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和来源需求分析

2017-12-15 03:19王庆华陈家慧刘亚萍薄明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迫切需要滨州心肺

王庆华,李 雯,张 静,陈家慧,刘亚萍,薄明香

(1.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和来源需求分析

王庆华1,李 雯1,张 静1,陈家慧1,刘亚萍1,薄明香2*

(1.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来源需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高校护理专业部分大三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4.72%的护理本科生认为非常有可能救活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患者,39.44%的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可能救活;63.73%的护理本科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78.87%的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公共场合非常有必要配备急救设施;51.06%的护理本科生对学习心肺复苏术非常有兴趣;51.41%的护理本科生认为自己一定能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79.58%的护理本科生迫切需要和需要CPR专业培训及课程学习;70.07%的护理本科生对医院心肺复苏专题讲座迫切需要和需要;61.97%的护理本科生对微信公众号和同步演示CPR迫切需要和需要;64.79%的护理本科生对电视和网络讲座迫切需要和需要;75.71%的护理本科生对书籍和期刊CPR专题迫切需要和需要;80.28%的护理本科生对手机APP终端的CPR视频资料迫切需要和需要。结论 护理专业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水平较高,来源需求多样化。护理专业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来源需求

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人,护理贯穿于人生命的全过程。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开设急危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专业课程,学生系统学习了心肺复苏(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心肺复苏术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能,要求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1]。本课题旨在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完心肺复苏相关课程后,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及来源需求,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6月5日至6月20日,整群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部分大三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编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条件、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和就业意愿等。(2)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包括以下几个问题:您认为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患者有可能被救活吗?您认为护理本科生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吗?您认为社区公共场合有必要配备急救设施吗?您对学习心肺复苏术的兴趣如何?您认为自己能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吗?您认为自己能实施心肺复苏术吗?如果您遇到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患者,您是否愿意对其做心肺复苏?如果您掌握了心肺复苏术,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吗?选项分为完全没有、一般、有和非常有4项。(3)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来源需求有:CPR专业培训和课程学习、医院心肺复苏专题讲座、微信公众号和同步演示CPR、电视和网络讲座、书籍和期刊CPR专题、手机APP终端的CPR视频资料6个方面,选项分为迫切需要、需要、一般需要、不需要4项。

1.3 问卷发放和回收

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要求调查对象按问卷说明逐项填写,集中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67%,其中女生235人,男生49人;年龄 19~23 岁,平均(21.5±3.5)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n(%)]

2.2 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来源需求(见表2)

表2 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来源需求[n(%)]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认知水平较高

表1显示:44.72%的护理本科生认为非常有可能救活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患者,39.44%的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可能救活;63.73%的护理本科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78.87%的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公共场合非常有必要配备急救设施;51.06%的护理本科生对学习心肺复苏术非常有兴趣;51.41%的护理本科生认为自己一定能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以上数据表明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水平较高。护理专业大三本科生在校期间已学习过急危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专业课程中的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术,但是大三本科生还没有进入临床实习,没有经历抢救患者的情景,没有见过真实的心肺复苏现场救护,对心肺复苏术没有足够的认识且部分学生对急救技能不够重视[2]。同时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9.65%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如果自己掌握了心肺复苏术,一定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护理本科生认为掌握心肺复苏术知识与技能非常必要,可以在院前为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3]。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树立学生的急救意识,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和护理专业地位。

3.2 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来源需求多样化

表2显示:79.58%的护理本科生迫切需要和需要CPR专业培训及课程学习;70.07%的护理本科生对医院心肺复苏专题讲座迫切需要和需要;61.97%的护理本科生对微信公众号和同步演示CPR迫切需要和需要;64.79%的护理本科生对电视和网络讲座迫切需要和需要;75.71%的护理本科生对书籍和期刊CPR专题迫切需要和需要;80.28%的护理本科生对手机APP终端的CPR视频资料迫切需要和需要。这些数据说明护理本科生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来源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没有一种途径和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倡导个性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4]。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长期的过程,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举办校园急救系列讲座和实践技能培训[5];创办CPR实训基地和研究所,充分利用校内网、图书馆、板报宣传栏、课程网络平台、QQ群、微信公众号、学校新媒体等进行心肺复苏术知识宣传和普及[6];组织学生成立CPR救护协会和服务队;定期举办心肺复苏技能大赛;创立急救知识论坛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虽然护理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已经学过相关课程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缺乏经验性知识的指导,并且在现实情景下,缺乏应急能力和专业能力[7]。在此种情景下,利用模拟场景模拟实际患者的症状、体征、情绪反应等,使护理本科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并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使知识信息的同化过程更加顺利,保证CPR认知过程的有序进行和护理专业素质的不断养成。

[1]曾瑞峰,钟悦嘉,梁国荣,等.《2015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热点评述及建议[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7):577-580.

[2]柯盈盈,林静,肖辉雪,等.高职护理“心肺复苏”项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61-63.

[3]余攀州,施伟,叶胜,等.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术认知和操作技能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439-441.

[4]叶春花,吕玉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心肺复苏术培训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6,36(2):304-307.

[5]陆翠,靳英辉,马雯靖,等.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态度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7):554-557.

[6]邓舒妮,张学思,汤之明,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构建的多元信息化心肺复苏实训课改革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1(2):73-74.

[7]王晨曦,李春香,韩卫红,等.河南省高中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调查[J].中国灾害救援医学,2017,5(4):194-197.

G526.5

B

1671-1246(2017)24-0089-02

注:2015年滨州医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JYKT201525);2016年中华医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立项项目(2016BHL057)阶段性成果;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16CCXJ02)

(*

薄明香)

猜你喜欢
迫切需要滨州心肺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心肺血管病杂志》
飞阅滨州
懂,才能得
滨州学院插画作品选登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城市广播电台也应强化对农广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