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宁夏沙湖到塞北沙湖过一把江南瘾

2017-12-22 04:58邱佳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沙湖观鸟旅游区

◎特约记者 邱佳

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宁夏沙湖到塞北沙湖过一把江南瘾

◎特约记者 邱佳

历史上的沙湖曾是一片小水洼

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是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它位于贺兰山脚下、黄河岸边。金沙与碧水环拥,沙抱翠湖,湖润金沙,在广袤苍凉的塞北大漠中形成一道充满江南秀色的独特风景。这里还是候鸟迁徙的驿站,是西北地区生态旅游首选地。为了留住荒漠中这一汪碧水,沙湖生态旅游区正在寻找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坐落在银川市西北56公里的平罗县境内,自银川市区驱车约1小时可抵达。11月初,《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实地探访了这颗久负盛名的“塞上明珠”。随着汽车驶离喧嚣的银川市区,晚秋时节河套地区独有的自然风貌沿着公路两侧逐渐展现,金叶铺地、红叶翻飞,辽阔平原上的万物都被初生的朝阳镀上了浅浅的金色,壮丽而唯美。这样令人震撼的美在抵达沙湖岸边时达到了极致。

进一步是江南 退一步是大漠

说起沙湖的美景,许多人会摇头表示不曾见过;但若提起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撑着竹篙从芦苇荡中缓缓行来的画面,不少人又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沙湖啊。”进一步是江南、退一步是大漠,独特的自然风貌使沙湖成为极佳的拍摄取景地,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剧都曾在此取景,置身期间总让人有似是剧中人的感觉。

据了解,沙湖生态旅游区自1989年开始开发建设,1990年正式接待游客,199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的“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之一。

冬季的沙湖别有一番风情

沙湖鸟瞰图

“有人说沙湖是幸运之湖,我觉得沙湖既是自然的奇迹,也是人类的壮举。”沙湖生态旅游区工作人员贾慧向《环境与生活》介绍说。据历史学家考证,沙湖曾经只是银川平原西大滩的一片碟形洼地,由于四周水草丰美,公元400年前后已有屯垦戍边的历史记载。然而彼时的沙湖仅仅是一汪较大的水泊,远不能称之为湖。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一师的转业官兵来到西大滩,在这片清澈的水泊边扎下根,引水扩湖、开荒造田、兴修水利,历时数十年才有了如今所见一望无垠的美丽湖景。

在成为旅游景区之前,沙湖一直作为农场的渔业养殖基地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鼓励旅游经济发展的浪潮来临,沙湖的环保效益和旅游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在对湖区环境进行规划治理后,依托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沙湖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科研工作者、影视剧组,这个贺兰山脚下默默无闻的小渔场一跃成为耀眼的塞上明珠。

国内最佳观鸟地之一

每年春季的3~6月和秋季的9~11月,是沙湖的最佳观鸟季节。《环境与生活》记者抵达沙湖时最佳的观鸟季节已经过去,岸边少了熙熙攘攘的观鸟人,湖面仍可见成群的候鸟或洑水捕食或翱翔盘旋,一派和谐。

贾慧告诉记者,沙湖位于候鸟迁徙的路径上,这里有鸟类17目44科178种,数量最多时达150多万只,占宁夏鸟类总数的36.14%,其中多数为候鸟。数量最大的要数白鹤、天鹅、灰鹳、大鸭、丹顶鹤、中华野鸭等鸟类,还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鹤、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金雕等5种极为珍稀的鸟类。贾慧说:“春天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会在湖中的芦苇荡和河边的植物下产卵,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鸟蛋和唧唧啾啾的雏鸟。”

候鸟盘旋,鸢飞鹤舞;群鸟振翅,声如轻雷,遮天蔽日;群鸟落处,形似云布,无可计数……在沙湖生态旅游区工作人员展示的沙湖纪录片中,记者见到了这样生机勃勃的场景。据贾慧介绍,沙湖最佳的观鸟地点在湖东湿地的鸟岛上。每年3到6月,植物返青、候鸟北归,正是沙湖国际观鸟节举办的时节。远离城市的喧嚣,湿地芦苇间清新的空气、动听的鸟鸣、珍奇的禽鸟,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鸟类爱好者前来观赏摄影。

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娄颜华向记者介绍,沙湖鸟岛不仅是最佳的观鸟地点,还是集鸟类监测、保护、繁殖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岛上的鸟类观测站内设鸟类展馆、鸟类医疗室、鸟类研究室和鸟类观测点等,在保护鸟类繁衍生存的前提下为游客观鸟提供便利。“观测站可借助观鸟器械清晰观看、拍摄湿地苇丛中鸟类的活动场景,还可通过远程摄像和网络直播展示给游客,这样游客就不需要靠近鸟类栖息地,最大限度避免惊扰鸟类。”娄颜华说,“观测站同时也是宁夏最大的苍鹭繁殖地,每年救助的鸟类百余只。通过观测站获得的各类信息,也为研究沙湖地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秋天的沙湖仍有不少鸟类盘旋在湖面上

游客大量涌入湿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对沙湖脆弱的生态造成威胁,如何保护鸟类成了景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每年国际观鸟节期间接待游客都控制在3万人次以内,以确保鸟类不被人类过度打扰。

沙水苇鸟鱼 五位一体生态游

记者了解到,沙湖生态旅游区划分为“一带四区“,即北岸滨水商业休闲带、山水度假区、水域观光区、沙漠游乐区、乡村休闲区。每个区都设置了特色观光游乐景区。游客白女士在接受《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介绍说,她和友人一大早来到景区,在水域观光区的游船观鸟后,又到沙漠游乐区滑沙骑驼,中午时分再到乡村休闲区品尝特产“沙湖大鱼头”,午饭过后还计划去景区的农垦博物馆、沙雕园观光,或是观看景区准备的回乡婚礼等免费特色表演。“沙湖景区里的每一处景色都让人回味无穷,总觉得一天时间太短还没玩过瘾,尤其适合家人朋友结伴游玩。”

贾慧介绍,沙湖的旅游旺季在3月至10月,此时沙、水、苇、鸟、鱼五大景观源有机融合,美不胜收。11月来临,塞上气候转冷,湖面初现冰冻,忙碌了大半年的沙湖在此时进行封闭休整,引水入湖,改善水质,补充水量。同时对湖区芦苇丛进行集中修剪,剪下的芦苇大部分被运往造纸厂再利用,小部分被巧手匠人制成凉亭的顶棚放在景区内供游人休息欣赏。进入深冬时节,沙湖表面冰层厚度可达20到30厘米,可以支撑各种冰上游乐项目,此时沙湖又再次开放。

“沙湖有它完整的生态链,环环相扣。”沙湖办公室主任娄颜华指着湖面向记者介绍,“湖水和芦苇引来候鸟,候鸟的粪便为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芦苇提供养料,浮游生物和芦苇成为鱼类的食物,鱼类在进食过程中啃咬芦苇,使芦苇生长得更规整,同时鱼类也是鸟类的食物,由此吸引来更多鸟类。”

环保军令状与7个良好湖泊

由于地处西北内陆高原,沙湖的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在年均2000毫米的巨大蒸发量面前,年均200毫米的降水量显得捉襟见肘。为了保持水量充足、湖面不缩减,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两次从黄河引入2000多万立方米的水量进行置换补充。

此外还要控制污染入湖。2012年前后,由于控制排污不当,沙湖水质曾出现下降,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鱼类。贾慧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湖面集中出现死鱼,芦苇也不如往年茂盛,我们马上警觉,开始排查污染源。”此事件后,沙湖自然管理区邀请中国环科院,先后多次对沙湖周边污染源及水污染成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制定了治理措施,并立下“2018年底基本消除劣5类水质,2020年底达到3类水质标准”的治理军令状。

“我们按照‘外部隔离、内部循环、置换水体、污水外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思路,加快推进沙湖7个良好湖泊项目建设,目前有4个完工,2个施工接近尾声,1个正在紧张施工。“娄颜华说。

娄颜华提到的7个良好湖泊项目获得了国家环保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大力支持。项目包括:在沿沙湖南侧、西侧建设防渗隔离沟,隔离了周边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和农田退水等外部污染源;利用湖东湿地建成3000亩三级氧化塘,初步实现了沙湖水内部循环,缓解沙湖水流动性差的问题;加大水体置换力度,据悉沙湖今年已抽排沙湖水1400万方,补黄河水2870万方,并申请冬灌期再补水500万方,以达到稀释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启动沙湖南岸污水处理厂拆迁扩建和北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施生态修复,2017年已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1137亩,科学增殖放流200多万尾鱼苗;加强景区环境整治,拆除景区不合理建筑,燃油游船全部置换为电力游船,游船维修厂搬迁已完成招标,对水体有污染的骆驼养殖区搬迁正在推进,航道清淤等工作常态化开展。

“景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沙湖环境为代价。”娄颜华如是说。

曾经的燃油游船全部置换为清洁能源游船

沙湖有独特的环环相扣的生态链

沙湖游览项目丰富,沙、水、苇、鸟、鱼处处可游玩。

(图片由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houlai@vip.163.com

猜你喜欢
沙湖观鸟旅游区
湿地观鸟
观鸟记
夏夜的沙湖,有着岁月的静美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兔”与“免”
春季观鸟style
美丽的宁夏沙湖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
观鸟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