胸臆,一览无余。而李贺与李商隐的诗歌却是感情深隐,适合于中年人的心境与阅历,尤其是李商隐的诗作,缠绵悱恻,回味无穷。

李商隐(字义山)最著名的诗作是一组无题诗,历来猜测纷纷。元代诗人元好问曾说过“诗家总爱西昆好,恨独无人做郑笺”。意思是说:每个人都知道李商隐的诗句好,可惜他写的诗句太过隐晦难懂,恨只恨没有人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除无题诗外,李商隐还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也是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对于此诗的主旨,后人众说纷纭,莫

刘丽,女,辽宁本溪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衷一是。

有的说是描写一段隐秘的情事,是李商隐写给他的老师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的说是李商隐一生才高位卑,此诗为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也有的说是作者怀念逝去的妻子王氏,就是李商隐那首著名《巴山夜雨》中“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王氏夫人。

这些说法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能完全涵盖这首诗的主旨,总之,百口纷纷,不得其衷,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启功先生干脆说:“《锦瑟》其实主旨就一个字‘空’,即年华的空,抱负的空,理想的空。”我个人感觉,这似离诗意较近。现摘诗如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这首《锦瑟》诗中多处用典,呈现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人生体味和感触。庄生梦蝶,指自己年少时的理想与抱负,不过是一场短暂而令人迷惘的幻梦,此时已经完全破灭 ,表现了理想破灭之后的无限惆怅;望帝春心,用传说中的望帝国亡身死、魂化杜鹃、悲鸣寄恨,来比喻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沧海鲛泪,则是自拟身世。以明月来衬托珠泪,意在蕴染一种悲怆的气氛;而蓝田日暖,则传达了作者人生中所经历的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古往今来,多少人曾痴迷过这种追求啊!而能像李商隐这样至死执著的,又能有几人呢?至此,我们不难理解,诗歌的意境何以那么幽美,诗人的心境何以那么深邃,因为诗人放不下的,就是至为高洁美好却注定无望的执著的追求。

李商隐的灵魂挣扎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年轻时,他得到牛党重臣令狐楚的赏识,招至幕府 ,才华初露。不久,因为娶了牛党的政治对手李党的重要成员王茂元的女儿王氏,从此陷入党争之中,成了朋党斗争的牺牲品,终生郁郁不得志。

《锦瑟》一诗中寄寓着的李商隐哀痛、矛盾和不堪追忆的情感,透露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但我们真正进入其审美境界之中,又超脱于哀痛、矛盾之外,去获得一种崭新的领悟和认识。从深层次来理解,《锦瑟》所透露的,不仅是诗人一己的愁苦和哀怨,还有时代的萧飒和悲音。

我还喜欢李商隐的“一窗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其境之空灵、之神秘、之迷茫让人感叹不已。

爱其诗而惜其人。李商隐一生困于牛李党争,郁郁终生,死后友人吊之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怀抱未曾开”,真是曲尽之笔!

猜你喜欢
诗家刘丽锦瑟
桂花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
锦瑟别弹
开启密码锁
别具风采的“诗家语”
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