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017-12-23 11:58张玲焦博萍李扉屏
大陆桥视野 2017年6期
关键词:法测定测定方法薄层

张玲 焦博萍 李扉屏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张玲 焦博萍 李扉屏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综述了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评述每种方法的特点,为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甲苷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生物活性强,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抗病毒、抗应激功效、促生长、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及其制剂质量优劣的标准。本文概述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1.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扫描法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扫描减少了干扰因素,提高了灵敏度,采用较多。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应用广泛,被2000版《中国药典》采用为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薄层扫描法的薄层板多采用硅胶G,展开剂多采用氯仿-甲醇-水(65:35:10),显色剂一般为10%硫酸乙醇。翟旭峰等[1]在实验中发现,以正丁醇-醋酸乙酯-稀氨水 (4:1:5)为比例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可使黄芪甲苷的斑点分离效果较好。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兼有分离和分析功能,具有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测定快速等优点,并且该方法避免了预处理的繁杂步骤,因此在中药含量测定中应用广泛。

2.1 UV检测器

UV检测器为最常用的检测器,分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黄芪甲苷在200.18nm处为最大吸收波长,为紫外末端吸收,通常测定波长多选用201~203nm。色谱柱主要是C18,流动相一般为乙腈-水,流速多为1mL/min。翟海云等[2]采用该法测定了复方补气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

2.2 RI检测器

RI检测法简单方便、重现性好,但是检测灵敏度不高,被用于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并不广泛。

2.3 ELSD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适用性广、干扰因素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黄芪甲苷这种紫外末端吸收,没有特征吸收波长的情况,故被2005版和2010版《中国药典》采用为的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法通常采用C18色谱柱,柱温一般不超过40℃,流动相为乙腈-水或甲醇-水,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孙东东等[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糖尿平胶囊中的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76:24),流速为1mL/min,ELSD漂移管温度100℃,气体流量为2.24SLPM;黄芪甲苷在2.51~7.5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101.80%,RSD=1.57%;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快捷。

2.4 MS检测器

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进样量少、准确性好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仪联用可以定性、定量的分析复杂成分样品和微量物质,为体内中黄芪甲苷和复杂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

HPLC-MS法多采用C18色谱柱,柱温多选用室温,流动相多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多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检测模式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李晶等[4]应用HPLC-ESI-MSn法测定了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70:30,v:v);体积流量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后 2:1 分流,三分之一流出液进行质谱分析。质谱条件: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雾化气压力为35.0psi;干燥气温度为350℃,流速为8.0 L/min;黄芪甲苷选择离子对为m/z 807.4→627.2;质量扫描范围为100~1000amu。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0.10~1.04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1%。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其生物制品样品中黄芪甲苷测定。

3.比色法

比色法是通过黄芪甲苷与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后生成有色的物质,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方法,实际应用较少。根据显色剂种类分为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和香草醛-硫酸比色法。

4.荧光法

荧光法是利用黄芪甲苷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在紫外光照射后能发射荧光的物质的特性而定量分析的方法。此方法应用较少,根据试剂的种类分为香草醛-磷酸体系荧光法和茴香酸-硫酸体系荧光法。

5.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通过减小固定相的粒度,使色谱分离的解析度达到新的高度。超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分离度、高速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因其分析精度高为一些需要深入研究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杨俊等[5]采用U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2.1mm×100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为0.2mL/min;柱温:30℃;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5℃,载气流速为2.6 L/min,理论塔板数以黄芪甲苷计算不低于4000,黄芪甲苷的保留时间为2.1min,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0.10~0.50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6.结论

由于黄芪及其制剂成分复杂,前处理繁琐,对于其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研究很多,方法种类也不少。比色法和荧光分析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专属性强,曾应用于黄芪甲苷的测定,但并不广泛。薄层扫描法早期应用较多,但预处理繁杂,重现性差。随着高效液相色谱的普及使用,尤其是蒸发光散射器,具有灵敏度高、受干扰因素少等优点,目前多用于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液相色谱和质谱的联用能对复杂样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选择性高、准确性好,近年来也应用于测定黄芪甲苷含量。随着色谱技术不断创新,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分析速率,缩短了分析时间,开始逐渐应用于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1] 翟旭峰,刘法锦,郭用庄,廖彩震.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中成药.2003,25(8):651-653.

[2] 翟海云,吴燕红,黄庆华,李苑新,袁旭江.RP-HPLC法测定复方补气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 20(2):156-158.

[3] 孙东东,李祥,邱蓉丽,陈建伟.糖尿平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 17(3):385-386.

[4] 李晶,韦露莎,申旭霁,赵新锋,王世祥,郑晓晖.HPLCESI-MSn法测定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J].中成药.2011,33(4):720-722.

[5] 杨俊,王文辉,王齐,孙晓东,朱艳琴.U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J].光谱实验室.2009,26(3):484-486.

科研项目:院级课题(ZY2016004)护心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猜你喜欢
法测定测定方法薄层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预热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高频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碳球中硫含量
建立A注射液中间体中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蒸馏定铵法测定沸石粉吸氨量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