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2017年全国高考政治的“四翼”
——以全国卷Ⅰ为例

2017-12-13 13:54江西刘丙胜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7年6期
关键词:基础性创新性考查

江西 刘丙胜

探析2017年全国高考政治的“四翼”
——以全国卷Ⅰ为例

江西 刘丙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首次明确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其中以“四翼”为表述的是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解答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2017年高考政治在命题中突出了“四翼”的考查要求,体现了高考政治的新动向和新境界。有效备战2018年高考,要以2017年高考试题为载体,认真研究“四翼”的内涵,探索“四翼”的着力点和突破处,寻求学生应对的有效路径。

1.注重基础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基本涵盖了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全国卷Ⅰ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

强化“基础性”,不是考查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能力。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如全国卷Ⅰ第12、14、20、21、22、23题中强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GDP以及唯物论、辩证法知识的理解,第39题突出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知识的理解。

强化“基础性”,但又不失考查的深度和综合运用的程度。例如,高考政治试题中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但考查了曲线题,这就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基于“基础性”的要求,在备考中要求学生做到对考纲规定的考点知识的扎实把握,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第一要做到精确性,要对每个考点及其细化知识要逐级区分,精确把握,如区分价格的形成与价格的影响因素;区分政府、人大、政协与共产党的性质与职能。第二要做到全面性,既要大力突破高频考点,又要兼顾低频考点。

2.增强综合性,考查对知识体系和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综合性”是指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强调的是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贯通。从2017年的高考试题看,高考已经拓宽了答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学科领域和范畴。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1)如第40题是哲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综合,是要求学生从政治学科领域和范畴来调动知识。本题以2017年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面阐释和评价这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问题,不能局限于单一知识,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分析。高考通过对知识的综合检测,来考查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综合阐释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2)如第38题不能仅仅靠政治学科知识来解答,必须在政治学科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其他学科或时政知识分析说明。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3)如第40题(3)问不能仅仅靠学生在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来解答,还要调动自己在学习及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虽然学生对学校生活比较熟悉,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素养的积淀,是很难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具体建议。

政治学科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为此,除了坚持“基础性”,让学生夯实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综合性”,引导学生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指导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调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

3.重视应用性,考查智慧与素养

“应用性”是指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2017年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从考核目标看,全国卷对知识考查的侧重由“理解”到“运用”,由注重“基础性”到“基础性”“应用性”兼备。如第16题以精准扶贫为情境,考查运用债券的知识分析和探究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记忆理解债券知识。又如全国卷Ⅰ第38题,以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为素材,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素材,发现并概括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思考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试题呼应当前经济领域改革重点,突出考查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越来越体现能力立意和素养导向,这要求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要相应调整。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转变为“智慧”、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追求创新性,考查探究与开放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一方面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如第40题第(3)问“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出创见性的结论,并用恰当的学科术语予以准确清楚的表达。另一方面,突出阐释、论证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回答要求学生运用学科方法深入探究问题,从而为考查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和思维成果提供必要空间,如第38题要求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办法,第39题要求阐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法律解释的理由。为了追求创新性,命题者还创新题型,打破常规,另辟考查新途径。以往第38题共设两问,分别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2017年把第38题拆成两题,这样在题目形式设计上就突破了原有固化模式,为以后高考主观题题型设计预设了可以想象的空间。

围绕“创新性”,教师要重视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指导,强化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能够逻辑正确合理、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探究论证的过程。训练的内容不仅有“量”,更要有“质”。要注重政治学科思维精确性和完整性的培养,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聚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四翼”是站在整个高中所有科目上的如何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宏观指标,政治考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四项能力则是对其落实在政治学科的微观量化。四项能力要求是在“四翼”界定的高考“怎么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治学科“如何考”的问题,“四翼”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包含四项能力的层级目标。因此,面对高考改革新背景下高考政治命题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我们要适应新的要求,采取科学备考的新对策。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全南中学)

猜你喜欢
基础性创新性考查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重庆市医保研究会举办 积极探索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研讨会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