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与应用

2017-12-23 08:44仲向国身份证号620111197810011038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质量

仲向国 / 身份证号: 620111197810011038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与应用

仲向国 / 身份证号: 620111197810011038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模式在进一步慢慢地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因素进而影响质量检测。这些因素问题根本就没有得到解决,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这些问题必须马上要得到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检测,也为了检测出建设工程质量的虚假实验报告以及各种假现象,要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模式进行了研究。要学会怎么应用,找出问题,并提出信息化模式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监管模式的研究

引言

现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模式在渐渐地提高,我们要督促到质量检测。建设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真实,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检测和验收,还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安全。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法律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些法律制度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国的建设业经营方式大多数以承包方式为主,这样会导致监管力度不够;建设的工程类型非常复杂,种类多;业务不稳定,工作人员变动大,使施工难度大。负责人和施工人时常变换,导致监管力度不能更好的实施,这就造成了建筑企业内部混乱的局面。

1.2 监督手段单一

之前监督管理系统,都没有科技手段去实施,监督手段比较单一。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总结起来就五个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质量监督是我国目前在质量监督上的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时候只是企业内部自己检测,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和标准。此外,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监督单一化可能会导致监督和控制方面,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

1.3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1)结构可能不结实,存在裂缝(2)采用的技术措施不够发达(3)施工中就已经存在了质量和技术的问题 (4)有可能是防水材料的问题(5)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建造后的房屋常常出现渗漏的现象,再加上现在施工企业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保养,渗漏工程更加的严峻,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验收的标准。

1.4 原材料问题

建设工程中,时常会出现问题,也许是原材料的问题,也许是质量的问题。施工队对于施工材料把关的不严,不重视,这样就会使许多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到施工现场,威胁到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在选材上由为注意。

1.5 由于建设比较急,建设工期较短

建设城市道路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建设道路又要排除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干扰,所以我们对于施工的周期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建设工程只能提前准备,而不能往后拖,施工的单位呢?往往由于建设道路工期短,而不能很好的做好进度计划,往往会出现缺乏周密性的问题。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意义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未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两大体系不能有效沟通,不能共同享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这样无法形成有力的监督工作有效性,也有少部分企业因为市场的压力和利益的考虑,进而故意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从而逃避监管。

2.2 工程质量监督沿用传统的监督模式

因为监督资源有限,如若平均使用的话,往往会导致监督力量不够,对工程质量行为监督不严,对于那些重要的需要监管的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对于整个地区的形势不是很好,往往会使监督工作陷于困难中,这样并不能充分体现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

2.3 在社会建设监控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的监理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违规作用

例如都不能一级一级的去管理,有时候是跨一级去管理,有时候只是挂个牌去管理,打着监管的名号,却不去身体力行的去实施。也存在弄虚作假,贪污的情况,与某些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相互串通,在质量监测上弄虚作假,造成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缺失。

2.4 工程质量监督手段与方法落后

现在,我国工程质量的质量检测总是处于被控制的状态,而且工程质量的通病仍然存在,特别是往往由于某些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而造成房租不结实,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时常会有大事故的发生。之前的方法,只是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往往不够科学,无法检测出工程质量的隐患和危害,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信誉和形象。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

3.1 监督目标和内容

可以分为综合性和非综合性两类。综合性系统,往往包括市场管理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还包括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工作行为记录和考核等日常管理。非综合性系统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目标进行监管,内容就是相对比较单一的管理。

3.2 系统运行形式。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开放式系统的使用和操作都对被管理者进行监管,封闭式系统往往是从监督内部发展而来,某些元素会导致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难以持续运行 。

3.3 系统体系架构:集中式和分布式。

分布式系统体系架构则体现对于系统资源统一的规划、属地配置、分散管理,其实没有必要建设集中数据中心,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标准和通讯协议,来共同规范各地的信息管理系统,以确保能够与省、市建立互相沟通的平台。

集中式系统体系架构表现为对资源数据统一管理,各个地方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完成工程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有名的例子:如河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等。

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

依据现实需求的考虑,也为了使系统更加的简洁明了,更为了便于维护,我们除了要用户信息提供信息更新修改外,剩下的投诉意见、服务的信息和客户的信息,我们只是设计了删除的功能,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复杂冗长的程序。

4.1 信息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所谓的系统管理员就是质量监督的主要监督员,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送进来的数据,进行入库,上传与处理,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够及时更新的概率。

4.2 检测标准管理模块的实现

建设工程中的质量检测标准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主要信息之一,对于检测标准的信息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及时上传新的质量检测标准,另一个就是对于过了期的检测标准进行删除工作 。

4.3 工程文档管理模块的实现

所谓的工程文档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成果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文件

4.4 网站简介信息更新模块的实现

我们要学会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升级,并进行反复的修改,要学会及时更新模块。

5.结束语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由为重要,现在全过程都实施信息化,这样检测会更为简单。毕竟建设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人民自己的利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只有建设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我们的城市发展才能够更迅速,发展的更稳定和谐。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状况,也直接关系到了我们的质量安全。通过对工程质量的检测信息化的全过程监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工程质量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我们可以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持续健康发展。

[1]王文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质量,2016,34(08):56-59.

[2]左雨峰.浅析工程质量检测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6,(02):69-70.

[3]尹松.浅谈工程质量检测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117-118.

[4]丁玎,李南京,刘银,曾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与应用[J].工程质量,2015,33(04):69-71.

[5]袁庆华,石朝柳,黄俭.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3(06):30-34.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质量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探索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未来展望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