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春:成为“链主”才能做大

2017-12-22 01:30
中欧商业评论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划性迎春典型

朱迎春:成为“链主”才能做大

供应链一共有四个核心要素:首先是数据,好的供应链与普通供应链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前者的计划性,计划性能够做好一定取决于数据驱动能力,因此它是供应链上的第一要素。其次是资源,即优质供应商。你的企业是否能够形成对最优质供应商的管控,甚至能不能培养出一些优秀的供应商跟着你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苹果公司。第三是物流,其中的问题是交付——既影响效率,还会影响体验。第四是组织,尤其是互联网产业渗透众生的时点下,有一系列参与方形成复杂的网链,能不能有效地协同起来,这是核心问题。现如今,企业内外组织的边界越发模糊,有利于更好的协同工作。

只有成为供应链“链主”的企业才有机会做大。什么样的企业是“链主”?第一种典型的企业叫作市场型,阿里巴巴就是典型,连接客户是链主的重要表现方式,但它不参与交易,以协同所有资源方的方式来共同满足客户的要求。第二种的类型是直营式,借助一条封闭的供应链体系服务它的客户,典型企业是亚马逊、沃尔玛和京东。第三是零售品牌,但是有非常宽的SKU,比如Zara。另外就是苹果、小米这样的公司,以有限的SKU和优化供应链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上四种都是直接接触到C端的供应链方式。另外一种,是以高度分散化的交易界面面向C端,比较典型的是餐饮行业——既包含制造业,需要加工成品交付给客户,又有零售属性以及服务属性,而这一品类我们认为很难规模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面向大B客户的,比如解决制造企业辅料和耗材供应,以及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再宽泛一些,服务业也存在许多链主,比如Airbnb、滴滴、携程、学而思,虽然载体或是商品或是服务,但本质逻辑都是如何建立一套供应链体系来服务你的客户,这就是链主的意义。

对于投资人而言,首先思考的是企业是否有机会成为链主?在这条长链上,链主究竟在哪一段?如果不能成为链主,是否有机会成为一个为这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机会?

要成为链主或者有价值的服务商,企业必须要抓住供应链变革中的机会——从最初的C端在线,到后来零售店在线、物流节点的在线,下一步就是中间商的在线。今天,除了工厂之外的环节都已经可以实现在线,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五到十年都是可以持续耕耘的市场。

主题:银河系S2b生态大学第四模块

时间:2017年11月10日

地点:钟鼎投资

演讲人:朱迎春 钟鼎创投执行董事

猜你喜欢
计划性迎春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孙迎春美术作品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迎春
迎春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典型催开百花香
迎春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