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通过政府调节来“保护社会”

2017-12-14 00:01
检察风云 2017年20期
关键词:杨雄总体性个体化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农业社会走向了城市社会,由封闭社会走向了开放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整个社会的活力在不断增强,个人也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然而,伴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及社会转型加快,一些深层次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要通过政府调节来保护社会。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富人帮穷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就算真正成功了。

个体化社会拥有更多机遇

《检察风云》:您说,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个体化”社会的转变,该如何理解“总体性”社会与“个体化”社会这两个概念?

杨雄:“总体性”社会向“分化型”社会的转变是从社会学视野作出的一个判断。在我看来,“总体性”社会主要是指原来的计划经济与计划社会相配匹的制度安排体制,比如40年前,读书、就业、结婚分房等都是由国家统筹。在“总体性”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被分配、安排在一个具体的“单位”之中。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转轨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也开始从一个由计划经济主导的“总体性”社会转向了一个由市场经济主导的多样型社会,也可以称之为“个体化”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后,每个人似一个“原子”,获得了更多自由与机遇,同时也需靠个人努力、勤奋与智慧,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财富,获得发展机会。比如以往农村孩子不太可能进入大城市,户口是严格冻结的,但伴随社会流动增强,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与奋斗改变命运。

《检察风云》:也有人认为“总体性”社会比较好,压力没那么大。

杨雄:有些人持这样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竞争小、下岗少,虽然穷,但收入、分配差距不大,大家心理较平衡。现在市场经济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有竞争必然会有淘汰,就会出现一部人下岗,被“析离”至社会边缘的群体就会不满意。原先在计划经济时代,过于强调社会公平,出现效率下降、吃“大锅饭”、养懒汉现象;而今,搞市场经济,又容易出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因此,当前处理好“突出效率”与“兼顾公平”两者之平衡尤为重要。首先,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次,由于每个社会都会存在弱势群体,这就需要我们同时考虑波兰尼指出的“保护社会”问题。

实现社会结构均衡是社会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

《检察风云》:“个体化”社会也面临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杨雄:“个体化”社会出现的问题,我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从原来一个价值观整合的“总体性”社会走向价值多样的“个体化”社会,从不同阶层到不同利益群体、乃至于每个个体,大家持有不同的观念与想法是很正常的事。在一个市场竞争社会中,只要存在利益博弈,就必然会出现一部分人受损,一部分人得益,一部分人向上流动,一部分人向下流动。获益的人大多会认同改革,受损的人就会感到不满,甚至批评改革。

而在我看来,出现上述问题有两个方面原因:其一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导致一部分不够勤奋努力以及部分弱势群体被市场竞争“析离”出来;其二是“保护社会”做得不够好。就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的社会福利政策、依法治理体系、权力制约机制建设尚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速率。知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曾做出过这样一个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约15年。也就是说,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当时“计划经济”“计划社会”与人们价值观基本是相配匹的,故大家心态比较平稳。

当我们开始搞改革开放,首先在经济领域突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改革是“单兵突进”的,而经济活动追求的是效率,鼓励一部分人富起来,打破了原先的平均主义观念,伴随经济总量增长同时,客观地出现了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观,通过精准扶贫、缩小地区差异、改善社会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就是要补上社会发展这一块“短板”。

《检察风云》:针对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该如何实现“社会保护”与改善?

杨雄: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由于前后两者不同步、不配匹,必然会产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出现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並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问题,如何使得改革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一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不过,这个永远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经济与社会发展总是处在平衡、打破平衡、再平衡的过程中。在理想状态达不到的时候,我们可追求“帕累托次优”一一也就是一部分人致富不导致贫穷人更贫穷的状态。

实现社会结构均衡是社会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均衡就是实现中产阶层社会。中产阶层社会就是达到一个“橄榄型”社会一一中间比较大,两头比较小,这种社会结构一般较稳定。比如北欧许多发达国家,通过高税收达到高福利,人们赚得越多,交的税也越多,通过“劫富济贫”方法,趋近于橄榄型的社会。中产阶层社会为什么比较稳定呢?因为大多数都达到相对富裕的程度,有车有房,工作稳定,子女教育不愁,养老问题也解决了,这样大家心态就比较平和、社会就相对平稳。

正如经济社会学家波兰尼所说,自我调节的市场从未真正存在,其缺陷将给人类世界带來毁灭性灾难;市场力量的扩张或早或晚会引发旨在保护人与自然的“反向运动”,其具体表现为保护性立法和政府干预。简单来讲,就是要通过政府来调节,否则社会就会动乱。也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富人帮穷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就算真正成功了。endprint

社会治理要多加协商

《检察风云》: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认为,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据您观察,这个定位是否符合当下社会?

杨雄:乡土中国的概念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提出来的,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差序格局”通俗来说,就是中国是一个人情化和关系化的社会。费孝通对中国的研究采用的是“扎根理论”,其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其本土化理论。“差序格局”可以说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乡土中国的特征,但就现实社会结构来看,我们已经不是乡土中国了,而是开始进入城市化社会。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有一多半人生活在城市。农业所占比例在我们GDP总量中不到10%。从这两方面来看,中国已经是城市化社会。

当然在社会实际运行中,“差序格局”现象依然存在。比如送礼、讲关系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一下子很难突破。个人办什么事,不送点礼总觉得心理、情面过不去,而这在一些西方国家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我们可谓是“全民腐败”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你要找工作,往往还流行找“七大姑八大姨”。而这种现象在大城市相对就要少许多。因为城市化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大家更注重契约、规则。可以说,从“关系社会”“学历社会”再到“能力社会”,这就是一种社会进步。

《检察风云》: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怎样才能实现超巨型人口社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杨雄:理想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各方参与、主体平等、共同行動的结果。换言之,社会治理格局是可以建构的,因为治理本身的含义就是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相互协商,没有共同参与、相互协商就不可能形成治理。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共建共享作为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特征,显然不是就其最小程度而言的,而是希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共建共享。理想状态下的“共建共享”,应该是各治理主体比较充分地参与,进行比较充分地协商,达到尽可能大的共识,进而采取相互配合的治理行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照顾到各方利益,利益分配实现相对公平,协商合作的结果方能得到各方更多的接受和承认。唯有如此,社会治理才能有效、可持续进行,从而实现维护各方主体基本利益与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之间的平衡。

采写:闻涛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雄总体性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杨雄国画作品欣赏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百步穿“杨”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百步穿“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