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7-12-14 10:04陈惠冷桂香谢春
当代医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波谱酒精性脂肪肝

陈惠,冷桂香,谢春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研究

陈惠1,冷桂香2,谢春1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脂肪肝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方法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磁共振波谱成像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水峰峰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脂肪峰值、脂肪分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方法诊断脂肪肝,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可实现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检测,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磁共振;波谱成像;脂肪肝;诊断价值;水峰峰值;脂肪峰值;脂肪分数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或疾病造成的肝脏脂肪变。在脂肪肝患者细胞浆内,具有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脂滴,或是在不应出现脂滴的细胞中发现了脂滴[1]。对于健康人来说,肝脏中脂肪含量应在肝脏湿重的5%左右,而脂肪肝患者远远超出这一数值。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占比在90%以上。以往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仅能实现定性诊断或半定量诊断,难以获取更加精确的结果[2]。而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的诊断方法,不但可确保准确结果,同时也能实现定量检测,对于疾病的治疗更为有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8±2.3)岁;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4±2.6)岁。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经肝脏活检确诊为脂肪肝,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健康者未患任何肝脏疾病;两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它肝脏疾病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使用Philips 3.0 T Ingenia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由相同放射科医生进行检查。扫描采用16通道相控阵线圈,加呼吸门控,纳入了三平面定位扫描序列、肝脏单体素点分辨表面线圈波谱成像序列(PRESS序列)、轴位T2WI定位序列等。其中PRESS序列设定参数为:感兴趣容积大小为20 mm×2 0 mm×20 mm,NEX 8,TE 35 ms,TR 1 500 ms。以T2WI图像为基准,对最佳波谱扫描层面进行选择[3]。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肝右后叶选定区域,尽可能选定较大范围,但需避开较大的血管或胆管。在选定区域周围,设定饱和带,先进行预扫描,然后开始正式扫描[4]。

1.3 波谱成像分析 使用Philip波谱分析SPECTRO软件处理数据,获取水峰峰值、脂质峰值等磁共振波谱值,并对脂肪分数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脂肪分数=脂肪峰下面积÷(脂肪峰下面积+水峰下面积值)×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水峰峰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脂肪峰值、脂肪分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波谱成像峰值曲线上,存在高、窄的水峰,低、尖、窄的脂质峰,未发现明显的基线漂移。观察组波谱成像峰值曲线上,存在高、尖、窄的水峰,和对照组水峰相似,同时存在低、矮的脂质峰,高于对照组的脂质峰,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波谱成像结果对比(x±s,n=54)

3 讨论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在临床上,脂肪肝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通常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而如果脂肪肝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疾病,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6]。因此,实现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磁共振波谱成像作为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诊断方法,其在脂肪肝诊断中,比传统CT、超声等诊断方法更大的优势,不但能够取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能够实现对脂肪肝的定量分析,通过波谱成像观察水峰、脂肪峰的峰值、峰下面积,进而计算出肝脏的脂肪含量。另外,磁共振波谱成像还能够帮助脂肪肝分级,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与可靠性。

在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中,对被测物体利用一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依次进行激发,得到的自由感应衰减信息,使用傅立叶变换形成波谱,包含系列波峰,其中波峰面积和被测物浓度存在正比关系[7]。磁共振波谱成像对于至磁场均匀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选定区域磁场要保证不超过0.1 ppm的不均匀性。如果检查中水信号过于强大,会造成谱线失真或变形,所以在检测中要做好压水处理。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利用呼吸门控、自动预扫描的方法,得到理想的水抑制和均匀场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在自动预扫描当中,如果脉冲半高宽在10以上,可能对波谱曲线精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应用中要确保10以下的脉冲半高宽。在操作当中,有时会发生没有任何化学物质尖峰,波谱曲线杂乱无章锯齿状线,脂质峰峰线过宽等问题,需要再次进行自动预扫描,然后再行正式扫描[8]。通常情况下,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可设定1 500 ms的TR值,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为了确保更多磁化分量恢复平衡,进而得到较高信噪比,也可采用2 000 ms的TR值,但需谨慎使用。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保持脉冲回波时间TE在55 ms以下,谱线可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定量结果[9]。在当前的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中,主要包括单体素定位和多体素定位等方法。如果磁共振波谱成像无法对波谱分析ROI精确定位,可以利用多体素方法检查波谱,不过相比之下需要花费更多的扫描时间,后续的数据处理也较为麻烦。而单体素的方法也可保证准确的结果,同时具有更为可靠的波谱分析数据[10]。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少量肝脏脂肪微小变化的检查中,也可取得较高的敏感性。尽管当前的磁共振波谱成像并没有针对脂肪肝变性程度制定明确的标准,但是由于其能够对肝脏脂肪含量进行准确测量,同时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等优势,因而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以作为一种脂肪肝含量定量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方法诊断脂肪肝,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可实现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检测,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1] 吴涛,刘进才.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波谱成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1):17-21.

[2] 许启仲,陈军,张亮,等.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国人前列腺癌价值的Meta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5,30(1):54-57.

[3] 王晓敏,张晓晶,马林,等.磁共振量化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4):128-131.

[4] 郭小鹏,成俊,王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直肠指检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3):381-384.

[5] 史会杰,朱海波.依折麦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金黄地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6,35(6):565-569.

[6] 黄松,宋黎涛,盛伟华,等.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0):1685-1687.

[7] 戎黛琳,杨秋霞,许舒航,等.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相关性脂肪肝的影像学定量评估[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1):51-55.

[8] 张雨,马亚凌,陈静,等.受控衰减参数(CAPTM)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5,45(10):1434-1435.

[9] 魏春晓,万凯明,吴强,等.NAFLD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1H-MRS测定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6):1017-1021.

[10]唐蕾.超声体检对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8):84-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35

猜你喜欢
波谱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美国波谱通讯系统公司
波谱法在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