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2017-12-18 04:55
关键词:纳木错生态旅游西藏

张 飞

(西藏大学 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基于SWOT分析的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张 飞

(西藏大学 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积极的保护手段,是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条理想路径。文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纳木错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总体上是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最后给出了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

纳木错国家公园于2012年12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属拉萨市首个国家公园。区内分布着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沼泽湿地、湖泊、文物古迹及特殊地貌等资源,已被西藏自治区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在西藏自治区加快经济发展与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双重政策推动下,如何协调好纳木错国家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研究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协调好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条理想途径[1]。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是一种以自然或文化为基础,具有环教功能,有助于社区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生态稳定的旅游方式[2-3]。

SWOT 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于20 世纪80年代初由韦里克提出的,经常被用于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4-5]。文章通过对纳木错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内部具有的条件(优势和劣势),外部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其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研究区域概况

纳木错国家公园位于北纬 30°30′至 30°35′,东经 90°16′至 91°03′之间,地处西藏自治区正中央,拉萨市区的西北、那曲地区的东南边界上,在当雄县和班戈县之间,距拉萨市区240公里。国家公园内的纳木错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湖面海拔4717米,面积大约为1920平方公里。纳木错湖南面是冈底斯山脉,东面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藏北高原丘陵,四周的山脉、丘陵将纳木错湖围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纳木错国家公园内部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温泉、沼泽湿地、文物古迹及特殊地貌等独特优质的资源,近年来依托拉萨旅游市场,陆续有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参观。2015年,纳木错国家公园旅游人数达到77.6万人次,同比增加31%;实现旅游门票收入7 531万元,同比增长16%。

二、纳木错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资源的优势

纳木错国家公园位于高海拔地区,旅游资源十分独特且丰富(见表1),公园内植物共有4大类型10个群系,野生动物有75种,其中鸟类47种,哺乳类动物21种,两栖类动物2种,爬行类动物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6种。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且古文物古寺庙较多,藏传佛教源远流长。另外还包括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湖泊鸟岛和羊八井温泉等特质旅游资源。

2.客源优势

随着国家宣传西藏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到西藏独特的魅力,进藏游客逐年增多,西藏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西藏及拉萨市旅游业的发展为保证纳木错国家公园的客源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客源市场。

3.知名度与品牌的优势

纳木错作为三大圣湖之一,有天湖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纳木错”、“天湖”、“三大圣湖”的品牌优势为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表1 纳木错国家公园资源分类表

(二)劣势

1.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纳木错国家公园存在住宿需求增长与配套设施空缺的矛盾,相比于一般旅游景区,纳木措的食宿购物设施等相对缺乏,目前仅在纳扎西半岛有少数小型简易住宿场所,无法满足游客住宿停留的需求。纳木措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镇,道路、管道、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加之纳木措旅游季节性突出,导致纳木措旅游服务设施利用率较低,维护成本增加,且成本回收期较长等诸多原因,导致了纳木错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善。

2.气候环境较差

纳木错国家公园处于高海拔地区,湖面海拔4718米,高原气候明显,气温日较差大,空气含氧量较低,旅游者极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影响整体旅游体验。这将成为限制游客来纳木错旅游的重要因素。

3.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纳木错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结构、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等因素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水平整体不高,这样势必会影响到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良性运转。

4.旅游产品单一、部分产品开发粗放

纳木错国家公园内仍侧重大众旅游的需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生态体验型旅游产品较为贫乏。景区内现有的说明标志数量少,制作粗糙,内容简陋,文字不规范,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生态旅游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虽然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国内都有突出优势,但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粗放,缺乏与藏传佛教、高原特色、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优秀旅游产品,部分产品开发粗放、老化。

(三)机遇

1.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中央加大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6]。国家公园是国际上平衡资源保护与利用最理想的一种模式,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已成功运用于西藏旅游实践。纳木错国家公园是拉萨是首座国家公园,西藏自治区第二座挂牌成立的国家公园,西藏自治区将加大投入,欲使国家公园理念在西藏发展成熟。这样的政策背景,为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亚健康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高端需求,本质回归的时代已经开启。本质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好玩”才是第一竞争力;崇尚自然、回归人文。生态旅游是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新的旅游趋势,是旅游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全球绝大多数生态旅游目的地都是依托保护地建设的,其中80%以上是依托国家公园来建设的,这为纳木错国家公园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良机。

3.建设国家面向南亚大通道的机遇

西藏自治区在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南亚市场,构建国家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提升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之际,必将会为西藏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难得的良机。

(四)挑战

1.国家公园内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

纳木错国家公园内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也没有相关基础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大部分社区居民没有参与旅游服务的意识和技能,少数人也仅仅是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7]。当地居民从旅游中获得的利益有限,使其没有意识到保护好景观环境及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因此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没有自觉的保护景观环境及本民族文化的利益驱动。

2.来自区内同质资源的挑战

在西藏自治区湖泊资源众多,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圣湖资源也有很多,例如,羊卓雍错、玛旁雍错、拉姆拉错等等;这些湖泊资源大多具备高原特色风光,湖泊的开发程度大多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在西藏又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寓意,这些湖泊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神圣性以及其相似的高原湖泊景观,会使得纳木错的吸引力被弱化,对于纳木错国家公园来说是十分强劲的竞争对手。

3.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

纳木错国家公园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一旦遭到损坏是很难再恢复的。尽管纳木错国家公园内资源独特且丰富,但是比较零散,形不成集聚效果,政府、开发商、旅游企业、社区等不同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点迥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

(五)SWOT综合分析

对纳木错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内部具有的条件(优势和劣势),外部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进行综合分析(见表2)。

表2 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

我们请西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8名专家采取德尔菲法对每一个因素指标进行量级打分,先后进行了三轮问卷调查,最终确定各项因素指标的分值。量级评价时,采取0 ~ 7 的评分尺度。如果此项有重大战略性的影响,则赋值为7;如果此项极不重要,则赋值为0, 1~6分值依据因素指标的重要程度由专家完成赋值。每一项因素指标的权重大小,是结合因素指标的重要程度,最终通过层次分析方法计算获得的。

对各因素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自身具有的优势条件明显大于劣势条件,外部面临环境因素中的机遇多于挑战。

三、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的客观问题[8]。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应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消减劣势,迎接挑战,在保护好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来满足国民休闲的需求。

(一)加大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景区内部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简陋,要做好旅游基础设施科学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提升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在不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提升改造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以缓解日益增加的游客对目前基础设施造成的压力,对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中心(展示、休息功能、购物)、旅游线路、停车场、观景台、生态厕所、解说牌、规范标识牌及语音导航系统等。

(二)注重保护性开发

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利用,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是首先要保护好纳木错国家公园内部高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当地社区人文资源的本真性,维持高原地貌景观和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通过保护与适度开发并举的发展思路,以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公园内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

(三)增强社区生态旅游参与意识及能力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社区居民能够了解到生态旅游是能够保护当地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藏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而且是能够通过参与其中而获得利益的,进而增强社区生态旅游参与意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包括基本技能培训(旅游基础知识、民族知识及相关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专门技能),通过农家乐、牧家乐,藏式客栈等形式,引导社区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来。

(四)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或培养一批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知识熟练,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相对稳定的旅游从业人才队伍[9]。理顺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制,以此激励旅游从业队伍不断优化结构,与时俱进。另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行业管理、市场拓展及旅游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旅游管理人才,促进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增收。

(五)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纳木错国家公园虽已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但其旅游产品品质不高,且侧重大众旅游,缺乏体验型、认知型的中高端生态旅游产品,已不能适应当前生态旅游市场的变化要求[10],亟需对景区内的旅游产品进行梳理和改造,对现有产品进行提升和对产品体系进行完善,形成主体多样、层次丰富、满足生态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

[1]陈孝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报 ,2001,23(6):73-74.

[2]Ceballos-Lascurain.The Future of Ecotourism,MexicoJoumal,1987,(1):13-14.

[3]叶 文,薛熙明.生态文明:民族社区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李 勇,王金伟,佟连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1):47-50.

[5]唐国华,陈东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SWOT分析[J].企业经济 ,2011,371(7):114-116.

[6]刘 妍.陈世江,胡大凯.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22-27.

[7]彭维纳.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区游客管理研究[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08.

[8]章彤洪.论涉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57-60.

[9]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赵 祎,王金叶.SWOT 分析法下汤河湿地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70-73.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mco National Park Based on SWOT Analysis

ZHANG Fei
(Faculty of Tourism and Foreign Language,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Tibet,China)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ourism,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Ecotourism is a gree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a positive means of protection,and an ideal path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In this paper,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Namco National Par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tourism in Namco National Park is generally superior to the disadvantage and the opportunity is more than the challenge.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Namco National Park.

Namco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SWOT analysis

F205;F592.3

A

1673-9272(2017)04-0071-04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4.013 http://qks.csuft.edu.cn

2017-06-23

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西藏国家公园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实证”(QCR2016-26);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基于西藏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例”(ZDPJSK1516);西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项目“西藏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研究”(010341)。

张 飞,讲师,硕士;E-mai:zhangfei534@126.com。

张 飞.基于SWOT分析的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4):71-74.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纳木错生态旅游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轻轻松松聊汉语 纳木错湖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自行车妙用》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纳木错湖的蓝色魅力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