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学生“包”得过死

2017-12-12 21:49朱建琴
考试周刊 2017年16期

朱建琴

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得过死,是目前数学教学不尽如人意的症结之一。课堂讲解要少一点“包揽”,学习过程要少一点“包办”,释疑解难要少点“包干”。

关键词:包揽;包办;包干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得过死,是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症结之一。不妨举上几点: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我能学”的独立性被低估、压制了;教师担的责任过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被教师“包”得过死,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内在潜能然得不到开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课堂讲解要少一点“包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脑去思,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耳去听,用自己的嘴去说,用自己的手操作。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讲解过重,启迪、激励偏轻,总怕学生听不懂,讲得多而碎,担心学生学不会,引得繁而杂。更有甚者把课本里的知识自己先嚼烂了,再一点点喂给学生。教师的“包揽”代替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简直成了一个筐,教师传授的知识一一照单往里装。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不懂得勤思,更不能善学,问题意识缺乏,学习兴趣平淡,效果也就不佳。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少一点“包揽”,多一点“放手”,具体做到“三不讲”: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能读懂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己通过旧知识迁移能掌握的新知识不讲;学生自己通过互相交流能理解的知识不讲。而依据学生的能力无法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应重点讲、反复讲。一句话,教师讲课要简单一些,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让“我要学”和“我能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在教学“被3整除的特征”时,要想发现其特征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时,我并没有对其特征和规律进行详尽的讲解,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操作、实践探究”上,上成一堂实验课。(1)探究前出示要求:每组4张数字卡片,每人任选3张,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算一算这些三位数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被3整除。(2)分类整理:如123、321、132……都能被3整除,124、421、412……都不能被3整除。(3)你的发现:观察实验结果,讨论什么情况下这个数能被3整除,引导学生发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反之则不能被3整除”。

在这里,我没有大包大揽地灌输,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入口”,引学生走入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二、 学习过程要少一点“包办”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环环相扣,内在联系紧密,每一个新的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而这个新知识都在为学习更新的知识做着准备。一环没有学懂学会就要产生误差,必然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学习,長期下来就会形成误差积累,使差生不断产生。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数学老师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学不好,把学生的学习全过程都“包办”下来,从讲解、练习、纠错、评价等各个环节都由教师唱主角,“包办”学生的思维, 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效果却事倍功半。有的教师却不然, 他们相信学生,努力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教学原理和方法,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中理解到一个数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体验到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猜测和探索出的。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与研究。

如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我没有对质数、合数的含义、特征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座号是1~12的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座号的约数,然后观察1~12中,哪些数只有一个约数,哪些数有两个约数,哪些数有两个以上的约数,从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特征,从而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师少一点“包办”,学生多一点空间,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主动参与思考、讨论、探究,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

三、 释疑解难要少一点“包干”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还要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当学生面临困惑、疑难、挫折时,不要怕他“吃不了”,赶紧把答案和结论“喂”给他,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从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因此教者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去体验、感悟知识的真实内涵。

如教“长方体”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用品来,学生很快举出了橡皮、铅笔盒、电冰箱、微波炉……然后我拿出一张16K的白纸问:“这张纸是不是长方体?”有部分学生举手回答:“一张纸不是长方体,因为它没有高(厚度)。”这时,我叫一位举手的学生到讲台,让他将旁边的16K纸一张张对齐了往上堆,当堆到20张时,我问这个学生:“这是不是长方体?”他摸了摸头回答说:“是长方体。”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1张纸不是长方体,而20张纸堆起来就是长方体,请同学们回答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对我的问题产生了疑惑,都积极地思考着原来是哪儿出了问题。过了几分钟,不少同学举手要求回答,我还是让一位原来答错的学生回答,他说:“如果1张纸没有厚度高是0,那么,20张纸堆起来20×0=0,也是没有高,就不能是长方体,所以原来以为一张纸不是长方体是错误的。”我笑了笑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其实1张纸也是长方体。”

试想,若在学生做出错误猜测时,教师就“包”下来立刻指正,学生的思维便不会继续深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只会习惯地跟着教师走,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不说,其创造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刘庆华,王敏勤.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陈萍.教师专业发展之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