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教教首:失败是人生的注脚

2017-12-08 02:34张宏杰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书吏起义军紫禁城

◎ 张宏杰

天理教教首:失败是人生的注脚

◎ 张宏杰

图/冯 乾

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军传奇般地攻入紫禁城,其首领林清由此进入史册。然而,总体来说,林清的前半生几乎是由大大小小的失败串联起来的,这些失败之间甚至没有什么缓冲地带。

林清少年时读了几年书后,他父亲发现他不是读书的材料,于是在他17岁那年,把他送到一家药铺里当学徒。三年学习期满,林清学了点中药知识,走上了社会。林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药店里当伙计,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可因为他染上了嫖娼的恶习,得了梅毒,长了一身的毒疮,被药铺掌柜逐出。

林清的第二份工作是在顺城门外大街打更,这份工作收入低,又不体面,好在打更都是深更半夜出来,不怕人瞧见他的毒疮。不久之后,林清的父亲去世,他的毒疮也好得差不多了,就回乡顶替父职,任黄村巡检司书吏。

书吏虽然工资低微,有的甚至没有工资,但是拥有操纵潜规则的空间,那些心黑手狠的书吏中不乏发财致富者。可惜林清发财之心过于急切,当上书吏不久,他就因为私扣民夫工资而被革退。

被开除后,林清投身商业,用没被官府查出的那部分贪污款与他姐夫一起在黄村合伙开了个茶馆。一开始,他很卖力气,茶馆的生意不错。怎奈他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事业刚开头,他就沉迷于赌博,把自己那份本钱输得精光,被姐夫撵了出去。

遭遇了这些打击后,林清对人生并没有失去信心。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偷越边墙,潜入禁地热河。在那里,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曾经经管河务工程的工作资历,取得当地领导的信任,参与管理布达拉石作工程。工程项目自古至今都是贪污腐败的最佳渠道,很快他就赚了一大笔钱,大摇大摆地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回到了黄村。

然而好景不长,财主日子没过几天,他就把这笔钱败光了,再一次成了穷人。不过见识过花花世界的他已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他再度外出,南下苏杭。在苏州,他谋到了一份在四府粮道衙门当长随的工作,但不久他就又一次因为过于大胆地贪赃枉法而失业。

这次失业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举目无亲,他连家都回不了。想来想去,只好靠记得的几个药方当上了游方医生。游方医生比乞丐强不了多少,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没办法,他平生第一次当了苦力,在粮船上给人拉纤。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他可以沿运河一路北上,回到北京。不过当粮船到达北京时,他已经形同乞丐。

回到北京后,他卖过鹌鹑,当过鸟雀铺店员,因为好吃懒做,都没干长久。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黄村,落脚在外甥家。不过,很快他就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嘉庆十二年(1807年),37岁的林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了天理教(白莲教支派)。他马上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为宗教而生的:第一,他口才极好,知道怎么讲教理讲得深入浅出而又神乎其神;第二,他见多识广,脑筋灵活,又生性慷慨,善于结交;第三,他略懂医术,而免费治病是传教的最好方式。

所以入教不久,他就取代了原来的教首,成了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大的首领。他把自己宣传成是“弥勒佛转世”,教徒们认为他是“文圣人”“就同孔圣人一般”。他向每个教徒收取根基钱,迅速成为巨富,过上了食有鱼、出有车的生活。

林清第一次真正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的眼里燃烧着辉光,他的身上笼罩着严肃。他不再赌博,也不再嫖娼,举手投足完全是成功人士的模样,浑身上下俨然一派威严的“圣人”风度。

不过,林清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登基坐殿,享受帝王滋味。于是,嘉庆十八年七月,林清召集骨干力量在河南道口召开了一次会议,部署起义事宜。他们议定,京畿和直、鲁、豫三省于九月十五日同时举行反清起义。

将三省的起义任务分配好后,林清就开始准备攻占紫禁城,直接到金銮殿去坐殿。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么大一个行动,他的准备工作却只限于召集了一百来人,打造了几十把大刀。林清本来的计划是与河南的起义军在北京彰仪门会师后,一同进攻紫禁城。然而,河南的起义军被困于滑县,根本没能北上。按说这种情况下攻打紫禁城计划只能取消,林清却异想天开,认为凭自己的聪明机智,又有太监做内应,仅凭一百来人,奇袭紫禁城也能成功。而一旦他们坐了殿,那么一切都好说了:“我们据了京师,不怕皇上不到关东去。”

于是,林清派一百四十多人,兵分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围攻紫禁城。然而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大打折扣:许多人一边杀向紫禁城,一边心里打鼓。结果一路弃刀逃跑者多达七十余人。也就是说,只有七十多人参战。

攻打东华门的三十多人手持大刀冲到门口,守门卫兵大吃一惊,急忙关大门,只有五六个人冲了进去,其他二十多人只能大眼瞪小眼,瞪了一会儿,四散逃跑了。攻进去的五六个人当然很快寡不敌众,死在清军刃下。

攻打西华门的因为有太监在门口迎候,四十多人都冲进城内。可他们不想着肃清宫内守兵,占据要津,控制局面,却一门心思要奔到金銮殿上去坐殿。所以发生了这样荒唐的一幕:翰林院编修陶梁正在文颖馆中校书,忽听门外有人喧哗,出门一看,一伙持刀的农民杀了进来,一见他就问:“金銮殿在哪儿?”得知坐殿要由隆宗门进入后,他们就一起跑到了这座门前,因为遭到攻击,他们又回来往南走,到西华门上了马道。

他们上了马道,登上城墙,打开上书“大明天顺”的白色大旗,向外摇动大喊,希望河南同教前来接应。但怎么可能呢?正在宫内读书的皇次子旻宁(即道光)得到汇报,急忙集合守军,用几只鸟枪把起义者轻松击败了。接着旻宁又带人进行搜捕,两日之中,共有72名天理教徒被擒被杀。轰轰烈烈的攻打紫禁城行动,至此彻底失败。

留名史册的林清起义过程虽然荒唐,结果却非常惨烈。整个镇压过程中,七八万起义军死亡,致使直、鲁、豫三省交界处数十州县荒无人烟。第二年春天,这一带瘟疫大起,百姓甚至官吏染疫者大半,死亡无数。

编 辑 / 子 玉

猜你喜欢
书吏起义军紫禁城
紫禁城之旅
杜甫妙用“敷演”驳书吏
紫禁城365
紫禁城600年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从《南部档案》看晚清县衙书吏请假制度
沐猴而冠
杜万卷
杜甫智斗刁书吏
紫禁城中嵌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