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泉窑的三次辉煌期看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2017-12-18 11:43李世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龙泉窑制瓷官窑

李世洪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器物艺术,同时也是其所产生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艺术载体,蕴涵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宗教、意识形态等信息,隶属于器物艺术的龙泉窑青瓷也不例外,南宋时期是龙泉窑青瓷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器型上又以日用器最为多见,创造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

【中图分类号】F429;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87-02

一、龙泉窑简介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窑经历了发展的四个阶段:

开创期(魏晋和五代十国)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

发展期(北宋至南宋前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

鼎盛期(南末后期至元代)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

衰落期(明代至清代末年)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

二、第一辉煌期——五代到北宋早期

浙江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不仅具备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这一状况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龙泉窑青瓷的“迷惑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当时这类淡青釉的烧制地点主要是在龙泉金村一带,是龙泉窑的传统制瓷中心。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秘色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公元978年当时贡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达10万多件,如此巨大数量的贡瓷应该不是在自愿条件下进行的,而这样庞大的生产量也是越州窑所无力承担的。另一方面,越窑因为各方面原因而逐渐衰落,导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龙泉窑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窑先进的制瓷技术传入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迅速提高。龙泉窑以担负“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自身发展的契机,从北宋开始,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一跃而为江南第一名窑。

三、第二辉煌期——北宋后期到南宋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可以说几乎影响了其后整整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唐之世近于古,宋之世近于今”;中国科技史学家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立国之后,宋代的基本国策做了重大调整:重文轻武、重内轻外,在军事上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低位,在这样的军事、政治氛围中,文人的理想与追求不像唐人那样雄气四溢,而是收缩内敛;而靖康之难、建炎南渡这两大事件,给整个社会结构造成了根本性的变动,更引起了审美变动。两宋统治集团始终崇尚文治,至南宋统治者的“以文治国”的策略下,尊重知识分子,重用文臣,提倡教育和养士,优待知识分子。而这种政治策略使南宋形成较为宽松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客观上对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盛唐、隆宋,盛唐在军事、社会,隆宋在经济、文化。”"而瓷器更是集中体现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介入,宋瓷多呈现清秀淡雅的风格。另一方面,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受欢迎的商品。据史料描述,当时“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内销运往临安,外销经瓯江出海,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

四、第三辉煌期——元到明早期

虽然龙泉窑熊熊的窑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铁骑的践踏而熄灭,但入元后,龙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风格多样化,远销世界各地。

元代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新创造,比如当时流行的露胎工艺。元代由于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这样的条件下,元代龙泉窑迅速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将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都有龙泉窑的瓷器。1975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而统之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从目前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批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碎片及结合传世完整器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燒造史上的最高水准。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

龙泉窑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动因。因为,在封建社会,宫廷的指令往往就是最高的社会动力,这对于一个瓷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龙泉窑制瓷官窑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清朝什么样
“官窑驿站”寻踪
此“官窑”非彼官窑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
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