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析概念 巧用变式
——可遗传的变异和基因突变类型的识别

2017-12-13 10:28贵州陈瑞强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显性基因突变隐性

贵州 陈瑞强

精析概念 巧用变式
——可遗传的变异和基因突变类型的识别

贵州 陈瑞强

识别可遗传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类型,是生物变异教学任务之一。在对生物变异的检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此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惑。现就此问题具体谈谈,以供参考。

一、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典例】(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84页)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解析】由题意可知,A、D选项均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显然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虽然是环境因素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是发生在体细胞,可以传给子细胞,却不能传给下一代个体,故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选项错误。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显然是基因突变所致,并能传递给下一代。

【答案】C

【概念辨析】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化的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遗传物质变化是在生殖细胞中发生的,变化的性状就可遗传给下一代个体,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在体细胞中发生的变化,变化的性状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个体,所以往往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变异,判断是否可遗传,关键是看能否遗传给下一代个体,对于可遗传变异来讲,变化的性状是一定能传给下一代个体,且遗传物质也一定是发生了改变的。

【变式1】(2012年·北京东城区期末)如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点拨】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由图示可知,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不相同,不是同源染色体,其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由突变基因个数和细胞形态的变化可知,结肠癌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是随机不定向的;上述基因突变是发生在体细胞,可以传递给子细胞,但不能传给子代个体。

【答案】B

【变式2】人类可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D.有丝分裂间期

【答案】C

二、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典例】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A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B种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以上A、B突变分别属于 ( )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都是显性突变或者都是隐性突变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发现突变的性状(假设由B、b基因控制),A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说明A种为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能是由Bb突变为bb,即发生隐性突变,若基因型变成BB,没突变性状出现;若基因型是bb,变成了Bb(即发生显性突变)(不会变成BB,因是某一位点上的某一基因改变),就有突变性状出现,但繁殖后代性状会发生变化,自交两代:第一代,有25%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第二代,就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与B种数据一致。

【答案】A

【概念辨析】基因突变通常是指染色体上某一位点上的某一基因的改变,所以又叫点突变。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显性突变,指隐性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如aa变成Aa即为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指显性基因变成了隐性基因,如Aa变成aa即为隐性突变。突变体通常是指携带突变基因的细胞或个体,野生型是指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或个体。所以,判断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将相关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相应的符号信息,掌握自交后相关的基本分离比,这样的分析思路清晰,增大了解答的正确率。

【变式3】(2010年·江苏卷)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点拨】因不知该突变体的基因型,所以不能判断其变异为显性还是隐性突变引起。若一杆双穗为显性突变,则该个体为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一杆双穗纯合体的比例为1/4;若为隐性突变,则该植株为隐性纯合体,则自交后全为一杆双穗。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中无同源染色体,高度不育。

【答案】B

【变式4】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答案】B

总之,在自然状态下,对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来说:病毒和原核生物的是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有三种情况,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无丝分裂的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有丝分裂的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的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这种改变是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无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情况,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因此,对于生物变异应从生物的类群、细胞的分裂种类、能否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和生殖方式等方面整体掌握,才能应对相关的测评。

贵州省凤冈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显性基因突变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