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探讨

2017-12-09 21:40谭华娟扶绥县新宁镇国土规划环保安监所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6期
关键词:界址权属精度

谭华娟/扶绥县新宁镇国土规划环保安监所

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探讨

谭华娟/扶绥县新宁镇国土规划环保安监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应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逐渐增强,增加了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需求,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支撑。以地籍测量技术应用为例,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测量效率,实现了测量精准性,促使土地的管理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对此,本文根据地籍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农村地籍调查和测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村;地籍调查;地籍测量

1. 导言

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实际土地测量过程中,地籍测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应用测量技术来实现最终的测量,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切实的凭据,从而促使土地资源的管理更具高效性和科学性。因此,下文对地籍测量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2. 农村地籍调查概述分析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数量、用途和位置等基本情况,并进行土地登记。

地籍调查是地籍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和中心内容之一,同时地籍测量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决定着地籍管理的质量。地籍调查的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宗地图等,从而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定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做好技术准备。

而城镇地籍调查是指城镇及村庄内部的地籍调查,主要对城镇、村庄范围内部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

3.农村地籍测量方法分析

3.1 解析法测绘

解析法是根据宗地的形状选定界址点,到实地立桩定界,利用测绘仪器(RTK GPS 或全站仪等)野外测量界址点坐标。

3.1.1 平面控制测量。

解析法农村地籍测绘以全面的地籍平面控制网为基础。城市的二、三、四等测量控制网作为地籍平面控制网。在无控制网的农村地区,利用OPS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布设相应的地籍测量控制网。因农村地籍测绘的目的除了土地权属管理以外,还有土地利用规划、水利建设、经济建设等。因此,高程控制测量不可缺少,农村高程控制测量为三、四等水准测量及精度相当的三角高程测量。

3.1.2 行政境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查确定。

根据全国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村、乡、县的行政区划界线(境界线)有一部分是以道路、河流为分界线的,还有较多境界线是地块与地块的直接相邻,有些缺乏明显的标志,个别地点还存在争议之处。因此,境界线的调查是复杂的工作,邻界双方的法定指界人必须同时到现场指界,同时在工作底图上确定境界点的位置,使图与实地一致。行政境界点应埋设永久性的界桩。

一般需要在实地设置界址点(石桩、木桩、墙角红漆标志等),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其位置,绘制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点之记”。

3.2 图解勘丈法测绘

根据实地勘丈元素采用距离交会或截距法等几何关系图解确定界址点位,由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量取时,要独立量取两次,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 mm。主要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界址点的测量,且在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有图解的图件精度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图解勘丈法是利用现有各种图件,经野外调绘、修补测之后转绘,编制出宗地图、地籍图。

3.2.1 资料准备 。

收集测量区域内的控制成果、现有的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平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籍调查表等基础资料。如果地形原图现势性较差、图纸伸缩大,必须先进行内业纠正处理。地籍调查表是划分宗地、编制地籍薄册的基础。

3.2.2 野外地籍阅查 。

界址点的确定、宗界线的划分、房产性质的认定等诸多地籍信息数据均由调查获得。修补测是一项琐碎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负责的进行。

3.2.3 面积量算 。

坐标获取、数据处理和面积量算等是本环节的主要工作。坐标量算采取图解或在数字化仪上采集等方法,其精度受到基础图件精度、仪器移位、偏转等因素影响,精度受到一定限制。

4.地籍测量概述

4.1 概念分析

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图的绘制、地籍调查与地籍控制测量等,而土地权属调查分为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权属。在地籍图也具备附图功能等,将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周边附属物实现综合管理的必需手段。地籍测量是测量人员对地籍区域系统信息所实现的测量和工作,主要是将土地归属作为核心,进行研究、观察以及测量,将其制作成图表,入档案进行存储。

4.2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要求测量工作人员要对土地资源予以细致的划分,为后期的土地税收予以产生重要的支撑作用,便于国家对土地进行着实的管理,利于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起土地开发及整合的作用,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5. 农村地籍调查测量技术分析

5.1 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现阶段农村地籍调查是为了农村地籍土地登记,为使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成果为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管理的有力工具,完成与之相适应的地籍图制图工作。地籍图制图是地籍调查的最后的重要环节,其比例尺关系着界址点测制的精度范围,决定了地籍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决定了地籍成图的方法和要求。

在农村地籍调查中,将城镇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和各种比例尺地籍图的控制点精度作为参考。农村地籍图的比例尺可以选择在1∶2000~1∶10000比例尺之间比较适宜。因农村地籍调查主要为解决权属争议,权属争议决定界址点的精度,只要界址点精度一旦确定,地籍图测图比例尺范围随之确定,因此具体选择哪种比例尺将取决于本地区权属争议的最小距离。

5.2 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管理措施

5.2.1 地籍测量技术需要提高 。

现阶段的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完善,将创新思维落实到实处,将实时动态技术融入其中,将GPS技术的优势体现出来,尤其是地籍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应用GPS技术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标记和管理,将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应用卫星地位系统对无线电设备予以定位。因易受到外部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以及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因此,应当引用专业的数据对这些误差的精度进行分析。

5.2.2 强化地籍测量工作人员的训练 。

为确保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要充分地意识到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监测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强化其培训力度。而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部分测量人员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但是仍旧有部分测量工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无法按照实际的测量标准和规则来落实,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和问题,从而阻碍地籍测量工作的落实力度和强度。因此,有关的地籍测量和管理人员要充分地做好测量培训工作,保证培训的强度,切实满足实际的地籍测量需求,保证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后期的土地资源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在实际的土地测量过程中,农村地籍调查和测量技术,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切实的动力,通过提升测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确保地籍测量的精准度。

[1] 王霞.地籍测绘技术的精度要求及测量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28).

[2] 王庆喜.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23(30).

[3] 欧阳玉婷,洪翠婷.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的有效运用[J].城市建筑,2015,41(21).

猜你喜欢
界址权属精度
基于不同快速星历的GAMIT解算精度分析
农村不动产测量中界址点、界址线属性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房屋被法院查封后能否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基于ArcGIS的宗地图自动化制图研究
我国职务发明专利转化的权属困境与创新
以工匠精神凸显“中国精度”
不动产登记细则施行
论权属档案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