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最美的高三

2017-12-18 02:57孙梦晗
辽宁招生考试 2017年6期
关键词:卷纸文综高三

孙梦晗

高考分数:639(文)

毕业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英语系

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当我走出考场的大门,高三在我身后轻轻落下帷幕。回首这二百多个日夜,有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拼搏,也有因倦怠松懈而产生的迷茫,这不是一段完美的备考经历,但它让我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收获良多。

高二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便搬入了高三楼。明净的窗户,宽敞的教室,坐落于安静角落的高三楼也莫名地抚平了我内心的焦躁,为我注入一份平静和清爽。随着暑期自习的结束,高三生活也步入正轨。

起初,课业负担加重、课余时间紧张这些明显的变化都让我感到不适,我也只能在不停赶作业的混乱中度过一周又一周,完全没有自己的规划。后来,我渐渐发现,一轮复习中最重要的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练习册上很多习题不是高考题型,因此也不必过于探究答题的套路,而通过习题更好地记忆、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练习古诗词鉴赏时总是下很大功夫去品味诗句的含义,力图将自己带入景物的意境中,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自己读诗的感觉;学英语时通过句子成分分析巩固语法,多做阅读、完型提升思维能力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处理错题的方式。每当做错一道题,我都会认真看一遍解析,找出做错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知识欠缺,就找相应部分的知识点温习一遍,有漏洞的地方重点记忆。如果是因为解题思路错误,就理顺正确的解题思路,找出解题的切入点,将正确的思路与自己的相对照,看看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应该注意什么。文科类的客观题比较注重考查理解能力,这就导致我们常常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这种时候我会跳出这道题的特定语境,不再做无谓的纠缠,转而研究这道题的考点和做这类题的思考方式,当作一种经验积累下来。

由于个性内向,我高二时很少向老师请教,但进入高三后,我发现与老师交流渐渐成为常态,并且发现求助于老师往往能让我受益匪浅。有很多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我就会感到茅塞顿开。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为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我认为向老师问问题不是和老师争论答案的对错,而是先努力把老师的话理解了,再去探究自己的答案为什么不是最佳答案。

二、三轮复习对于我来说是总复习的关键阶段。“百日拼搏,一朝圆梦。”这句话放在我身上也许很恰当。寒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高考迫近的紧张。我想起刚刚升入高三时我写下的自我勉励的话:“为过去,十年寒窗;为现在,青春无悔;为将来,一朝圆梦——让我们放手一搏!”高考的成败与否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努力也并非都能收获最好的结果,但我一定要拼尽全力,不能让这百日的冲刺留有遗憾!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了争分夺秒的二轮复习。

我不再刷微博、上贴吧、登QQ。课间、午休、晚餐后,不再无所事事地闲坐,我抓紧每一分钟有效的时间学习;不再漫无目的地“熬”过每一节自习课,而是做好学习规划,专注地利用自习时间。我开始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会为浪费了学习时间而遗憾,也会为刚刚的学习有所收获而满足,而这些情绪又都会化作动力,激励我继续前行。

但我也不是坐在座位上机械地学习,劳逸结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感到压力巨大、无法进入状态时,我会放下笔,和朋友尽情地聊天,和同学们一起畅想大学,讨论自己喜欢的专业;新的招生考试杂志发下来后,我会浏览一遍,阅读我感兴趣的部分。记得临近高考的一天,文综老师们为我们印了一些资料,每人五十多张,顿时走廊里、教室里,都是铺天盖地的卷纸。全班出动一起把卷纸发完后,几乎每个人都在座位上整理自己的那份,教室里只余翻动纸张的声响。彼时的我们,在刚刚结束的模考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之处,面对十几天后的高考感到准备不足,每日埋首于书本和试卷中,忙得焦头烂额,心中的压力和紧张可想而知。但在那节自习课上,我们暂时离开题海,暂时放下与彼此的竞争,在老师的陪伴下,享受难得的、全班共同做一件事的时光,这对于我们何尝不是最好的放松呢?适当的放松,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前进。

也许是因为做过的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我逐渐体会到了高考试题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过去我以为只要掌握足够多的文言词语就能驾驭古文翻译,后来才发现文言词语的积累固然重要,但要想正确理解一个句子,必须学会猜想陌生词语的含义;过去我以为文综主观题无非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套话根据情况组合到一起,后来才发现每一道文综主观题的答案都有它的内在逻辑,都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分析思路,回归材料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于初中考查记忆知识的准确度,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高考考的是能力。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是最基础的,而更高层次的是提取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还有综合分析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因此做文科类的题目时,我开始注重分析语段的内在结构,按照语段的行文逻辑归纳要点,形成自己的答案,虽然这个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题目,但我分析材料的能力确实在有意识地练习中逐渐提高起来。

春寒料峭的三月,温暖明媚的四月,绚烂多姿的五月,伴随着气温回暖,校园里的桃花、迎春花、丁香花次第绽放,一次次考试、一张张卷纸中,我们不断地积蓄着力量,也面临着心态上的变化。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困难的时期:看着倒计时的日历一页一页地翻过,不会的地方却还有很多,感觉已经来不及,或是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怀疑。

二模、三模的时候,我就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困惑:明明自己比以前更加努力,为什么反而退步了呢?高考的时候会不会也考得这么不好?老师们尽力为我们排解压力,告诉我们,不必去想高考会怎样,只要每天做好眼前的事,一直坚持到到高考,就是一种胜利。而我也渐渐从焦虑的心情中冷静下来,告诉自己:高考是一场科学的考试,一定能反映出我的真实水平,不再过分关注自己的努力在分数上是否收到回报,不再想象未来的结果,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直面高考!当我坐在考场上时,我也只是告诉自己,在答卷时间内尽力写下最好的答案,至于对与错、得分高与低,我都不去想!做好自己,就问心无愧。

高三,压力和疲惫包裹着我们,我们没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鲜少再去学校对面的乐购里闲逛,行色匆匆、披星戴月,我们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完成一次以高考为终点的跋涉。然而,就是这样的高三,成为了我们高中三年里最美的时光,不仅因为我们曾为梦想而奋力拼搏,更因为在这一年中,我们班级成为了一个更温暖的大家庭。难以忘记,运动会上,我们穿着统一的班服,尽情呐喊;难以忘记,拍摄毕业照时,我们相互留念,精心设计合影的造型;难以忘记,百日誓师时,我们一起制定风趣的口号,豪气干云……十六七岁的年纪,我们相聚在同一个教室里,这是最好的缘分,也是最美的回忆。学习不是高三的全部,与同学随意的几句笑语,扫除时合作的默契,情绪低落时一个安慰的拥抱,生活中还有太多这样的点滴幸福需要珍惜。而在集体中与大家为同一个目标而齐心协力,这种快乐和归属感更有可能不会重来。熟记过的知识点会被淡忘,高中时的成绩也会渐渐变得没那么重要,可这份同窗真情会始终在我的记忆中闪耀着明亮的光彩。

最后,将我的一句座右铭送给学弟学妹们共勉:Make what you are doing today important,because you're trading a day of your life for it.

猜你喜欢
卷纸文综高三
卷纸花瓶——缠枝纹
高三·共鸣篇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百变卷纸芯玩偶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逻辑素养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例
我把高三写成诗
卷纸芯巧做鲤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