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谷雅丹地貌人迹之谜

2017-12-18 20:50李保民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雅丹油井恐龙

李保民

新疆的许多旅游景点,起源于摄影家的首次发现。

恐龙谷的这一片雅丹地貌一定能成为新疆的一处旅游重地,我坚信,这将同样起源并得益于摄影师们的不断发现。

而这雅丹地貌城中的人迹之谜,就是今天我要给你讲的故事。

像新疆许多地方的雅丹地貌城一样,这一片雅丹同样适用于那些文章和图片的介绍。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其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其如影变幻、横岭侧峰,丝毫不输于目前所知道的哈密魔鬼城、奇台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等。但这一片雅丹却多了无数个谜团:

这一片雅丹城东西长约3公里,宽却不足百米,四周戈壁与丘陵错落,平原与土沟杂陈,再无一点雅丹的风貌,这是如何形成的?

这一片雅丹城最高的不到20米,多数只有一人高,整体与四周山体持平,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是如何弯下腰雕琢成型的?

从东到西的3公里地段,一共有104眼深井,有的紧靠雅丹峰体,有的甚至从雅丹山体上斜打下去。104眼井在雅丹城的南北两侧东西直线排列,平均20~30米一个,这是围城打井,以井占城还是城随井走,城随井成?为何除此之外周围再无一井?

这些井是谁打的?是水井还是油井?投石下井,为什么有的井深不可测,有的井最多四五米深而且有水声?

这些井是什么时候打的?勘察方圆两公里之内的器物,既有稀有的陶罐的碎片、古旧罕见的水桶,也有现在的啤酒瓶、矿泉水瓶,甚至还有断裂的木椅、油迹斑斑的安全帽、碎渣的玻璃、破旧的沙发。这一片土地当年是怎样的热闹?后来又是如何废弃的?已经废弃了多久?

在雅丹城的西段,有四五处明显的民居。有的依山而建,有的是平地起墙,有的直接建在了山上。奇妙的是,这些房子一多半是自然形成的山体,然后人工再用山石垒建、填补,敷上麦草泥巴,搭上房顶,就成了一间住房。现在,所有的房顶都已不见,当年居住在此的是什么人?现在去了哪里?

自今年2月底以来,带着这些谜团,我先后12次进入这一片雅丹城拍摄勘查。

哈木提油井的来历

4月10日上午,我終于走进一个阳光明媚的农家院落,找到了一位名叫卡哈尔·哈木提的老人。

“我们现在这个村叫台孜村,那个地方就叫老台孜,你懂了没有?”

老人坐在自家的大床上,点着一支我恭恭敬敬递上的香烟后这样问我。

“那个地方是油井,发现它的是我的爸爸,哈木提·肉孜,你懂了没有?”

“那个地方就叫哈木提油井,你懂了没有?”

“那个地方是1937年开始打井的,那些油井都是我们家的,你懂了没有?”

这个上午,我和这位被称为“汉语通”的卡哈尔·哈木提老人聊了约2个小时。虽然他一句接一句查户口似地发问,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明白了我的来意,可他接下来还是一遍一遍地问我“你懂了没有”,两个小时至少问了几百句。我哭笑不得,但来不及纠正他,只是低头在本子上匆匆写下了数十页的记录。

1937年的新疆鄯善,正属于金树仁统治后期,政权更叠,战乱频发,百姓苦不堪言。15岁的少年哈木提·肉孜跟随家人在躲避战乱中,来到台孜村南的山谷中时,意外地发现在一些断裂的山石中有一些黑乎乎的液体渗出,见多识广的父亲立即认出这就是传说中的石油。

而这些原油的渗出,是因为1935年6月23日鄯善县郊区发生的一次五级地震。

这是根据卡哈尔·哈木提的介绍,我从鄯善县志上查到的相关资料。地震发生在郊外无人区,没有人员伤亡,没有财产损失,但却让哈木提一家发现了原油。哈木提·肉孜的家在当时应该是个富户,对此,卡哈尔·哈木提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因为按照他的介绍,当时,他的爷爷,立即组织村民前来挖井采油,当时就组织了四五十个青壮劳动力,日夜不停,三班倒地打井,一直挖到1945年,一共打出了约70眼油井。

根据地势的不同,这些油井深度各有不同,最深的约50米,最浅的只有5米,深度以出油为准。油井打好后,就放在那里,3~5天后就会有油慢慢渗出,每天约3~5公斤,所有的油井一天的总出油量约80~100公斤。

这些黑油,当时主要是用来润滑大木轱辘车的轮轴,或用作挖坎儿井、挖煤的点灯燃料,还有当地人用作治疗头皮癣和癞疮等皮肤病的药物,用途并不十分广泛。哈木提一家采用土法子提取原油后,或者放在村边自家的门市部里零售,或者交由二道贩子到外地销售。本地村民有需求的,可以拿钱来买,也可以用粮食交换。卡哈尔·哈木提回忆说,那时候,一公斤黑油卖不到一毛钱,也换不来一公斤麦子。

1950年,鄯善县解放了,哈木提·肉孜的油井收归鄯善县人民政府所有并管理。鄯善县政府在七克台乡设立了炼油厂,哈木提·肉孜被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岗位是炼油厂技术员。

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之后,人们自然想到了七克台的这个自溢的黑油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玉门油田派来了打井队,两年的时间打了约20眼油井,约100~300米井深。然而,由于技术的落后和对油气层探测的不足,每眼井的出油量很低,一天出不了一桶油(一桶180公斤)。按照卡哈尔·哈木提的说法是:这地方本来油多,可是没有技术,把“气”打跑了,“气”跑了,油也跑了。到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之后,玉门打井队先后撤离,这一片山野重归寂静。到1962年,鄯善县政府决定将这些油井交由七克台乡政府管理。哈木提·肉孜随后被安排到县政府上班,负责政府院子的警卫、院子里的果树以及喂马。1965年,七克台乡政府把煤矿和炼油厂合并,又申请把哈木提·肉孜调回,继续担任炼油厂技术员,每个月的薪金为78.69元。

1966年,哈木提·肉孜仍继续经营着这些黑油井。可是这些油井的出油量每况愈下,一年的出油量不过四五十桶。到了1982年的分田到户,哈木提·肉孜一家分到了40多亩葡萄地。然而,哈木提·肉孜的工作没有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没有了。这时候,已成年、读过书、有文化并在煤矿工作的卡哈尔·哈木提开始逐级上访,为父亲找待遇,落实身份。到了1984年,在因档案材料丢失,无法核实并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鄯善縣政府和七克台乡政府联合下发文件,将这些由哈木提·肉孜发现并一直开采经营的油井划归哈木提·肉孜所有。

我没有看到这份文件,但卡哈尔·哈木提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事完全真实。我提出要求,希望看到这份文件,看看他爸爸的照片。他进到里屋,好一会才出来,两手空空,说是找不到了,“绝对有,你下次来,我慢慢给你找。”他说。

2008年,86岁高龄的哈木提·肉孜辞世。2017年4月,我找到了哈木提·肉孜的儿子、年已65岁的卡哈尔·哈木提,记录下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旅游开发工作已启动

4月28日,我再次来到这一片雅丹城,把先前的迷惑与现在的答案一一查对,逐项验证卡哈尔·哈木提所说的关于油井的一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验证,我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发现之一:这一片油井的采油实际上从未停止过。在现场,可以发现很多近年来才有的物件。比如5L的大矿泉水瓶、苏打水瓶、新牌子的烟盒等。打电话询问,才知道,从1994年直到2014年,先后有两个人承包了这一片油井,每年给卡哈尔·哈木提缴纳承包费3000元到5000元。也就是说,这一片的油井的完全废弃是在2014年,废弃的原因是所有的井几乎都不出油了。

发现之二:在这一片油井的最西端,不知是哪一天突然竖起了两个井架,貌似某一个油田的钻井队在这里钻井探测。难道这里还是有个油田?

发现之三:这一片油井与恐龙谷紧密相连的最东端,已有某公司在这里圈地围栏,并修建了路牌、导游指示牌、内容介绍牌以及人行道、区间车道。看来,这里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这一片雅丹及油井已被纳入旅游观光的范围,不久的将来,这里成为一处旅游重地已有了可能。

发现之四:在这一片油井的最西端,翻过一道小山梁,还有许多的雅丹奇景。这里没有恐龙,没有油井,旅游开发的围栏估计力有不及。千万年风雕雨蚀所形成的一个个小雅丹默默地守候在这里,你们是在守候着一个不畏艰辛的摄影师吗?

夕阳西下,我步行在这一片雅丹城中。近百年的油井无声,千万年的雅丹无语,亿万年的恐龙骨骼都变成了化石,我呢?

耳畔又想起了卡哈尔·哈木提的话语:“你懂了没有?”

猜你喜欢
雅丹油井恐龙
捞油井捞油周期优化与捞油管理研究
反复见水井的治理措施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魔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