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绩效探析

2017-12-11 09:00杨扬
中国经贸 2017年23期
关键词:绩效探析

杨扬

【摘 要】安全投入是推进煤矿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前提,合理的安全投入,能有效减少并防止事故的发生,创造最大的企业效益。本文通过对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的分析,阐述了安全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东煤炭集团;保障安全;绩效;探析

一、概述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是神华集团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地处蒙、陕、晋三省区交界区域,主要负责神华在神府东胜煤田骨干矿井和山西保德煤矿,以及配套项目的建设。矿区自1985年开发建设, 目前有13个大型现代化高效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7790 万吨。截至2017年,共完成投资2288亿元,建成国内第一个亿吨级现代化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神东)煤炭产量连续8年递增1000万吨,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公司已累计产煤近24亿吨,缴纳税费1500多亿元。公司采掘机械化率达100%,资源回采率在80%以上,全员最高工效124吨/工。

矿区开建以来平均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3以下,曾两度实现了安全生产一周年、连续安全生产煤炭2亿吨以上,安全水平好于世界采煤发达国家。然而,我国其他煤矿企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从2005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但特大事故频发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16年共发生煤矿事故249起、死亡538人,同比减少103起、60人,分别下降29.3%、10%;百万吨死亡率0.156,同比下降3.7%。从没起事故背后,总能反映处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严重。

二、神东安全管理绩效

公司开建20年以来,没有发生3人以上死亡事故,没有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件。近3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了0.015以下。2016年完成原煤生产1.96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创造了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至2016年神东百万吨死亡率见下图,2001年至2016年神东安全生产绩效完成情况见下图。

三、神东安全投入

神东公司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投入长效机制,制定了《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安全费提取标准、使用范围及实施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安全费管理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神东每年编制并下达安全费专项资金年度及调整计划,并纳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管理。安全费的使用贯彻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神东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低瓦斯矿井吨煤15元、露天矿吨煤5元;公司维简费用的提取标准是吨煤7元”,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大数值。神东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规定标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广泛采用高科技技术装备煤矿,提高煤矿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增加公共安全和安全生產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

神东的安全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项资金的大量投入

神东每年都是有计划地、分批次地落实专项资金。2016年,共提取安全费109238.3万元,支出106380.1万元。主要用于矿建工程、土建工程、勘测工程、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费用。神东从满足安全可靠性出发,增加投入使用国际一流的先进采掘设备,并不断提出设备升级和改进的意见和方案,形成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定员少的生产格局,采掘机械化程度达100%,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矿井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神东7米大采高工作面的成功,曾开创了国内外多项先例,极大地提高了综采工作面回采率,促进了国产综采设备的研发进程。2016年,神东在补连塔煤矿12511综采工作面采用了8米大采高新技术。8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不但是在回采技术的新的突破,而且后配套设施也更合理,在人员安全保障方面有很大提升。

神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各矿井结合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每年及时提报需要实施的项目及所需的设备、材料等计划,加强重大灾害防治资金的监督检查,实施专人负责、有序实施、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相关业务部门在项目立项后负责组织实施,通过采取日常监督与季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矿井及时落实,项目完成后由相关部门组织验收,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十二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19.7亿元用于重大灾害治理,完成重大灾害防治工程167项。

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投入

在长期的实践中,神东认识到,安全管理体系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率先研究并推广应用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坚持不断创新和完善体系文件,并自上而下就推进体系的落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2007年在上湾煤矿开始试点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随后在公司范围内所有煤矿建立和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2009年又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推广到公司生产辅助和专业化服务单位。2011年,在神东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国家安监总局联合神华集团,编制出版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成为煤炭行业标准全面推广应用。2015年,神东针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等多体系运行现状,研究搭建了安全、生产、环保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架构。通过体系的不断优化升级,有效规范了安全生产各个环节,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神东建立并应用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单位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危险源、重大隐患、安全事故等全部录入系统进行跟踪管控,实现了安全信息的“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统一管理、集中控制”。公司坚持将危险源辨识管控作为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的根本,统一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成果应用要求,对系统性危险源进行了定义及分类,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系统性危险源辨识、评估,对危险源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实现了风险的闭环管理。

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投入

神东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了集生产、接续、设备配置、人力资源计划于一体的高效运行生产指挥信息系统,为安全高效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决策数据平台。坚持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矿井整体技术水平和本质安全程度。采掘、供电、运输等设备增加多种自动、智能、监测等功能,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本质安全化。矿井的多个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员工入井自动统计系统和矿灯自救器自动化管理系统;依托专业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应用技术和装备研究,并将技术成果转化;规范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严格执行传感器定期校验和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定期试验制度;推广使用了便携直读式测尘仪,加强煤尘日常监测管理;煤矿员工推行佩带隔离式自救器,保德煤矿、乌兰木伦煤矿员工推行佩带瓦斯报警矿灯。通过推广使用先进的安全科技产品,使安全生产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之上,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近3年,神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1.3亿多元,信息化建设投资明细见表4,建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神东2004年被国家信息测评中心评为“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 这是全国煤炭工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2005年取得了“2004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十名。神东在战略规划中提出2010年建成“数字化矿区”,实现“设备控制智能化,调度操作集中化,生产管理自动化,办公管理信息化,生活小区数字化” 目标, 为此公司按照“IT规划”在未来5年中投入1.5亿元,围绕“五化”,从而在信息化建设上确保公司创建“安全发展型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教育培训的投入

神东始终把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作为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2006年以来,公司投资近80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9572平方米的现代化培训大楼,建成了国家二级教育培训中心。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对科队干部、班组长实行集中轮训,同时实行拓展训练和军事化管理,全面提升执行力;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安全管理素质;对全体员工分岗位、分工种、分专业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不断加强新分配大中专学生、新调整岗位员工及新招聘劳务工等“三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全部实施了“师带徒”管理,并签订了师徒协议书,从规范行为、按章作业、杜绝违章等多方面进行传帮带,收到了明显效果。为了能够加强危险源管控,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使员工从已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公司联合高校和动漫制作企业,共同研发建设了安全风险预控三维模拟仿真动漫系统,实现了安全教育培訓模式的新突破。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公司坚持把安全培训投入纳入各单位经费预算,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战略任务,公司设立了专门的职工教育培训处,公司和各单位制定了员工教育培训规划,特别是开展了班组长、区队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培训,采用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大力培养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才,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每年按照工资总额的2.5%提取固定培训费用,2014年安全培训费用计划投入277.2万元,实际投入187.8万元;2015年安全培训费用计划投入477.4万元,实际投入526.6万元;2016年安全培训费用计划投入844万元,实际投入826万元。

5.其他方面的投入

神东从2005年开始为所有员工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17年投入保险资金356万元。

公司全体员工每两年体检一次,职业病普查每两年一次,这两种检查交叉进行。矿井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每两年为尘肺病人员洗肺,2015年组织洗肺128人,2017年组织洗肺132人;平均每人1.2万元的标准。2016年投入2100万元在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除尘风机33台,降尘率达66%~96%,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完成内蒙、陕西、山西境内相关矿井、洗煤厂安全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安全装备检测检验评价,制定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全面提升了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多年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加大粉尘治理力度,综采工作面煤机采用内外喷雾、架间自动喷雾,掘进工作面煤机采用内外喷雾、气雾控尘和设备除尘,运输系统转载点采用全封闭和湿式除尘等治理技术,在井下、地面洗选系统采用了负压诱导除尘技术。同时,加强了劳保用品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使用标准,职工劳保用品标准从300元提高到1200元,使用周期大部分缩短了一半。特别是目前推广使用的3M防尘口罩、耳塞、防护眼镜,防护效果和舒适度大大提高,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

神东践行“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环保生态建设资金28亿元,治理面积275km2,是开发面积的1.7倍,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3%~11%提高到60%以上。现已建成沙棘、野樱桃等生态经济林25km2,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2005年荣获中华环境奖。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的方针,秉承“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理念,提出“三期”生态建设防治理念,形成“三圈”生态治理模式与技术。创新矿井水采空区过滤净化等技术,在地面建成53座污水处理厂、3座深度水处理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利用。矿区水资源实现了三级处理、三类循环,实现了污水100%处理,综合利用率达到72%。

神东建立了完善的“五型企业”绩效管理平台,形成了“公司-矿-区队-班组-员工”五级四层考核体系,实现考核指标标准化、过程流程化、绩效监控可视化、结果应用丰富化、绩效管理信息化。不断加大安全绩效挂钩比例,使员工的工资与安全绩效相关联,增强员工安全执行力。公司出台《工资与安全绩效挂钩考核兑现办法》,按照不同比例,对领导层、业务保安部门、区队班组、一线员工全部实行安全结构工资,员工安全工资要占工资的30%以上。同时,加大安全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二次分配比例,使工资在安全生产中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此外建立了安全生产业务保安考核奖惩机制,在业务保安部门实施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对业务保安不到位或出现工作失误的进行严肃追究责任,并实行重罚制度,让员工亲身体会到安全就是效益。

四、结语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大福利。神东是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公司以科技为先导,建立本质安全的作业环境,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增大设备、设施、科技兴安、培训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投入,坚定“煤矿可以做到零死亡,瓦斯超限就是事故”信念不动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责任问责制度》等制度,强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和高素质的员工群体。同时,神东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简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命的危害,通过安全培训,用安全文化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实现传统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转变,才达到了现在的安全绩效。被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肯定为“神东煤炭公司是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安全投入是推进煤矿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前提,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投入机制,狠抓“双基”安全管理,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神东安全投入的绩效不仅反映在神东的经济效益上,而且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神东公司的地企关系非常和谐,周边区域的人们都想进入神东,全国各地的企业也纷纷派人来神东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

猜你喜欢
绩效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