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胞分裂》为例谈提高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

2017-12-09 15:25苏成清
考试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细胞分裂复习有效性

苏成清

摘 要:以《细胞分裂》为例,探讨提高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一是研读高考相关资料,明确复习方向;二是自我学习的教学设计;三是利用图示法、构建网络等教学策略;四是精选例题、精讲精练。

关键词:生物;复习;有效性

生物复习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体和条件。学习的有效性有三个方面的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我们要确立节约时间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习结果主要定位或局限在认知层面——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也就是每次学生学习之后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即学生得到发展,这个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性,这是考查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学习体验,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伴随着某个学科的学习进展,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很重要的。只有感受、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有效的教,指的就是教促进学,对学生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产生正相关的影响,我们讲所有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的落脚点都在学上。本文根据教学实际,在第一轮复习时将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与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结合在一起以《细胞分裂》为主题进行复习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认真研究与高考有关的文件,明确高考的要求,把握好复习的方向

高中生物教师特别是高三的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指导性文件,领悟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高考要求,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熟悉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及三科组卷方式。《考试大纲》对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与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部分学习要求举例如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考点细化为:①能举例说出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关系;②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③会说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④能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的有丝分裂(Ⅱ),考点细化为:①会识别并描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②能概述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数目和DNA数量的变化规律;③会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④能阐明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⑤比较各时期染色体行为,描绘曲线图,解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⑥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期特点,绘制相关简图。细胞的减数分裂(Ⅱ),考点细化为:①能说明减数分裂的概念,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②会比较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③能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④尝试模型建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说明减数分裂的过程,概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概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⑤区别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典型图形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⑥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用制片,只观察永久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

从知识内容比较表可以看出,《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掌握程度在Ⅱ的部分,一般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较大,都是复习的重点。但是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有的教师觉得并不是太好把握。而考点细化的栏目中对于知识点掌握的层次比较具体,可能对一些教师来说会比较好操作一些,特别是对一些年轻教师,第Ⅰ和第Ⅱ层次,度不是太好把握,Ⅰ指对所列知识要点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比较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再现和使用它们,Ⅱ指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通常的粗浅的理解就是第一层次是简单要求,第二层次要求就更高。所以,研读这些资料,有利于教师把握好复习的方向。

二、 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

在高效课堂上,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构成了一个以小组为学习单元的学生自动自发、自主自愿的学习运行系统。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自学能力的培养,展示、反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对自学行为的提升和检验。《细胞分裂》一节的复习以学案为载体,安排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必修一110~114页、课本必修二16~26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世纪金榜》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布置学生画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图解。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核心概念的知识网络构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a的个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相关项目数量变化情况、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当堂巩固练习,改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把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典型题本上,多复习记忆。只有解决了疑难易出错问题学生才真正得到发展。

三、 教学策略

(一) 巧用简易图示法,突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难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内容是复习的难点,尤其是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行为、基因的变化以及各分裂时期的辨别,让不少学生难以理解,望而生畏。教学中,让学生画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图解,然后通过展示—点评—修正,直至能准确、熟练地画出细胞分裂各时期图,在进行逐项分析、對比、找规律,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各时期的细胞结构、染色体行为,以及各时期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基因的变化规律,加深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区别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画图,夯实基础,加深印象。

(二) 建立网络策略。

将学习的材料加工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以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

1. 连线式网络——构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核心概念的知识网络。

生物是一门科学课程,教育部的要求,理科课程,要特别重视对核心概念的构建。强调概念的复习,深刻領会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而不仅仅是背概念,是复习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细胞分裂》一节的复习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软件自主构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俩个核心概念。

2. 表格式网络。

主要用于比较概念的异同,找出其区别和联系。学生在《细胞分裂》复习时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a的个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相关项目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DNA分子数数量变化。并将上表相关数据转换为坐标曲线图。

四、 精选例题,精讲精练,活化应用提升能力

生物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让学生知道考什么,知道怎么考,高考试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以考试大纲说明为依据,以课本知识为源头,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着眼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复习应与考点挂钩,讲明考点,明确内涵和外延。精选高考题来作为例题强化其对知识、规律和方法的应用,做到练的有效性。

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掌握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将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进入题海,精选例题让学生上岸。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生物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海泉,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3]贺建.中学生物教学建模[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任莉.中学生物教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18.

猜你喜欢
细胞分裂复习有效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例谈思维可视化在细胞分裂教学中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植物激素可增加干旱条件下棉花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