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2017-12-16 21:18陈晓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直观性思辨性本土化

陈晓梅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提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在充分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着力创设本土化、问题性、趣味性、直观性、思辨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探索、领悟知识要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本土化;问题性;趣味性;直观性;思辨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63-02

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情境探究模式的创设上,我进行了很多尝试,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注重创设本土化情境,在具体可感中领悟学习目标

政治课教学尤其是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不能让学生融入感情、敞开心扉,那么只剩下原理的苍白,课堂上老师讲再多估计教育效果只会微乎其微。所以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时,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教学目标,最终发现并认定:此课讲解如果拘泥于教材事例,会散乱、片面而不成体系。教材上所提及的用以去说明文化创新的沙雕、玉雕对学生来说是陌生而遥不可及的,如果不顾这些实际去进行讲解,此课目标非但不能达成,反而会使得整个文化常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喜爱。于是我决定舍弃教材事例,创设新的情境,引领学生感悟具体可感的文化现象,感悟他们喜欢的、熟悉的文化现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使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思路下我进行了如下的情境设计:以豫剧为载体进行讲解,设置以下探究问题:有多少同学看过一出完整的豫剧?有多少同学喜欢豫剧?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不太喜欢豫剧?豫剧如何发展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对豫剧的了解过程渗透了知识的讲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自然而然,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次备课过程也是我全面了解豫剧的过程,花去了往常备一节课五倍甚至六倍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使得我对于情景探究在政治课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讲解《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感知身边实例,进入新课学习。课前播放一组郑州国庆期间文化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其内容有:绿城社工服务站联合奥斯卡建文影城开展“邀共和国同龄人免费观影”活动;郑州博物馆举办清代“扬州画派”书画展,共展书画真迹近百幅;二七纪念馆推出馆藏书画精品展;博物院的古乐演奏团推出“华夏月明——中秋古乐专题欣赏会”等等内容,先让学生直观感悟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由此拉近文化与学生的距离,拉近政治课与生活的距离。

二、注重创设问题性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思索

情境教学法在激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诱导学生体验、感悟、思索,创设问题性情境就是一条较好的途径。比如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引入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家现在热衷于玩“王者荣耀”游戏这种现象?你怎么理解文化的娱乐化?就此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举了自己玩游戏的例子,有的学生谈了网上关于玩游戏不顾工作的新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虽然这些问题及现象目前整个社会也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论,中学生更是很难全面理性分析,但是问题提出并引发思考就已经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思维锻炼的判定并不在于学生们的思考一定得完全正确,而应该看学生们思考了没有,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思考。

三、注重创设趣味性情境,激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能激活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进学习经历中的体验、感悟度,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创设趣味性情境。趣味性情景的创设可以借助多种载体,如寓言故事、歌曲、漫画等等,这些素材可以润色课堂、活跃气氛,可以激起学生去思考、理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如在讲经济生活知识时,我经常举一些古代寓言的例子,让学生说出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所学原理,自编“当代寓言故事”。通过这种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加强了双向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抽象的道理。

四、注重创设直观性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校本实际及学生实际创设直观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取得认同。例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此课提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只能举空泛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感悟也比较模糊。我创设了“老张老王十几年来收入的变化情况”这一情景,并進行对比、讲解,以此为背景设置问题探究,使得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不但很感兴趣而且理解起来也更加直观、深入。

五、注重创设思辨性情境,在观点交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通过创设思辨性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具体情境的平台上“舞动”思辨的“长袖”,尽显“自我风采”,尽求“自我提升”。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思辨性的情境,即“当一回委员学议政”。议案聚集现实热点:课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整个模拟议政过程中,同学们的观点激烈碰撞。支持方旗帜鲜明:构建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反对方也不示弱:节约是好,但如果相关措施跟不上就有可能事与愿违,比如卫生问题、乱涂写问题……最终,议案表决通过。模拟议政,这样的学习经历给学生们的感悟是“让我切身体会到民主”、“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体会到什么是辨,怎样才能拥有辨才”。事实表明思辨性情境的运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助于提升思辨力。

参考文献

[1]龚孟伟,李如密.试论当代教学文化的形态与功能.课程教材教法,2011,(4):23-28.

[2]王有鹏.巧妙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4):23-25.

[3]付宜红.从香港课程改革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基础教育课程,2011,(4):42-45.

猜你喜欢
直观性思辨性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简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巧用教材插图,打造高效课堂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