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休改革看养老金会计制度

2017-12-11 16:42王燕萍
中国经贸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养老金基金

王燕萍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养老金会计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养老金会计制度的两种计划。

【关键词】退休改革;养老金会计制度

一、养老金会计概述

1.养老金会计的内涵分析

养老金就是我们俗称的退休费和退休金,是我国社会体系中最为典型的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全面的管理活动,是一项能够动态反应和监督养老金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制度。养老金会计,顾名思义,是对与养老金相关的资产、负债、收益、费用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工作体系,同時也包括了对养老金计提和支付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程序。

养老金会计的处理方法观点的基础分为两个:社会福利观和劳动报酬观。社会福社会福利原则和劳动报酬原则是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的两种可选基础。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在企业就职和劳动期间所取得的报酬是劳动报酬,体现的是按劳分配原则;而员工在退休之后得到的养老金是对职工在职期间贡献和劳动的一种奖励,体现的是剩余价值原则,同时也是遵循国家福利政策的体现。社会福利观下的养老金会计制度建立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职工在职期间,企业不确定养老金成本,只有在职工退休并领取养老金之时,企业才进行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入账。劳动报酬观则是将养老金视为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和工资一样的效用价值,属于劳动力在生产费用的分支。

2.养老金会计资金来源分析

国家社保会计之中,养老金会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养老金会计核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在退休之后的收入和生活。对于养老金的计提和确认,会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立养老金会计制度和基金的规范管理模式。

养老金会计的基金大多从以下3个会计基金制度而来:国家强制性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企业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个人自愿性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国家强制性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是养老金会计基金的主要来源和稳固基础,是国家通过政策和制度强迫实施的、为公民离退休生活提供保障和基础的一种会计基金制度;企业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则是一种强制性的私人管理基础,是企业内部一种重要的补充性养老金会计基金来源,企业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是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由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制度;自愿性养老金会计基金制度又被称为个人储蓄养老金保险,是个人建立在自主医院基础上的一种养老金保险会计资金。

二、养老金会计两种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1.设定提存性计划

设定提存性计划只对养老金供款数额进行规定,但是对未来退休人员的具体领款数额不做具体承诺。设定提存性计划的资金全部来自于企业,确定提拔制是个人账户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施的主要制度,企业在提取养老金供款之后将之存入到社保机构或者第三方进行专人管理,之后社保机构和专业托管人负责养老金的收益和损失,企业与这部分资金之间脱离关系。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每年只按照要求提拔资金,因为养老金大多是预先提取的,该金额可能会和实际发生额之间出现差异,这时候就会在企业账户上形成资产或者负债。企业提取超额的话,会形成一项资产;企业提取额度不足的话,则会形成一项负债。设定提存计划采取收付实现制,通过“管理费用——养老金贷”和“银行存款”账户进行会计核算。

设定提存计划的优势是相对简单和便捷,落实成本也相对较低,实施过程容易被企业和会计人员所接受。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它也会带来制度和实务方面的弊端和问题:(1)设定提存计划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不符。劳动报酬观是大多数国家养老金会计所认同的原则和基础,因此养老金就属于企业延迟收入的一部分,在会计上体现为劳动生产费用,但是从会计实务上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合理将之计入到当期成本账户。(2)不符合匹配原则。职工在退休之后,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没有了效益上的给付关系,在配比原则的指导下,金额在发生之时再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方法是不准确的。企业应当在员工在职期间将之计入到成本费用之中。(3)信息披露不充分,企业将养老金的核算放入到了管理费用下的二级科目上核算,与之相关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披露。

2.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许诺员工可以在退休之后一次或者多次的领取一定额度的养老金。设定受益计划是一种固定养老金支付方式。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承担着员工在退休之后的所有养老金支付责任,也就是说养老金的收益和损失企业需要资助承担。设定受益计划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通过“养老金资产”和“管理费用-养老金”账户进行会计核算。

设定收益计划的优点在于秉承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在劳务发生的时候就进行了收益和成本的计提。该制度也坚持了劳务报酬观点,在科目设置上也考虑到了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在实践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规定了未来受益人的受益金额。可以随着未来工资的浮动比率和公民的生命年限延长而变动。能在未来更加多的考虑到实际情况。虽然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应用的养老金会计计划。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缺点:一是管理成本较高,设定收益计划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精算师的支持,对企业会计工作基础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风险预计收益率因素进行评价。二是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每个企业的设定受益计划难以横向比较。三是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这种计划下需要披露多个会计科目的多个内容,不易被信息使用者所接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许玉红.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4,(01).

[2]刘宁辉.我国养老金会计处理及其改革发展方向[M].财务与审计,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养老金基金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