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7-12-09 22:38刘志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学生

刘志芳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刘志芳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本文从学习诚信、经济诚信、择业诚信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而提出社会不良风气不断侵蚀、学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家庭诚信教育基本缺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从倡导社会诚信、强化校园文化、重视家庭教育等方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诚信;现状;成因;对策

“招募四六级考试枪手”“论文抄袭剽窃学术成果”“考试作弊”“伪造证件”“贷款不还”等信息在自媒体时代不绝而耳,中国大学生诚信问题成为社会瞩目的时代话题,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容忽视、不可忽视、不得忽视。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失信行为异常繁多,归纳以为大致可划分为:学习诚信缺失、经济诚信缺失和择业诚信缺失。

1.学习诚信缺失。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是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但是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时下司空见惯的事情,贯穿学习生涯的始终。2003年11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实践部的同学就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这一主题,在南京市7所主要高校(南大、南师、南航、南理工、南林、南农及河海)的本、硕、博士生中随机抽样,进行了大学生诚信现状问卷调查,问卷表明:67.2%大学生承认自己在考试中作过弊,56.7%的被调查大学生很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存在。

2.经济诚信缺失。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大学生因为相互攀比、过度消费,导致大学生大量出现与自身经济能力不相匹配的经济不诚信现象。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还息是经济诚信缺失的重要现象。据了解,从2001年12月20日开始,北京工商银行有1250名毕业生进入还款期,但直至2002年仍有119人未还钱,占到总人数的10%,而这些人大多工作去向不明,家庭住址等出现变更或不详。另一类经济诚信缺失是当前高校的老大难问题,那就是拖欠学费。某高校曾对125名没有缴纳学费的学生进行摸底,结果发现,除经济困难生外,有27人买了电脑,23人新增或更换了高档手机,34人在国庆节期间外出旅游,类似的盲目高消费,导致无法按期缴纳学费。

3.择业诚信缺失。就业择业虽然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是随意不履行就业协议,既是对合同法的不尊重,也是对学校形象的重大负面影响。大学生在应聘简历中掺水,比如擅自改动成绩、伪造荣誉证书、自封学生干部等抬高自己的“身价”的行为比比皆是。另外,据调查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率均在4%-8%,其中大部分是签约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都造成违约。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道德失位, 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使得高等院校在诚信教育方面不再是“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更是诚信教育缺失的重灾区。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诚信观念迷茫,对诚信教育的态度疑惑重重”“法制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又有“诚信教育不到位,道德培养教育存在着不足”“社会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等客观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社会不良风气不断侵蚀。大学不再是理想的“象牙塔”。窗户打开之后,“雾和霾”“苍蝇和蚊子”也随着新鲜自由的空气一同进入了大学校园。社会上的失信现象己从经济领域迅速地转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比如,经济生活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到处泛滥,制假售假活动猖撅,一些企业用拖欠贷款的,甚至假破产的手段来逃避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甚至上市公司造假帐欺骗股民套取资金等失信行为十分严重;行政场域,官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等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对大学全覆盖,对大学生认识进行重新洗脑,导致了诚信失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诚信缺失现象。

2.学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我国高校教育倡导全面发展这么多年,但是始终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许多学生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大学期间就能评优评先,就能“开挂”,“一路绿灯”。因此,他们并没有天然的动力去主动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当下的高等教育存在课程设置盲目追求就业率、迎合市场化需求的极端倾向,但又对市场的认知认识过于简单化、片面化。比如,为追求四六级通过率,有些学校在学生英语等级考试过程中,对学生的抄袭、雇佣代笔等舞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有学校为学生有意“排除故障”,“设定路径”,方便学生通过。提高通过率。这些诚信教育的确实和错误引导,对学生诚信缺失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3.家庭诚信教育基本缺位。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拉高了智育的标杆,可逼仄了德育、美育等成长空间。受经济转型期的影响,与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相关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缺失等非诚信现象或失信行为不但没有得到应有惩罚,反而获得了实际利益。受此大环境影响,家庭诚信教育也未幸免于难,“笑贫不笑娼”“效率优先”等值得商榷的言论,成为了部分家庭教育的基调。进而因为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为学生成长成才植入“非善”的种子。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确立和诚信行为的形成,并自觉积极践行诚信行为。

1.倡导社会诚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有力支持,而社会大环境需要制度予以保障。完善市场信用制度,保证市场主体间诚信交易,促进人与人之间诚信交往,对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健全的诚信奖惩机制,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促进市场主体遵守诚信规范,要建设诚信惩戒机制,对守信者给予奖励,使其获益,对违信者以高额罚款,让失信成本成倍增加,使其付出沉重代价,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风气。

2.强化校园文化,创造良好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诚信意识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纯洁校风、端正教风和学风。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轨迹,将诚信等级与学生评优入党、竞聘干部、保送升学、就业推荐、发放贷款等工作相结合。利用自媒体、网站、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抵制假、丑、恶的失信行为,倡导人与人诚信交往,为推进学校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家长是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参照点,家长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言谈举止,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生活情趣的表达对孩子的诚信行为产生示范作用。要充分家庭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父母亲教育方式和诚信品德对于孩子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家庭学校诚信教育互动机制,针对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失信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特别是针对舞弊、贷款等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大诚信问题,要进行充分对接,确保大学生成长不偏离正常轨道。

[1]颜柯,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俞美丽.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GS大学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

[3]李洪伟,陶敏,宋平.大学生诚信影响因素的解析结构模型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1).

[4].吴起华,廖雅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及其二级变量[J].求索,2009,(7).

[5]于秀国,张寅晗.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3).

[6]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学生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聪明的学生等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