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乒乓球青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017-12-11 02:00广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倾向性后备总体

吴 广

(湖北省体育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我国竞技乒乓球青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吴 广

(湖北省体育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合理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是中国竞技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对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便于进行宏观调整,进而确保中国竞技乒乓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参加2015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预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年龄结构、打法类型、学训时间、主观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其中,运动员问卷发放327份,回收316份,回收率96.6%,有效率100%;教练员问卷发放42份,回收4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 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年龄结构及打法类型分析

本文借鉴人口年龄划分定义,将本次的参赛选手1996年及以前出生的运动员定为“老”、1997~2000年出生的运动员定义为“中”、2001年及以后出生的运动员定义为“青”,并以此进行分析。在整体年龄结构层次上,以1997~2000年为主体,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结构特征,即主力当打,新老兼具,“老、中、青”构架较为合理。区域间,东北和东部的“老”队员与“青”队员分别约占各自区域总体的15%、20%,相比之下更加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中部和西部分别约占25%、19%,相较而言更加依赖“老”队员。参赛人数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区域参赛人数与区域人口基数基本保持一致,东部最多,占总体的42.1%,其次为西部和中部,东北最少,占总体的6.3%,东部地区的竞技乒乓球参与率优于其他区域。

打法类型统计如图1所示,右手252人,左手64人;横板252人,直板64人;常规打法216人,特殊打法100人。总体上,以右手、横板、常规打法为主,多种类型并存,符合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打法类型“百花齐放”的宏观策略。区域间,东北横板两面反胶占总体的80%,特殊打法种类较少,仅有两种;其他区域常规打法类型与总体格局一致,以常规打法为主,特殊打法多样化。特殊打法中,东部以右手直板两面反胶和削球为主,中部以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和削球为主,西部以右手直板两面反胶、正手反胶反手生胶以及削球为主。

图1 2015年全国锦标赛参赛运动员年龄及打法类型特征

2 竞技乒乓球青年后备人才运动训练客观时间与主观参训倾向情况分析

训练时间统计如表1所示,每周训练天数,东北最多,为6.5天/周,西部最少,为5.9天/周;每天训练时间,西部最多,为6.4小时/天,东部最少,为5.3小时/天;区域内各单位之间的一致性上,中部最佳,东北和西部存在着一定差异;每周负荷总量(小时/周),东北最大,为38.5小时/周,其次为中部和西部,东部最小,为33.1小时/周,西部各单位之间波动最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训练时间安排具有区域性特征,东北呈现出差异性的多天数、大负荷量特征,东部呈现出一致的短时间、中等负荷量特征,中部呈现出一致的少天数、中等偏上负荷量特征,西部呈现出差异性的少天数、长时间特征。

运动动机反映着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在四大区域运动动机水平调查中(利用张力为2001年编制的运动动机量表),基本保持了回避倾向性与参与倾向性的一致性,即回避倾向性越高,参与倾向性就越低。总体上,回避倾向性水平较低,约为0.77,参与倾向性良好,约为2.95,说明后备人才运动动机水平良好。区域间,回避倾向性东部最高,约为1.03,西部最低,约为0.66;参与倾向性西部最高,约为3.07,东部最低,约为2.77。由此可知,东部地区的运动动机水平相对最弱,西部相对最强。各区域的“回避倾向性与参与倾向性”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区域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运动动机水平无明显差异。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制约乒乓球训练的原因主要是针对受训者条件与训练环境两方面,现行制约青年乒乓球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受训者条件,基本功差、身体素质差约占总体的70%,其次为训练环境中的场地设施较差,约占总体的12.9%,其他方面较为接近,约占5%。深入分析发现,现行竞技乒乓球运动员晋升主要依靠比赛成绩,部分教练员为完成输送人才任务,过早、过度强调比赛的重要性,忽视了基本技术巩固和身体素质发展,从而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在进一步训练中出现基本功不扎实、身体素质较差等问题。为改善现行训练困境,应加强竞技乒乓球各层次的沟通,使训练目标层层贯通,避免比赛成绩成为人才输送的唯一标准。同时,建立完善的教练员评价机制,促进教练员踏踏实实做好相应阶段的训练工作,完成训练目标。

3 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文化学习时间与主观重要性认识情况分析

研究显示,文化学习时间以4~8小时/周为主,占总体的57.2%;8小时/周以上的仅占26.3%;少于4小时/周的占16.5%。这说明总体上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参差不齐,且总时间较少。通过表2可知,东北地区以10小时以上/周为主,占总体的40%;东部地区以6~8小时/周及10小时以上/周为主,占总体的65.7%;中部地区以6~8小时/周为主,占总体的30.9%;西部地区以4~6小时/周为主,占总体的42.9%。由此可见,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每周文化学习的时间长短上依次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在区域内,各时段均有涉及,说明在区域内依然存在着差异。

表1 各区域的客观训练时间、主观参训倾向调查

表2 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主观重要性认识调查

在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调查中,50.8%的运动员认为“重要”,43.1%的运动员认为“一般”,认为“不重要”的运动员占到6.1%,这说明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区域间,东部认为“重要”的比例最高,占56.9%,西部最低,占44.8%;认为“一般”的均维持在43%左右;认为“不重要”的比例中,西部最高,占10.3%,东部最低,占1.4%。由此可见,东部对文化学习的认识积极性相对最好,西部相对较差。针对“一般”“不重要”群体进行实地反馈抽样调查,问题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1)文化学习会压缩运动训练时间,进而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2)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越来越不关心。故而,应大力促进非“重要”群体向“重要”群体转变,提高运动员的认识积极性,改善学训矛盾。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制约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原因中,通过归纳整理,按其所占比例大小排序,分别为基础较差、时间较少、氛围较差、训练太累、课程太难、方法不对等,各区域间基本一致。分析发现,排在前5项的均为客观原因,其中基础较差所占比例最高,为27.7%;主观原因仅方法不对在前6项原因中所占比例最低,为3.9%。调查发现,在文化学习中运动员普遍存在学习习惯较差(如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和学习行为较差(如上课打瞌睡、开小差)等主观问题。综上,在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制约因素中,客观原因主要集中在基础差、时间少、氛围差等方面,主观原因主要集中在方法不对、习惯不好、行为不积极等方面。

4 结论与建议

(1)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区域人数与区域人口数一致,以“97~00”为主,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结构特征,以右手、横板、反胶为主,其他类型并存,特殊打法存在区域性差异。“老、中、青”人才梯队建设应注重合理性,同时遵循打法类型“百花齐放”的宏观策略。

(2)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总体训练时间为35.2小时/周,较为适中,区域内有所波动;总体运动动机水平良好,东部相对最弱,西部最强;运动员的基本功和身体素质是制约现在训练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后备人才训练质量,应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明确各层级的培养目标,完善教练员评价机制。

(3)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时间以4~8小时/周为主,总体上参差不齐,时间较少;行为积极性、学习基础、学习氛围等成为制约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重要原因。为改善运动员文化学习,应辩证地看待学训关系,增加文化学习时间,保证文化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构建科学的“体教结合”模式。

[1]牟春蕾,肖丹丹,吴飞 ,杨华.我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与培养路径的优势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133-139.

[2]刘青,郑宇,何芝 ,等.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方式社会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3):3-9.

[3]虞重干,刘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28(7):26-36.

[4]王凯珍,潘志琛,刘海元,郝亮.深化“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129-133.

[5]李宇星,阮宏德,周德书.从中国乒乓球队第3次创业看新时期后备人才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451-453.

G846

A

1674-151X(2017)11-036-03

投稿日期:2017-09-15

吴广(1975~),高级教练员,本科。研究方向:乒乓球训练与竞赛。

猜你喜欢
倾向性后备总体
公众对我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情感倾向性——基于大数据的微博情感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分析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论汪曾祺小说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