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453例宫颈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及其年龄分布的研究

2017-12-15 03:19周庆云王梓欣王东存孙建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危型鳞癌亚型

周庆云,赵 洁,王梓欣,王东存,孙建平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甘肃地区453例宫颈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及其年龄分布的研究

周庆云,赵 洁,王梓欣*,王东存,孙建平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宫颈鳞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及其年龄分布特点,为甘肃地区临床防治宫颈癌、制订适合我国临床遵循的宫颈癌筛查相关指南、研制适合本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453例甘肃省内经我院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鳞癌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鳞癌患者中35岁以下所占比例最少,为5.30%,45~54岁的占比最多,为46.36%;453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有435例HPV阳性,阳性率96.03%;共检测到17 种 HPV 亚 型 , 其 中 高 危 型 13 种(HPV16、HPV18、HPV58、HPV33、HPV31、HPV52、HPV68、HPV39、HPV51、HPV53、HPV45、HPV56、HPV59),低危型 4 种(HPV44、HPV42、HPV43、HPV81),未检测到 HPV35、HPV66、HPV6、HPV11 亚型;HPV16 感染率最高,为 77.01%,其次为 HPV18(6.44%)、HPV58(5.98%)、HPV33(3.22%);HPV 单一感染 386 例,感染率为88.74%(386/435)。结论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高发年龄为45~54岁,35岁以下患者最少;高危型HPV16、HPV18、HPV58、HPV33是甘肃地区宫颈鳞癌的主要感染亚型,特别是HPV16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的发生。

宫颈鳞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年龄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全球妇女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二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居首位。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1]。其中HPV16、HPV18与世界上70%的浸润性宫颈癌相关[2-3]。本研究通过检测甘肃省内宫颈鳞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及年龄分布特点,以探讨不同基因亚型HPV感染的致癌性,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可为HPV疫苗的研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5月—2017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和住院,未经放疗、化疗,经我院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癌的患者共453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9.08岁,均为已婚妇女,来源于甘肃省内。取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感染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主要包括HPV-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仪,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试剂盒(均由香港凯普公司提供)。

1.3 标本采集和保存

采用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用棉拭子擦去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用凯普公司配套专用宫颈刷置于宫颈口,沿顺时针旋转5周,慢慢抽出,以获得足够的移行区上皮细胞样本,放入3 ml专用细胞保存液中,沿刷柄折痕处将宫颈刷柄折断,旋紧管盖,做好样本标记,立即送检或放入4℃冰箱中,3天内检验。

1.4 检测方法

HPV基因分型检测步骤:(1)样本DNA提取:取样本500 μl,以14 000 r/min离心1分钟,弃上清液后,用凯普公司试剂盒提取DNA。(2)PCR扩增:将PCR反应试剂及Taq酶按比例混合后加入24 μl至反应管,再加入DNA模板1 μl,混匀后进行PCR扩增。每一批同时扩增HPV18型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各一份。(3)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仪(Hybrimax)及配套试剂盒,在杂交平台上放入标记有21种HPV基因型寡核苷酸探针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杂交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导流杂交,酶标显色。(4)结果判断:肉眼观察检测结果,阳性点为清晰可见的蓝紫色圆点,根据膜条HPV亚型分布图,判断阳性点为何种HPV病毒亚型。本检测将HPV分为21种亚型,其中15种为高危亚型: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3、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6 种 为 低 危 亚 型 :HPV6、HPV11、HPV42、HPV43、HPV44、HPV81。有两型或两型以上者为多重感染,对多重感染者,各亚型的阳性率重复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率作为HPV感染的评价指标,HPV检出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鳞癌患者年龄分布

在453例26~79岁的宫颈鳞癌患者中,小于35岁所占比例最少,为 5.30%;45~54 岁所占比例最多,为 46.36%,见表 1。

表1 宫颈鳞癌患者年龄分布

2.2 宫颈鳞癌HPV感染亚型分布

453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有435例HPV阳性,阳性率96.03%。21种HPV亚型共检测到17种,其中高危型13种(HPV16、HPV18、HPV58、HPV33、HPV31、HPV52、HPV68、HPV39、HPV51、HPV53、HPV45、HPV56、HPV59),低危型 4 种(HPV44、HPV42、HPV43、HPV81),未检测到 HPV35、HPV66、HPV6、HPV11 亚型。感染HPV16的共343例,感染率最高,占78.85%(343/435),其他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HPV18、HPV58、HPV33、HPV31、HPV52、HPV68、HPV39、HPV51、HPV53、HPV45、HPV56、HPV59、HPV44、HPV81、HPV42、HPV43,见表 2。

表2 435例HPV阳性标本中各基因亚型分布

2.3 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与宫颈鳞癌的关系

本研究中HPV阳性患者共435例,其中单一感染386例,占 88.74%(386/435)。在多重感染的 49 例(11.26%)中,二重感染最多见,为46例,占多重感染的93.88%,最常见的是HPV16型合并其他亚型的二重感染,共39例,占多重感染的79.59%(39/49);三重感染3例,其中2例是HPV16型合并其他亚型的感染,检测出的低危亚型均与高危亚型合并感染。宫颈鳞癌HPV感染主要亚型的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宫颈鳞癌HPV感染主要亚型的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情况[n(%)]

3 讨论

大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4]。现已发现两百多种亚型的HPV,根据其致病性的差异,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5],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可以致癌,危及生命。在本研究中,宫颈鳞癌HPV阳性率为96.03%,低危亚型仅检出6例,并且均与高危亚型HPV16合并感染,充分证实了只有感染高危亚型HPV才会引发宫颈癌的观点。

3.1 宫颈鳞癌年龄分布有一定地域性

大多数宫颈鳞癌患者的诊断年龄为45~50岁,年龄范围17~90岁[6]。本研究中年龄45~54岁宫颈鳞癌患者在所有患者中占46.36%,接近一半,与文献结果一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宫颈癌可以发生在35岁以下的女性中,在美国,浸润性宫颈癌的所有患者中,35岁以下患者占22.1%[6]。本研究中35岁以下宫颈鳞癌患者的占比最少,仅为5.30%,远低于美国的患病率,说明3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患病率存在种族差异及地域性。美国2012年宫颈癌筛查指南中,对象为30岁以上妇女[7],是否适用于我国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宫颈鳞癌组织中主要感染的HPV亚型存在地理差异

亚洲妇女宫颈癌中常见HPV亚型最新报道显示[8]:在西亚和东亚地区,HPV16和HPV18亚型是感染率最高的前两位。其他常见的HPV感染亚型排序有所差异。在西亚地区,HPV45、HPV33、HPV31、HPV35、HPV58、HPV52、HPV56 和 HPV59 为继HPV16和HPV18亚型后最常见的8种HPV亚型;而在东亚地区,则 为 HPV58、HPV33、HPV52、HPV45、HPV31、HPV59、HPV39、HPV35。本研究显示,宫颈鳞癌患者感染了17种HPV亚型,主要是 HPV16、HPV18 及 HPV58、HPV33、HPV31、HPV52、HPV68、HPV39、HPV51、HPV53,主要感染亚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符合东亚人群研究结果。近年国内喻朝霞等[9]报道南方地区宫颈鳞癌患者HPV主要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HPV18、HPV33、HPV58、HPV31、HPV52、HPV59、HPV45;陶萍萍等[10]报道北京宫颈癌患者 HPV主要感染亚型依次为 HPV16、HPV18、HPV52、HPV58、HPV33。这说明国内南方及北方不同地区宫颈癌主要感染亚型存在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在我们的研究资料中,宫颈鳞癌主要感染亚型为HPV16、HPV18,与国内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其他亚型排序均不同,有一定的地域性,值得重视。

3.3 单一感染较多重感染更有可能增加宫颈鳞癌的发病率

HPV的多重感染是否会促进宫颈癌的发生目前研究观点不一致,有学者认为多重感染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4];但也有学者认为多重感染可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并使治疗棘手[11]。本研究中,宫颈鳞癌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比为7.88∶1,单一感染明显高于多重感染,宫颈鳞癌HPV感染主要亚型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一种观点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一感染对宫颈鳞癌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Clifford等[12]发现HPV16在宫颈浸润癌(SCC)患者中的检出率是在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检出率的2倍,HPV18是1.5倍,说明感染HPV16、HPV18更易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研究资料表明,HPV16的感染由于清除率降低可能更易导致持续性感染,发生CINⅡ、CINⅢ,甚至SCC[13]。本研究宫颈鳞癌中HPV16感染率高达77.01%,且HPV单一感染占居首位,表明甘肃地区HPV16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的发生。因此对于HPV感染患者,不仅要重视其是否已经发生宫颈病变,积极进行临床治疗,还要重视其所感染的HPV具体亚型,特别应对感染HPV16亚型的患者密切随诊,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干预,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及民族宫颈癌的HPV主要感染亚型不同。明确一个地区HPV致癌的主要亚型,可根据感染亚型预测病情进展,评估预后,指导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诊治方案,避免过度诊断及治疗,同时为研制适合中国乃至本地区易感人群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1]McLachlin C M.Hunlall Papillomavirus in cervical nemplasia role risk factors and implications[J].Clin Lab Med,2000(20):257-270.

[2]Munozn,Bosch F X,Castelisague X,et al.Against which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shall we vaccinate and screen?The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Cancer,2012,111(2):278-285.

[3]Bosch F X,Manos M M,Munoz N,et al.Internationalbiological study on cervical cancer:a perspective[J].Natl Cancer Inst,2013,87(11):796-802.

[4]Bosch F X,Lorincz A.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J].Clin Pathol,2002,55(4):244-265.

[5]郎景和.妇科癌瘤临床诊治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2,4(1):1-4.

[6]Robert J,Kurman,Blaustein.女性生殖道病理学[M].薛德彬,译.6 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孙丽芳.美国最新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学习与思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3):355-357.

[8]李霓,张思维,陈万青,等.亚洲妇女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的 Meta分析[J].中国肿瘤,2010,19(3):195-202.

[9]喻朝霞,王春兰,耿建祥,等.宫颈正常细胞和宫颈CINⅢ级病变、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J].中国妇幼保健,2015,31(30):5354-5358.

[10]陶萍萍,卞美璐,欧华,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43-47.

[11]Bachtiary B,Obermair A,Derier B,et al.Impacl of multipie HPV DNA infection on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J].Int J Cancer,2002(102):237-243.

[12]Clifford G M,Smith J S,Plummer M.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i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a meta -analysis British[J].Cancer,2003(88):63-73.

[13]毕蕙,赵健,陈锐,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62-364.

R195

B

1671-1246(2017)24-0109-03

(*

王梓欣)

猜你喜欢
危型鳞癌亚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