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

2017-12-11 11:19涂元元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策略

涂元元

摘要: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舞蹈本身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操。舞蹈的发展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进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逐渐变成了我国文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需提高学生优秀的舞蹈素养和舞台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其情感表现力。笔者从目前高校舞蹈的教学情况展开,通过分析提升学生舞台情感表现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而深入探讨具体提高其情感表现能力的诸多可操作方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 情感表现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35-02

一、我国高校舞蹈情感表现力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舞蹈教学的重视与投入也因此逐年增长,对舞蹈教学的要求也从对动作规范、编排,上升到学生的情感表现力的呈现。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同学们的动作是否标准,即主要关注的是肢体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在此种教育体系下的舞蹈学生们通过勤加练习,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理论上无可挑剔的舞蹈表现形式,但一旦到了实践中,学生所表演的舞蹈却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而在高校教育中所缺乏的正是至关重要的舞台情感表现力。

拿民族舞来举例子。穿上民族服装的学生在舞台上表演民族舞蹈,也许他可以准确无误地跳出这支舞蹈的所有动作要点,但从观众的欣赏体验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毫无疑问这种现象就是缺乏情感表现力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正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对舞蹈情感的表现力上的培养不予重视造成的,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这一系列舞蹈动作中所实际蕴含的意义,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该舞蹈,更无从谈起个人对舞蹈动作和内涵的思考了。但这,正恰恰是一个优秀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如此这般的教育,长期下来使学生越来越缺乏对舞蹈内涵的体会,因此导致在实际表演中无法引起观众与之共情,无法抓住观众的心也就注定无法成为优秀的舞者。

二、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阶段的教学中,对舞蹈的内在意旨和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的体验比仅仅学习舞蹈的动作形式更为重要。这个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深刻体会舞蹈作品内涵、提升舞台情感表现力、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一)深刻体味舞蹈作品内涵

舞蹈作品是无数优秀前辈舞者留下的艺术结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如果能将每一个舞蹈作品的标准动作、内在意义与舞台表现力三者相结合,则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台上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舞台情感表现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其所要传递的思想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此大幅度提升整体的教学成效。

(二)提升舞台情感表现力

舞者若想在演出时完美展现其魅力,不仅需要具备优美的姿态和强大的舞台把控力,更需要的是其对该舞蹈的精神内核与舞蹈主题的深刻传达。让观众获得情感体验并引起强烈的共鸣才是具备舞台情感表现力的体现,而这对舞蹈教学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舞者通过眼神、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达自己对该舞蹈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与台下观赏者建立某种微妙的联系,提高该作品的审美体验。”

(三)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舞蹈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使学生学习到关于舞蹈的基本技巧、舞台表演等专业知识,更具有意义的是如何能切实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情感表现力。可以预见,如果高校重视增强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引导,在未来的表演中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探析

提升舞蹈专业同学的舞台情感感染力对于高校专业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教导中应依据具体情境,选择具有成效的方法深刻体味并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舞蹈表现力,增强学生舞蹈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并掌握有效的情感艺术表现手法。”

(一)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舞蹈表现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是多个学科共同起作用的,如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互相作用使得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得到充足的的提升,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舞蹈的情感内核。具体到教学中来则是:一方面,高校的舞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自己的艺术气质,加深对于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练习舞蹈时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当从一开始就向学生明确对他们的要求。即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学好舞蹈动作,更必须同时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多方面选修课的学习,从而扩大各个学科的知识面,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深入地了解舞蹈的意义和内涵以及准确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奠定基础。

(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核

在进行传统的舞蹈动作教学前要对该作品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解析,即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或观看与该作品有关的资料,如小说、电影或歌剧。只有在深刻地理解体会作品的内容之后,才能更好地抓住一个舞蹈作品的精神核心,才能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游刃有余。具体而言,应该先搜集关于作品的全部文字数据资料,并将舞蹈作品放在某个特定的创作背景、创作条件,以及特定的历史文化之下进行全方位地考察,对于整个舞蹈作品所表现的文化、习惯、人物、风俗等内容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增强同学们的舞台情感感染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若想彻底展现舞蹈之优雅美丽,那么跳舞的人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审美意识与水平。而在大学教育中,如想全面提高其在舞台上的情感感染力,则首先应通过加强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来间接加深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需注意的一点是,要注重不同人审美的个性差距,即提高审美能力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观感是相同的。相反,差异带来独具一格的魅力,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舞蹈作品有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应当被鼓励的。在舞蹈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开拓自己对每一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单纯地去学习肢体动作和千篇一律的面部表情。

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到舞蹈动作中去,沉浸其中,唯其如此才能与舞蹈的精神相连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手头所有的文字材料、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从而极大提高他们的舞台情感表现力,最佳的状态当然是人舞合一,即将自身与舞蹈合二为一,每一个动作都值得回味。如此一番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探讨之前的观赏过程,互相交流彼此对舞蹈的理解和感受,以及探讨还存有疑惑的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地去引导学生提高其鉴赏能力,提高其舞台表现的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舞蹈艺术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经历风雨,仍旧深受欢迎。这不仅在于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也离不开每一代献身舞蹈的艺术家们的创新和发扬。舞蹈最初便是用来表现内心的情绪感情、思维习惯、风俗民情的一种形式,这便是舞蹈的情感体现,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作品很难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高校舞蹈教师不应抹杀这种差异,反而要做的是鼓励和引导每位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而这也可以提高舞蹈教学的形式,使之丰富多彩起来,不至于乏味无趣。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来编排一段舞蹈,或是让学生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奇思妙想,或是几个人说一说自己的独到理解……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也是提升教学效果之良方。正是在这种天马行空的教学体验中,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没有受到抑制,而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他们对于舞蹈必然拥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自然而然的,其舞台情感表现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总而言之,高校在舞蹈方面教学方式革新上大有可为,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十分重要,必须重视起来。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时,都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舞蹈学习当中体味舞蹈的动作之美和韵律之美,而不仅仅是形式化的教学,唯此,才能真正提高舞者的情感表现力,真正实现舞蹈教学的意旨。

參考文献:

[1]李志晓.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2016,(01):234-235.

[2]孙达,李曼.关于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52.

[3]刘寒冰.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J].音乐时空,2014,(22):117.

猜你喜欢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
关于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的相关探讨
论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
做心灵的舞者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