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结合网络建构城市化进程下的“新父母学校”

2017-12-06 06:12温信梅
成才之路 2017年31期
关键词:父母教育方法家庭教育

温信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父母学校”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知识,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有效。文章从认真开办讲座分享教育理念、精选家长讲师拓展教育资源、共建精品课程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研究如何结合网络建构城市化进程下的“新父母学校”。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学校;网络;城市化;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1-0007-0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现代化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知识,而且要求家长也要尽到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新父母学校”是专门针对学生家长构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意在创造一种现代化的教育合作模式,共同培养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开办讲座、精选家长讲师、共建课程三个方面对结合网络建构城市化进程下的“新父母学校”进行论述。

一、认真开办讲座,分享教育理念

家长与学生不同,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全日制的教育操作性不强。出于对这种现状的考虑,学校可以开办家长讲座,让家长成为学校中的一员。在“新父母学校”组建过程中,学校应该从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要结合网络的便捷条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每位家长的“育儿经”不同,有的适合孩子,有的则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成长烦恼,因此,“新父母学校”要选择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班主任可以召开专门的家长会,然后结合网络资源开办“孩子的性格养成条件”“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吗”“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和孩子究竟要建立怎样的关系”“今天的父母怎样与孩子进行互动”等专题講座。班主任还可以请资深心理教师、一线科任教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让一些家长明白自身教育观念上存在的不足,了解今后的教育侧重点,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

先进的教育理念分享,对家长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忽略很多因素,包括孩子的心理、孩子的人格。“新父母学校”积极开办专题讲座,能够让家长坐在一起,重新思考自身的教育方式,相互分享教育理念,从而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

二、精选家长讲师,拓展教育资源

学校要通过多方面了解,选择一些具备不同才能的家长担任讲师,给班级学生讲解各种知识,带来新的教育资源。“家长讲师”能够拓展更多的教育资源,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往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上的补充更是给学生们带来视野上的开阔。“家长讲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链接,亲自给学生们讲解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能有机会将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传授给孩子们,“家长讲师”都十分高兴,备课时非常认真地将自己的讲解内容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归纳。每个月班主任都可以抽出一节课到两节课的时间,请“家长讲师”在线进行视频授课,“家长讲师”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带领学生熟悉实际的工作环境。比如,有的“家长讲师”从事古玩生意,他会一边讲解一些瓷器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一边让学生观看实物;有的“家长讲师”在卖菜,他会一边讲解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边给学生展示每种蔬菜,让学生增进对蔬菜的了解。

不仅学生的父母可以成为“新父母学校”的讲师,社会上各个层面的精英也可以担任讲师。因此,要努力寻找不同职业的社会精英,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共建精品课程,形成教育合力

“新父母学校”成立之初,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需要融合,而部分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也让教师的沟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学校的教育基地建设以及收获的学习成果,让很多家长放下心理负担,积极投身于精品课程共建之中。在课程共建过程中,学校要将课程的设置、编排权利交给家长,有意愿参与的家长可以主动申请课程。比如,有的家长是医务工作者,工作时间实行的是轮流制,学校可以尊重家长的意愿,选择家长方便的时候进行网络课程教育。有的学生家长是交通警察,学校可以与其联系,让他在实际工作中给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并且用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可见,“新父母学校”的课程建设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们以自己的方式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只有学校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合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教师、家长平等对话,学校、社会互相补充,能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新父母学校”的设立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资源,让学校和家庭、社会形成无缝对接,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新父母学校”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真切的体验,同时也让每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同盟者,每个家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2]缪剑峰.探索中小学家长学校课程的系统多元构建[J].福建教育,2017(06).

[3]李盛森,王付锋.如何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J].山东教育科研,1996(04).

猜你喜欢
父母教育方法家庭教育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