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12-16 17:36邵素敏张丹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邵素敏 张丹红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選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行胸腺瘤切除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2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试验组选择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普及推广。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围手术期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9.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9-0130-02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神经介质传递障碍引起的在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受累骨骼出现严重疲劳症状为患者的主要表现,通常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或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肌力会恢复正常[1-3]。胸腺瘤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虽然其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呼吸衰竭、肌无力等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工作[4]。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行胸腺瘤切除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分析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行胸腺瘤切除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试验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9.6±10.2)岁;病程15 d~3年,平均(2.2±0.3)年;肌无力Osserman分型:

Ⅰ型8例,Ⅱa型9例,Ⅱb型4例,Ⅲ型6例。对照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24~67岁,平均(50.3±10.1)岁;病程15 d~4年,平均(2.1±0.2)年;肌无力Osserman分型:Ⅰ型7例,Ⅱa型8例,Ⅱb型5例,Ⅲ型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即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操作均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进行。试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要点:(1)心理干预。患者情绪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肌无力,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情绪变化进行密切关注,给予其心理安慰和指导,舒缓其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术前将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了解,并将医学科技技术水平和以往手术成功经历介绍给患者,提升其配合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5]。此外,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缓解较慢,心理担忧会明显增加,甚至会怀疑手术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告诉患者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一定时间后即可好转,只要患者密切配合,才能减轻症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2)强化呼吸道护理和呼吸机应用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痰,频率为3次/d,支持和鼓励其适度进行扩胸训练,促使肺活量得以提高,有效改善肺功能。嘱患者改变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加强口腔卫生。术前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增加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的量。术后因麻醉药物等可加重肌无力症状,故需特别注意观察呼吸肌无力的症状,备好气管切开包、呼吸球囊等急救物品。患者对创口疼痛的恐惧感导致不敢咳嗽或咳嗽无力等,痰液过度黏稠,增加呼吸困难发生率。必须加强呼吸道护理,术后常规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气,保持呼吸道通畅[6]。支持和鼓励患者按照术前掌握的有效咳嗽要点进行咳嗽,拍背,使肺部分泌物发生松动,予以雾化吸入,促使痰液快速咳出。术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肌无力症状,需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强化气道护理管理,呼吸道要定期进行湿化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吸痰护理,以免外源细菌进入气管深部导致感染出现。(3)用药指导。为患者及时有效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胆碱酯酶,以便有效控制围术期肌无力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加快术后康复。术前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新斯的明30~60 mg,按照3次/d的剂量服用,加强用药指导,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禁止使用肌松药类和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中枢抑制等药物,以免引起重症肌无力持续加重的情况。(4)饮食干预。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对其水电解质失衡现象予以纠正,防止诱发肌无力。嘱患者选择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针对吞咽困难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或鼻饲营养支持。控制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营养物质的食物,做好便秘预防措施[7]。(5)出院宣教指导。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和谐有趣的休养环境,丰富其日常生活活动,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精神饱满、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定期回到医院进行复查,遵医嘱用药,并在康复期加强锻炼。充分了解每种药物的服药剂量、时间及副作用等,发现患者出现唾液分泌异常或视觉改变、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向医生咨询,并遵照医生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或及时到门诊就诊。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出现肌无力危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同时向患者发放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共分为3个级别,即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37%、96.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其中3例出现肌无力危象,6例发生肺部感染;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其中1例出现肌无力危象,1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94,P<0.05)。

3 讨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是临床常见病,大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较大者容易引起肌无力危象的不良情况[8]。临床实践发现,75%左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该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在胸腺上皮细胞中出现[9-10]。手术切除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为防止肌无力危象等,需要做好围术期综合护理工作。术前合理应用抗胆碱药物,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危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为术后快速康复奠定基础。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生活干预,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改正错误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和吸痰,及时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科学预防并发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11]。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春凤.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围术期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1):171-172.

[2]朱蔚仪,李爱军,方小君,等.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62-63.

[3]顾敏敏.1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7.

[4]鲍娟,唐丽玲,周全,等.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36-438.

[5]陈兰玉,刘腊根,赵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3-55.

[6]王文雅,王晓娟,杜轩.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9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120-121.

[7]袁媛.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6(5):135-136.

[8]林丽英.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57-258.

[9]刘芳敏.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圍手术期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54-155.

[10]魏雯,张雯,苏蕊.人文关怀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新疆医学,2012,42(1):119-122.

[11]齐瑞.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0):39-42.

(收稿日期:2017-06-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