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啦啦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12-11 02:00郭潞霞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山西学院动作

郭潞霞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关于啦啦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郭潞霞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带动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选修课程日益丰富,其中啦啦操课程已逐渐朝着科学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在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完善实践能力与学术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表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其能力培养的相关特点。

1 啦啦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查

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2016级选修啦啦操课程的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共计82人,分别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践观察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探析。一方面,借阅大量关于体育选修课教学、啦啦操课程教学的书籍,下载相关论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对任课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观察对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学生表现进行整理。其中问卷调查发放82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表1)

表1 山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啦啦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查 n=82

可以发现,近些年来啦啦操选修课程在高校迅速推广,已经成为备受学术喜爱的选修课之一。啦啦操课程的讲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体魄,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健身、能力和创新的结合,不断拓展课程面,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多元化,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运动技能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提升。调查发现,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啦啦操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自身表现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超过90%的学生认为通过啦啦操课程的学习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2 啦啦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

啦啦操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其带来的艺术表现力,无疑需要学生充分地进行情感的表达。在音乐带动的氛围中,啦啦操动作与其契合展现出生命力,随音乐节拍而进行的啦啦操表现显得更加具有活力。不同的音乐表达着不同的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需要不同的表现动作,在进行啦啦操表演的过程中,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要,伴随音乐律动,表演者呈现出的精神面貌更是不可或缺。情感的表现随着动作的或轻或重、或缓或慢而表现出来,这种动静的有机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使得观者由衷融入,身临其境的可以体验到啦啦操带来的气氛,体现出青年的活力。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

在啦啦操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肢体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艺术美感。学习好啦啦操表演,需要综合学习多种舞蹈技巧,做到肢体协调,充分发挥身体每个部分的表现力,规范表演姿态。通过对拉丁舞、民族舞等多种舞蹈性质的的学习,学生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还在举手投足之间变得更加有气质,在表达不同意境时可以带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3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啦啦操作为近些年逐渐普及的一项集体运动,若想达到较好的表现效果,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啦啦操表演或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每个队员的密切配合,他们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流心领神会,在动作上达到协调,特别是一些需要多人配合的动作,如托举、叠罗汉等;在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学会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关心别人,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树立起集体意识,提升组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奉献精神。

2.4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啦啦操运动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极具感染力和鼓舞性,特别是运用到比赛过程当中,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增强士气。在啦啦操的动作编排方面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音乐进行不断地创新,做到动作的造型、连接和整体美。正因如此,在动作编排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集思广益,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动作和队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起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此同时,许多啦啦操表演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整个动作设计的过程经历着学生不断地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实践。当一整套动作编排完成,还需要通过多次的磨合才能衔接,使其显得更加圆滑和协调。当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显得尤为必要。

2.5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啦啦操的表演、比赛过程中是需要身心协调运动的阶段。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缺一不可。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应与观众构建起无形的交流,在观众的关注和认同过程中获得自身的鼓励,提升自信,由内而外地表现出优雅的内心气质,因为这样,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也往往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不仅丰富着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为高校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 语

啦啦操运动作为心理与身体有机结合的活动之一,通过对高校学生啦啦操课程的探究,结合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人文和科学充分融合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善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啦啦操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落实到实践中去,不断创新和发展,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有益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今天,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可以从基础抓起,结合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推动啦啦操项目的完善与发展。

[1]安晓倩.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7).

[2]孙萌.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3(5).

[3]许小刚.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7).

[4]林美珍.永春白鹤拳群功操走进大课间操的推广现状研究[J].快乐阅读,2013(10).

G807.4

A

1674-151X(2017)11-136-02

投稿日期:2017-09-30

郭潞霞(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健美操、啦啦操。

猜你喜欢
山西学院动作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农业
下一个动作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