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海洋软实力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2017-12-10 09:54易爱军商思争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力海洋一带一路

易爱军 商思争 张 昭 / 淮海工学院 商学院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洋软实力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易爱军 商思争 张 昭 / 淮海工学院 商学院

海洋软实力是一国在国际、国内海洋事务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实现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一种能力和影响力。“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为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本文在对海洋软实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连云港市海洋软实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了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具体对策。

一带一路;海洋软实力;层次分析法

海洋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平台,而海洋软实力在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维护海洋权益、实现和平崛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经济形势发展,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给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把握好发展机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海洋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海洋软实力,成为学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研究背景和现状

海洋软实力是相对于海洋硬实力而言的,是一个国家在海洋方面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力主要来源于海洋经济、文化、外交、政治、人力资源等方面[1]。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1990年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就软实力的概念,内涵,提升途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对海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许多沿海国家都在制定全新的海洋发展战略。随着海洋开发利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海洋软实力的研究也愈加紧迫。

综合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学界虽已有一批海洋软实力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多是借鉴约瑟夫·奈的观点,从国家软实力方面对海洋软实力进行的论述,且零散分布于海权、海洋文化、海洋强国等方面,比较初浅和零散,对海洋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现状、提升途径等都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不足:①理论基础薄弱。专门研究海洋软实力的文章仅有几篇,对海洋软实力的本质特征、功能地位、构成要素、识别标准、培育机制等基础理论都缺乏详细的阐述。理论基础的薄弱直接影响了对海洋软实力提升途径的研究。②缺乏定量分析。没有系统科学的海洋软实力评价体系,就无法对海洋软实力的现状、瓶颈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客观准确的定量描述。③应用研究不具体。各涉海省市对如何提升各自的海洋软实力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缺乏提升海洋软实力的切实有效的举措。

2.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建立在科学、可靠、可操作等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访谈,本文构建了包括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能力、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海洋外交实力、海洋文化软实力、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力等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海洋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能力是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基本保障,海洋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建设海洋软实力的技术保障,海洋外交的发展是建设海洋软实力的坚强后盾,海洋文化是建设海洋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软实力的必要条件和物质载体[2]。

其中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能力由海洋发展规划、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政策完善程度、海洋政策执行情况四个变量层构成;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则包括海洋科研机构数量、海洋科技专业在校人数、海洋教育投入经费总额、海洋科技成果数、海洋科技成果产值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率五个指标构成;海洋外交实力包括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海洋权益的外交维护、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海洋科技交流、海洋民间文化交流五个二级指标;海洋文化软实力包括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文艺业、涉海节庆会展业三个指标;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力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储量、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三个指标。

不同指标反映海洋软实力的不同方面,对海洋软实力的影响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系统层权重[3],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5.4%、39.1%,11.1%、14.7%、29.7%。

由于各层内变量对海洋软实力的影响程度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因此本研究采用赋值法对其各自权重进行赋值,并主张层内赋予相同的权重。海洋软实力综合指数的计算则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用函数表达式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Vk表示变量层指标评价值;Pk表示某一变量层指标权重;Wi表示某一系统层指标权重。

本研究将海洋软实力的状态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个等级,根据反复测算和调研情况的反馈,确定了海洋软实力综合指数各状态等级的划分标准,大于0.8为优秀,位于0.5~0.799之间为良好,小于0.499则为较差。

3.海洋软实力现状评价—基于连云港市2015年数据

连云港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带的缝合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陇海铁路与沿海铁路的交汇点,这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连云港成为了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最为便捷的出海口,成为了连接太平洋两岸,以及中亚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门户,其战略地位在欧亚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十分重要。同时,连云港拥有江苏最长的基岩海岸线,江苏最大的海岛东西连岛,中国第一长堤西大堤,享有“江苏北戴河”美誉的海洲湾等优良的自然沙滩和独特的海滨景观,加上精卫填海、后羿射日、舜葬苍梧等上古原生态神话,秦始皇东巡等传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山海文化、陆桥文化、神话文化和西游记文化,使连云港具备了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了解我国海洋软实力的发展现状,笔者根据以上构建的海洋软实力评级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市海洋软实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海洋年鉴,专家访谈等方式确定了各指标的实际值,然后利用实际值与理想值进行比较,确定了连云港市海洋软实力各指标的评价值,具体见表1。

并根据式1,逐步计算出连云港市海洋软实力综合指数,汇总计算为0.665,属于中等水平,具体内容见表2。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连云港的海洋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海洋软实力仍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主要原因在于海洋事物的综合管理能力还比较弱,具体表现为海洋发展规划缺乏持续性、海洋发展目标不太明确、现有海洋政策不完善且执行情况不太好等方面。海洋科技实力也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较少,满足不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海洋文化、海洋外交方面也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亟待提升[4]。

4.海洋软实力提升策略

结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连云港市海洋软实力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提升。

4.1 提升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能力

提升海洋事务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提升海洋软实力的前提。海洋事务综合管理具体包括海洋发展规划、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政策等方面。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遵循海洋管理原则。海洋产业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共同发展的领域,需要将长远的利益与全局的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只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忽略长远的利益,需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升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能力。(2)要把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专门设立海洋条款,依法成立一个部门管理在海洋方面出现的法律事件。建立海洋研究中心,利用高科技手段,鼓励发展新型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规范使用海域秩序,保护合法用海行为。(3)要升级海洋事务综合管理新架构。目前我国地级市的海洋行政主体大多为海洋与渔业局,急需成立一个新的海洋协调组织,定期召开会议,统一处理涉及到海洋方面的事务,以解决机构不健全,综合管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4.2 提升海洋科技能力

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以连云港市为例,截至2015年,知名的海洋科研机构只有3家,海洋科技论文数量仅582篇,海洋专利授权量仅57件,与海洋强市的目标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沿海各市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快完善技术研发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依托高校和海洋科研院所,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同时,要加大海洋科研设备的投入,大力引进海洋人才,以实现海洋科技能力质的腾飞。

4.3 提升海洋外交实力

我国在海洋国际关系中一直坚持着建设“和谐海洋”的战略构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探讨海洋外交问题。“一带一路”战略给海洋经济的发展构建了新的蓝图,各沿海城市要借助现有的对外开放优势,加大与东南亚、南亚、东亚国家在海洋方面的合作,在共赢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海洋资源,并通过港口合作,实现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要主动走出去,加大在海洋资源、科技、民间习俗文化上的共同交流合作,提高海洋外交实力。

4.4 提升海洋文化实力

海洋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业、文艺业、节庆会展业、旅游业等。可通过开发休闲度假村的方式,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海洋休闲体育业;在海洋文艺方面,可通过官方网站、微博等途径加强对海洋文艺业的宣传,通过举办海洋文化研究专题讨论会,建立海洋文化示范基地,参观历史性文化遗产等方式促进海洋文艺业的发展;在海洋节庆会展上,可结合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举办各种主题文化节。沿海城市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可结合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海岛自然生态文化为基点,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海滨城市。

4.5 提升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在现有海洋资源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沿海各市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积极发展海洋生物与医药业、海洋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培育海洋服务产业,提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要通过科学手段及时获取海洋环境信息,重点做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监测、海洋湿地面积监测以及赤潮常规监测;(2)要加快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3)推进海洋生态补偿项目;(4)开展海岛整治修复工作,促进综合开发利用[5]。

[1]王琪,刘建山.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J].济南大学学报,2013(1):8-13.

[2]崔凤,张一.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及其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15(9):128-132.

[3]王印红.基于AHP方法的中国海洋软实力评价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5):29-34.

[4]蒋红奇.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连云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思维[J].城市,2015(9):29-32.

[5]刘建山.我国海洋软实力的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2-4.

易爱军(1973-),女,湖南湘潭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UCR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的研究。

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海洋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16LKT12)。

猜你喜欢
实力海洋一带一路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爱的海洋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