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 再铸辉煌
——解放军建军90周年展防空武器侧记

2017-12-06 08:41
生命与灾害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导弹系统红旗防空

张 良

利剑出鞘 再铸辉煌
——解放军建军90周年展防空武器侧记

张 良

近日,“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歼-10战斗机、武直-10武装直升机等明星装备悉数亮相。同时,09式自行高射炮、红旗-9型防空导弹、红旗-16型防空导弹等我军现役主战防空装备也集中展示,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军武器装备带来的震撼。

我军防空部队在执行各项作战任务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自1949年9月5日~1969年底的20年间,空、海军总计击落141架、击伤238架各型敌机。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军的防空力量发展建设毫不松懈,抓住机遇,通过深入研究战法训法,更新换代防空系统,提升战斗力,做好利剑随时“出鞘”的准备。

海陆结合,统筹装备发展

统筹各军种的作战需求,发展通用型武器装备,在有效节约武器开发成本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后勤保障能力。此次参展的红旗-9型防空导弹、红旗-16型防空导弹等都是基于这个模式研制开发的。

红旗-9型防空导弹是中国海军和空军新一代防空导弹项目合并的产物,海陆通用。该型导弹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进行研制,以满足中国海空军21世纪的远程防空需求。目前已大量装备海空军部队,是一种可以满足要地防空、野战防空、舰队防空、反导拦截等现代战争的需求,性能媲美俄罗斯S-300、美国“爱国者”的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多功能相控阵火控雷达,导弹采用捷联惯导、指令制导和末段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综合性能相比以往的防空导弹型号有了显著提升。

红旗-9型防空导弹从研发之初就兼顾了海军舰载型号,即海红旗-9型防空导弹,目前,该型导弹已装备了海军052C型、052D型导弹驱逐舰。海红旗-9型防空导弹与空军装备的陆基型号有所不同,其火控雷达为346型舰载主动相控阵雷达系统。该型导弹的服役,使我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程区域防空能力。

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是我国研发的第三代中低空、中近程地空(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目标为战术飞机、反舰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为4马赫,有效射程为1.5~40千米,有效射高为10~25 000米。该型导弹与红旗-9型防空导弹系统一起打造了中空和高空区域防空网。

红旗-16防空导弹弹体采用了边条翼气动布局,这可以使导弹具有很强的大攻角飞行能力,可以更为有效地拦截来袭目标。作为一种海陆通用型的防空导弹,其在对付低空目标方面效能突出,最低射界在15米以下,可以有效对抗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曾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我国海军多艘054A型护卫舰,其前甲板就配备了32单元的海红旗-16防空导弹。

作为陆军部队的伴随防空武器,红旗-16防空导弹发射车采用6×6越野车底盘,通过性能良好,每辆车配备6枚导弹,从行军状态转入开火状态仅需要13分钟。采用垂直发射系统,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了提高拦截低飞目标的能力,还可安装特制的盲区目标搜索雷达。红旗-16防空导弹具备很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一个火力发射单元可以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对其中4个进行攻击。

合理组合,发挥装备优势

将现有防空系统根据需求和功能进行有效组合,可以有效提升防空武器的作战效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此次参展的红旗-6A弹炮组合式近程防空系统,便是基于上述思想将防空导弹和防空速射炮进行了有效组合。在实施远距离拦截时发挥导弹射程远、命中率高的特点;在实施进程防御时,发挥速射炮抗饱和攻击强、射速高的优势。

该防空系统由红旗-64地空导弹系统和陆盾-2000型30毫米7管速射炮系统组成。红旗-64地空导弹是我国研制的陆基、舰载通用型防空导弹系统,可拦截各种空中和掠海目标,如战斗轰炸机、轰炸机、导弹和直升机。自动化程序高,采用了具备仿真干扰能力的无线电控制制导方式。

在实施作战中,导弹系统的搜索雷达在探测到目标后将相关信息传递跟踪/照明雷达进行处理。因该导弹系统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大大缩短了对移动目标跟踪处理时间,整个系统的反应时间仅有9秒。一个红旗-64导弹连可同时处理40个目标,跟踪12个目标,并同时对其中3个目标实施打击。

陆盾-2000型近防炮系统是我国研制新型陆海通用防空系统,2005年2月在第7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目前已经广泛装备我军各军种,主要用于机场、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等重要阵地和舰艇的末段防御,可以有效拦截空地导弹、巡航导弹以及直升机等低空目标。陆基型是将整个系统集成在8×8型泰军用卡车底盘上,配备一门7管30毫米速射炮,速射炮带有两个弹药箱,分别装有脱壳穿甲弹和高爆弹各500发。其上方装有一部跟踪雷达和一套带有激光测距机的昼/夜瞄准系统。火炮的射速为4 000发/分,最大射程3 000米。

由于陆盾-2000型近防炮系统与红旗-64地空导弹系统的雷达站信息实现了共享,因此,在作战中,一个陆盾-2000型近防炮系统对应一辆红旗-64地空导弹发射车,系统首先在十公里距离上使用红旗64防空导弹拦截目标,在漏网目标进入火炮射程时,启动陆盾-2000型近防炮予以打击,在整个防空包线上实现火力全覆盖。

信息融合,挖掘装备潜能

以数据为链,将各防空武器系统的信息进行充分共享,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一体化防空作战能力,是目前防空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陆军开发了一套全新的防空作战指挥和控制系统,通过对不同种类雷达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有效提高抗击空中威胁的能力。

该系统命名为“防空-反导综合指挥系统”,其借助通用软件和高效率的传输系统,将多种平台收集的数据予以有机融合,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全景式地再现。通过“跨平台”的信息共享技术,以提高预警能力并合理地分配火力。

该系统将美国陆军装备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地对空先进中距导弹”防空导弹系统以及“高空区域拦截弹”防空导弹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发挥这些武器系统专长。在装备了系统后,原本针对中高空目标设计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也可轻易发现从低空入侵的威胁,进而可将目标交给更适于拦截此类任务的友邻部队实施拦截。

据《解放军报》报道,近期,我陆军防空兵用上空军“千里眼”。14集团军某防空旅导弹分队由于侦查预警能力有限,和空军某团展开联合训练,实现“情报共享”,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据悉,该防空旅导弹营由于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搜索雷达作战距离仅有25公里,无法有效掌握较大范围的空情,严重制约了导弹性能的发挥。在通过与空军装备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警戒雷达实现“情报共享”后,提升了防空导弹的侦查范围和预判能力,扩充了导弹发射准备时间,有效提高了防空导弹的作战效率。

单型号的防空导弹系统因作战功能不同,侦察预警能力有限,有的时候火力“拳头”打得到,侦察的“眼睛”却不能提前预警,装备发挥不出应有水平;同时,各型装备各用各的“眼睛”、各打各的“拳头”,难以形成合力。此次跨军种信息共享演练,在现有装备条件下将获取的空情数据相互融合、共享,实现联合情报预警、联合电子对抗,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系统化、实战化的联合防空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我军防空武器装备的效能。

猜你喜欢
导弹系统红旗防空
俄罗斯山毛榉M3防空导弹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S-300地对空导弹系统
防空营打靶记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低空猎手”HQ-17AE防空导弹系统倍受关注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