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2017-12-11 19:11唐浩洋
中国经贸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引力模型制造业

唐浩洋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了解我国与沿线各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显得极为重要。影响我国与沿线各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与该国自身特点相关(如人口、GDP等),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与沿线各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

【关键词】“一带一路”;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多元回归

一、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意义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现如今,该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制造业内,因为大部分国家的制造技术与规模相似,并且存在着规模效应。毫无疑问,“一带一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而这种促进在数值上又等价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提高。这正是本文研究该指数的意义所在。

二、产业内贸易近况

Islam未通过1%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原因可能在于对于伊斯兰国家的定义太过宽泛,并且对伊斯兰国家特点的概括存在缺陷,所以不能得出伊斯兰国家对该指数有影响的结论。中国的人口(chinaP)未能通过检验,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人口相比于贸易国人口来说过于庞大,导致了统计上的错误。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致力于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升贸易水平。具体有以下政策建议:

1.改进运输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根据上述分析,国家间距离极大阻碍贸易规模的扩大。所以我国应利用经济优势,对沿线一些落后国家或地区进行交通基建投资,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

2.扩大自身经济规模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经济规模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应加快经济建设,扩大经济规模,同时推动别国经济建设,降低国家间的规模差异,促使中国与上述国家贸易水平提高。

3.打破障碍,加强合作

根据上述分析,经济体的开放程度与贸易水平密切相关,对某些自身经济闭塞的国家,我们应该加强联系。努力打破贸易障碍,不断扩大,加深彼此的贸易范围与深度。

五、结论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背景下,产业内贸易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其中,两国间经济规模的扩大对于贸易水平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而两国之间的距离起了阻碍作用;两国的人口,沿线国家的开放度与宗教环境都对其产生影响。今后我们应致力于降低运输成本,打破障碍,继续加强合作,不断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利军,王晴雯,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A],国际商贸,2013:138-140.

[2]姚星倪,暢杜艳,服务异质性贸易结构分层与产业内贸易互补[J],宏观经济研究,2015(7):150-159.

[3]蒋琼琼,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J],产业经济,2016(9):49-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引力模型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实证研究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