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情画意的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2017-12-06 13:36黄宇英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

黄宇英

【摘要】古诗文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古诗文教学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美好性情、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是渗透美育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只要有意识地将美育自然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就能让诗美流淌在学生心间,为他们的成长旅程增添一点诗情画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家喻户晓的温家宝同志出口成章,无论与人交谈还是作报告,总能顺口拈来古典诗文,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给我们一种挥洒自如、风流倜傥的儒雅形象。这源自温总理从小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浸润所积累的文学底蕴。如今,时代的步伐匆匆,在精英教育的指挥棒下,有多少孩子能像温总理小时候那样在古诗文的海洋里畅游呢?人们在反省,日益高呼素质教育。我认为古诗文学习就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古诗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进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还有人直接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古诗文大多数在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都比较美的;深层的文化意蘊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也较为典型。古诗文教学过程实则是美育渗透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有意识诵读古代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流传至今的古诗文往往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情感美等,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美好性情。例如读“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体恤天下百姓之辛苦的恻隐之心让我们肃然起敬;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深深地感染我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让我们分别感受到荷的娇艳,梅的傲骨。同是送别,却各有千秋: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友人走后的孤独怅惘,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宽慰和豪迈。

这些古典诗文,或记述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抒发胸中情怀,或阐发生活中领悟到人生哲理,或描绘秀美山川,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教学时,引导学生揣摩玩味,定能受到熏陶感染。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一幅美妙绝伦的江南水墨画,课堂上带领学生徜徉其间,感受西湖晴与雨时不同的美可谓悠哉乐哉。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短短的几十个字,承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万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勇敢与乐观之情。学生在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战斗历程后,深深受到感染,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景仰之情。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因此,我认为学生美好的性情的确可通过古诗文教学来陶冶。

三、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途径

(一)创设情境体验美

古诗文固然很美,但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古诗文内容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和教学的古诗文之间的距离,使之易于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样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情感陶冶,和作品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古诗文有很强的音乐节律美,而且一般是“诗中有画”。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选用相应的音乐和画面,让美通过听觉、视觉这两扇窗户而被感知,让学生听到音乐,看到景色,力求达到入情入境、有声有色的教学效果。朗读激昂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朗读悲情感伤的诗文时,则配上一段哀婉低沉的音乐;教学描画自然美景的诗词,则配以优美的风光图片等。创设情境能创构诗境,凸显诗情,渲染特有的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美。比如学习《伯牙绝弦》一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描写到的“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种大自然的美以及伯牙的琴艺之美;在学到“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时,可以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让学生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这种友情之美。

(二)激情诵读感受美

朗读是一种艺术,可以给人美的享受,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声传情,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大多数的古诗文都有一种韵律美,朗诵时处理好语调的缓急轻重、停顿的长短、韵律和语气的变化等,这样朗诵便具有了艺术穿透力,使文学作品变得鲜活起来,由视觉转化为听觉艺术。激情的诵读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表现的是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诗中“忽传、漫卷”等词语的语调变化,以读为主线,通过反复的范读、品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切实感受到声情并茂的情感美和韵律美。放声诵读,既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可以陶冶了学生情趣。

(三)揣摩意象想象美

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感情的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古人创作诗词,往往很注意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设。以象达意是古诗词的一个基本特色,即以具体可感的意象,传达作者的情感,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但古诗文毕竟离我们太久远,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文章所反映的情感与思想,生活与民风民俗,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品味诗中蕴含的浓郁诗情,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教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其中“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离枝”“蝉鸣蛙声”“稻花飘香”这些景和物,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山村夏夜风光之美。请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想象画面:endprint

夏天的一个晚上,明月渐渐离开树梢,却惊动了树上的鸟鹊,清风伴着蝉鸣徐徐而来,田野间稻花飘香,还能听闻阵阵蛙声。天快亮了,星星逐渐隐去,只剩下稀疏的几颗。夜行的人独自行走在黄沙道中,愉快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忽然下起了雨,夜行人开始焦急起来。正愁着无处躲雨时,走過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夜行人转愁为喜。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

小学课本中,许多的诗文,都有着极美的意境。教师若能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想象意境之美,理解作者的情意,无疑可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美的能力。

(四)品评感悟欣赏美

古人写作时,总是字斟句酌,以求语言凝练生动,令人读起来有意犹未尽之感。古诗文里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对偶、比喻、夸张等,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写诗读给老妇人听的白居易等,都是语言艺术的大师,他们的语言或严谨精工,或朴素自然,但都各具美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中的语言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其运用的巧妙。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构思巧妙,想法奇特,描绘出了边塞一夜大雪,万树挂白的壮观景象。这样的品读感悟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在写作上的表情达意提供借鉴。

至于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古诗文中的运用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泊船瓜洲》中,“绿”一词用得巧妙至极,把春天到来,草木蓬勃生长,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色表现出来,同时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用替换比较的方法来品析,分别用“到”“过”“来”替代原来的词语,通过比较,学生能品味出原词简约形象、富于内涵及画面美感之妙。这些名句妙语经学生揣测玩味,定会沉淀于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之中,化为学生文学气质的底蕴。

(五)点滴积累运用美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用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同样,要增强学生自主地运用美的意识,教师就必须目标明确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美,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为此,我经常展开以下活动:

1.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要求学生按“爱国”“理想”“乡愁”“立志”“送别”或是按“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等专题,课外搜集摘录名句,大大充实了学生的语言“资源库”。

2.开展“每周一诗”活动。要求全班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出口成“诗”。

通过点滴积累,潜移默化,古诗文的美言名句自然会印上学生心头,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中留下美丽一笔。

总之,古诗文教学是一项美育因素很强的教学工作。在古诗文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将美育自然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就能让诗美流淌在学生心间,为他们的成长旅程增添一点诗情画意,令他们日后也如温家宝般“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郭玉斌.朗读艺术的技巧与赏析[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