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拔罐放血配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7-12-22 02:41张玉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疗法

张玉荣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蒙医拔罐放血配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张玉荣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目的:探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颈椎牵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运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75.3%),具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疗效迅速。

神经根型颈椎病;蒙医拔罐放血;牵引;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1]。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sdicu-lop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70%[2]。CR的发生与颈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或椎间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密切相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青年当中也有不少人发病,男女比率约为2:1,以体力劳动及长期伏案工作者多见。受累神经根以C7最为多见,其次是C6、C8、C5[3],其典型症状是颈肩部疼痛、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的上肢放射痛和麻木等。临床中多应用拔罐放血、牵引、手法按摩、针刺、理疗、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我院疗术科运用蒙医拔罐放血配合牵引治疗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疗术科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2例,经X线或MRI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均符合参照《中国骨科康复学》[4]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并根据临床症状确诊后,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

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4.1±5.3)岁,平均病程(4.2±1.9)年。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7.1±4.9)岁,平均病程(3.8±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疼痛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参照《中国骨科康复学》确定的诊断标准。①典型的根性疼痛与麻木、肌力减弱、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棘突、颈椎旁或肩胛周围有压痛;②Spurling实验、Eaten实验及引颈实验阳性。③X线和MRI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阶段性不稳定及颈椎间盘突出等。

1.3 临床表现:临床多表现为根性疼痛与麻木,疼痛与麻木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单侧多见,表现为一侧上肢、颈项部及肩胛周围疼痛,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伴有针刺或过电样串麻感。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可诱发加重,放射痛的部位与颈椎病变的节段有关。

1.4 鉴别诊断:凡是存在颈肩、一侧上肢或双上肢疼痛、麻木的颈神经根受累体征者,应与下列疾病区别。肩颈部肌筋膜炎、肱二头肌腱炎、腕管综合症、网球肘、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相鉴别[5]。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颈部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

1.5.1 治疗组:采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颈椎牵引。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操作步骤[6]。①选择穴位:大椎穴、肩外腧、阿是穴等;②放血部位的消毒:选择大椎穴用碘伏局部消毒,干棉脱碘;③穴位拔罐(5号玻璃罐),5分钟后起罐;④起罐后在拔罐的穴位用三棱针点刺3~5次,再行拔火罐5~8分钟;⑤起罐:起罐后局部穴位消毒,用消毒敷料粘贴,预防感染;⑥疗程:此疗法10天1次,每次可选择1~3个穴位进行拔罐放血。⑦注意事项:做此疗法禁忌食辛辣食物3~5天,局部预防感染。

颌枕带牵引法:适用于脊髓型颈椎病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可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少间盘压力[7],牵引方法为可变间歇牵引,牵引角度的确定取决于患者对效果的判定。颌枕带牵引时角度在颈椎轻度屈曲这一位置更好,因为此时后方的关节突关节是分离的,同时椎间孔扩大,对神经根症状的患者最有效[8]。①病人取坐位进行颈部牵引,颌枕带兜住头颅,头前驱15~30度左右进行牵引。②根据症状、病程、年龄、体重选择牵引重量,一般5~15kg范围内,1次/d,20min/次,10天1个疗程。牵引重量一般从5kg开始,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承受能力可以逐渐增加,可逐日增加0.5kg,一般不超过15kg。根据患者病情,牵引频率可以从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2次(分上下午各1次)进行治疗。③牵引前注意事项: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颈部牵引,治疗前应该考虑到上颌骨和下颌关节的承受力,异常的牙齿咬合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而这一点会因牵引而恶化,口腔整形夹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1.5.2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①选穴位:颈夹脊穴、大椎、百劳、风池、肩外腧、手三里、合谷等穴位针刺治疗。②穴位常规消毒,选用0.03mm×40mm(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医牌) 针灸针,留针30分钟。③红外线灯局部加热,每次30分钟,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血、加速炎性水肿的吸收及松弛肌肉的作用。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缓解,功能部分恢复。③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缓解,功能大部分恢复。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不明显,功能仍受限。总有效数等于治愈数和显效数的总和。

1.6.2 VAS疼痛评定标准:治疗前后由同一位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大疼痛程度。依据患者康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评分的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积分1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积分采用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

治愈:积分减少≥90%。显效:积分减少60%~89%。有效:积分减少20%~59%。无效:积分减少 <2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P<0.05表明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下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综合比较分析[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2 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疼痛和麻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两大主症,对于疼痛的症状,国内研究报道非常多,其治疗包括药物和理疗,且疗效确切。临床上麻木症状较疼痛缓解慢,预后相对较差[9]。有学者认为,疼痛和麻木症状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刺激、牵拉或压迫颈神经根导致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进一步造成神经根管狭窄和根袖处粘连,最终导致上肢麻木和疼痛[10]。牵引疗法是颈椎病常用的疗法,是一个调整椎体内外平衡的过程,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有利于外突组织的复位、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松解神经根与关节囊的粘连,缓解神经根所受刺激压迫,并改善或恢复钩椎关节与神经根以及椎体后关节等的解剖位置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1]。

蒙医拔罐疗法是蒙医临床中最常见的外治疗法,此疗法对局部形成负压,祛除毒邪、恶血、黄水,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缓解对颈部周围血管的牵张,消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状态,达到止痛的作用。拔罐放血疗法是将拔罐和放血两种疗法结合起来的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以迅速起效,并通过拔罐疗法的温热效应和机械刺激作用,放血可以引病外除,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消肿止痛,可以带动机体自我调节机制等一系列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局部减压,消除致痛物质,消除水肿和无菌性炎症,促进损伤的神经修复等目的[12]。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优势,深受广大患者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67.

[2]许成君,范学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导刊,2005,4(12):25-26.

[3]左腾哲朗、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J].疼痛杂志,2002,10(2):42-44.

[4]关烨,张光铂. 中国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58-359.

[5]朱立国,段国平,等.神经根型颈椎病麻木症状的临床研究概述[J].颈腰痛杂志,2015,36(1):75-77.

[6]乌兰,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及现代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7]霍·道尔加拉,尼满.蒙药配合按摩推拿治疗颈椎病[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8(19):21.

[8]关烨,张光铂. 中国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69-370.

[9]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麻木观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4):1-3.

[10]贾连顺.颈椎病的现代概念[J].脊柱外科杂志,2004,2(2):123-126.

[11]顾平里,潘子毅.枕颌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3,11(1):44.

[12]阿木古楞.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颈椎病43例临床观察[J].中国蒙医药杂志,2015,11(21):8-9.

R291.2

B

1006-6810(2017)05-0015-02

2017年1月6日收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疗法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