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之管窥

2017-12-07 21:02袁思伟
文理导航 2017年32期
关键词:管窥作用发挥新课改

袁思伟

【摘 要】课堂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推动学生自主深入的能动学习是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只有主动深入、积极配合、高效探知,才能实现师与生的深刻互动、学与教的有效融合、导和学的高度统一。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主体能动作用发挥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管窥

新课程、新要求、新策略。学生能否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是任何时候课堂教学所关注的焦点和教学的难点。课堂教学要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推动学生自主深入的能动学习,是其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深入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是当前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愿景和肩负的教学职责。在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学生的主动深入、积极配合、高效探知,才能实现师与生的深刻互动、学与教的有效融合、导和学的高度统一。但现实课堂之中,不注重初中生学习主体能动作用发挥,忽视内在能动情感培养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鉴于这样的现状,笔者开展了粗浅探索研究,现将本人如何发挥初中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做较为简单的论述。

一、尊重主体人格,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中触发能动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制约和影响学生主体能动意识的最直接因素和最显著因素。笔者发现,有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深入的学习新知,不能够配合、迎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师生互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生内在情感未能得到提振,能动意识未能得到激发。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不能以教师的权威来代替教师的引导,不能以强制的手段代替教师的触动。而应该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主导作用,低下身子、蹲下来,走下去,与初中生进行交流谈话,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以爱心、诚心与学生建立起深厚友谊,从而在爱屋及乌的心理状态中,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这一方面,在特殊阶段的初中生身上更为明显,也更为有效。如有些后进生,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面对他们回答教师所提问题错误的情况,不能一味的训斥他们,而应该循循善诱的引导他们大胆的说,通过有效的提示内容,逐步让他们说出政确的答案。这样既尊重了他们人格尊严,又逐步增强了他们的能动特性。

二、注重以情化人,在设置适宜教学场景中提升能动作用

初中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主体一样,对直观形象、生动真实的教学场景充满“真切感”,“亲近感”。无数教学实例也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善于营造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情的教学场景,就能充分和深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如果要实现学生主体能动特性的激发,归根到底还是要从思想、情感方面入手,利用声情并茂、真实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情景促情、情感化人的背景下,催发初中生的内在能动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的初中数学教材之中、从提供的先进信息化教学器具中、从生活中所存在的鲜明生活实例等等方面,予以深入研究和细化,从而创设出与教材相近、与学生相符、与课堂相融的教学场景,在潜移默化的渲染中提升他们能动作用。如“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对数形结合的函数知识点内容理解较为困难,心理上有畏惧情感。此时,教师在课堂新知设置时,采用以景导入的形式,将现实生活商店销售物品的事例融入其中,設置出“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真实场景氛围,并通过教学软件,投影器材予以呈现。这样给初中生一个明细的认知和真切的感知,从内心形成认同感,从而保持积极能动情感参与一次函数的学习。

三、强化策略传授,在推动案例探究探析中提高能动作用

笔者发现,有不少初中生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但面对数学学习任务和问题案例时,由于没有掌握和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只能望题心叹,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内在能动的情感。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案例讲解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群体的参与,一方面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传授,引导和推动初中生结合数学问题案例要求进行深入有序的探究和分析活动,并且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实时的予以科学指点并引导和帮助初中生总结和归纳解决的方法策略,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和诀窍,在心中有竹的前提下保持能动作用,参与数学学习。如在“矩形”问题课教学中,教师针对部分初中生矩形问题解答存在的缺陷,将解题策略传授作为重要内容。设置“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CF”问题,组织初中生进行深入思考研析,并向学生明确指出该类型问题解答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为:“要证BE=CF,可运用矩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证BE、CF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此题的主要错误是思维顺势,想当然,由ABCD是矩形,就直接得出OB=OD,对对应边上的高的“对应边”理解不透彻。通过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找准、掌握矩形问题解决的根本路径和方法,增添了他们解题信心,提升了能动特性。

总之,初中生能动特性发挥,需要教师有效、科学的引导和触动。教师在其进程中,要尊重和遵循教学规律,科学高效施教,组织开展学教活动,在提升初中生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动性进程中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崇兰.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创造情境、激发情意[J].青海教育,2015(3):47

[2]王桂芳.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内江科技,2014(6):84.88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窥作用发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孝友堂家规》《家训》文献管窥
管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现状及其策略使用管窥
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大学生党建会在学院各阶段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