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延伸阅读的教学策略

2017-12-12 14:30叶荷静郭焕如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考级读书语文

叶荷静+郭焕如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奉课本为“圣经”,只要“紧扣课本”、“讲透教材”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改强调,课程不等于课本,“生活世界”都是课程的范围。鉴于此,语文老师要积极打破语文教材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借助有效地延伸阅读, 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

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语文教材是与延伸阅读衔接的桥梁,实施有效阅读的延伸,保证延伸阅读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爱读、会读。

一、调动兴趣,让学生爱上延伸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延伸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所以,教师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1.巧留悬念引发读。章回体小说,在每个章节的结尾处往往留有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一章节的兴趣,说书艺人也往往卖个关子,吸引听众。教师也常常巧用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当学生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期待结局的时候,教师戛然而止,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阅读。学生被扣人心悬的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2.创设氛围自觉读。首先,我们营造了适合阅读的学校大环境:校园随处可读的图书,催人奋进的名言,读书成果展示,让人走进美好的读书殿堂。这是最适合阅读的和谐的书香校园的环境。其次,我校更加注重班级阅读环境的建设:各班有精致多彩的读书专栏,有形式丰富、实用的交流平台,有“好书推荐”栏、“师生共读”栏等。班级图书角上图书层层排放,学生随时随手可以享受阅读。

3.开展活动激励读。开展各类读书推荐活动激发着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如:“好书向你推荐”“美文请你欣赏”“诗歌朗诵”“美文朗读”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读书的成果,也更激起了进一步阅读的热情。举行同年级、全校性的延伸阅读读书比赛。如:读写竞赛、“剧本表演赛”等,既激发了学生延伸阅读的积极性,又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差距,从而调整指导方法,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延伸阅读学习策略。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延伸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在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1.从课题、作者入手实施延伸阅读。在布置预习阅读时,让学生从课题、作者入手,围绕题目、作者展开延伸阅读,从而了解与课题、作者相关知识和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趣闻轶事,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很有帮助,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一课时,布置学生先查找与“岳”有关的常识,与作者”杜甫”有关的文学常识,学生就利用图书室、网络等资源认真查找。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就纷紛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知识,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效果很好。

2.对同作者的作品进行纵横延伸阅读。教材在选编经典作品时,往往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在不同年级中。若单独解读一件作品,就不能透彻的理解作者、作品的真正内涵。如七年级上册教材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教师以作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史铁生的《合欢树》《我与地坛》《来到人间》《病隙碎笔》《扶轮絮语》等作品片段,设计了“聆听一个职业病人的扶轮絮语”的阅读主题。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从纵(不同时期)、横(同一时期)不同方面进行拓展阅读,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了作者,掌握作品特点,理解了其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更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对同题目或同题材文章的比较延伸阅读。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有些文章题目相同,或者题材相同,但是写作方式、语言特点、构思、主旨等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细细的品味不同作家是如何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展开不同的构思,在相同的题材限定中状物叙事、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如学习以西湖为题材的古诗,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延伸阅读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林昇《题临安邸》,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感受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文章的主题和风格就会不同。在比较阅读赏析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见解,积淀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使阅读成为美的享受。

4.对同一主题文章的拓展延伸阅读。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文章。即使同一主题的作品,其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

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要求学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我们设计了“爱”的变奏曲这一阅读主题,引导学生体会爱的方式不同。如《散步》表达的是儿子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母亲对儿孙的慈爱之情;《秋天的怀念》怀念的是母亲对儿子的体谅、宽容、忍耐、希望、期待、遗憾,表达的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懊悔、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样,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延伸阅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阅读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5.对文学名著实施提纲导读。在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异彩纷呈,这些文字瑰宝是带领学生去窥探中外文学殿堂奥秘的向导。然而教材篇幅毕竟有限,只能以节选的形式呈现。教师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和作品内趋力,就要引导学生有序阅读。

设计导读提纲是引导学生有序阅读的巧妙办法。每学期放假前,老师们分工合作,选取适合学生必读书目,精心编写导读提纲。提纲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学生循着导学提纲阅读,兴味盎然,厚厚的书不知不觉的就很快读完了,而且有很充实的收获。endprint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享受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多元评价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展示个人阅读成果、交流经验心得、共享精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延伸阅读成为学生的享受而不是负担,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1.阅读考级常态化。为了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保持,阅读效果的进一步落实,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各年级阅读考级方案,安排专门的考级教师和学生在每月的最后一周利用午读时间为各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考级,颁发等级证书,有效促进了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阅读考级成了课外阅读不竭的动力。

2.读写竞赛规范化。每学期我们还举行“延伸阅读竞赛”活动,竞赛内容为诵读计划中的每周一诗、两警句、一精彩片断、必读书目,试题基本形式是诗歌以多种形式积累为主;名言警句以情境运用为主;精彩片断以积累和简单分析为主;必读书目以了解相关内容、作简单评析和写相关作文为主。

3.提问检查随机化。为了了解各班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反馈,检查小组课题组骨干老师组成,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看读书笔记、口答老师提出必读书中的有关问题等考核,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以便尽快调整改进。

4.各类评选精细化。有激励才有提高,才可能最大化地发掘一切利于学生阅读的有效资源。在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中,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將读书专栏的更换、读书考级结果的公布、诵读计划的落实、读书笔记的质量、读写竞赛的成绩等纳入书香班级评比,促进延伸阅读与日常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5.评价档案动态化。阅读能力评价档案对学生的延伸阅读监控与评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态化的评价档案,可以第一时间展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和阅读成果,它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自己延伸阅读的情况,反思自己的阅读态度,进而改进阅读方法。

多元评价活动的开展,既激发了学生延伸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教师看到了任教班级学生的差距,从而调整实验方法,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延伸阅读学习策略。

实践证明,延伸阅读大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当然,延伸阅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不能带有任何功利心,应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叶荷静,山东临沂第二十一中学教师;郭焕如,山东临沂汤庄实验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级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读书为了什么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