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研究

2017-12-23 08:44安徽乐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轮指琴弦手腕

张 黎/安徽乐团

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研究

张 黎/安徽乐团

琵琶属于民族声乐中的一种乐器,主要以“点”状发音组成“线”型音。弹奏琵琶需要左手和右手之间相互配合。在琵琶的学习当中,有很多学生对弹挑技巧的掌握、轮指以及扫弦、拂弦等技巧的掌握存在问题,导致琵琶发音不准确,音调杂乱。在本文当中,笔者将对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技巧、技法问题。

琵琶学习;弹奏技巧;常见问题;学习方法

琵琶的学习和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弹奏着手指的灵活程度和配和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但从琵琶的发音原理上来讲,只要能够掌握其演奏的基本技巧,准确适用“弹”和“挑”两个动作,就能很好的呈现出琵琶的银色。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当中,琵琶的音色极具多样化特点,不同的弹挑手法所呈现出来的音色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准确的掌握弹挑技巧,一旦掌握不准确,就会影响琵琶的发音。

一、右手的弹挑

弹指的是演奏者以右手食指向外弹出触动琵琶弦的方式;而挑则是指演奏者右手大指按照从外到里挑进触动琵琶弦。弹、挑是琵琶最演奏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技巧,在弹奏时,这两种技巧往往需要一起进行使用。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依靠手腕部位的力量带动手指做出弹挑动作,这样会影响弹挑动作的准确性,同时也使得手腕用力过度,造成疲劳,所弹奏出来的音色不纯净,均匀度以及触动琴弦的位置也不准确。此外,指甲触动琴弦发出的音色杂音大,不适合于节奏较快的曲目或者段落。还有一部分则是完全依靠活动手指完成弹挑动作,在快节奏演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发力不足,或者手指错乱的情况。另外,在练习时,大拇指与食指指尖的共同使用和搓动也往往缺少灵活性,搓动速度不足,缺乏均匀度,所以,在学习琵琶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弹挑技巧。

目前,所使用的弹挑手型基本都采用“握蛋形”,而使用的弹奏方法却因人而异,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依靠手腕的力量完成弹挑,二是依靠手指活动完成弹挑,这两种方式都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应当联合手指与手腕的力量,依据音色的不同,灵活选择发力演奏方式,手腕与手指运动相互切换或者结合。使用该方式进行演奏时,注意控制手腕的力量,避免发力过猛,保持手腕较小幅度的运动,而手指的活动应当尽量保持灵活有秩,与手腕协调完成弹挑动作。

通常,初学者对于“挑”的学习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大拇指的动作进行精准灵活的控制来保持手型的准确性。“挑”时,大拇指的大、中两个关节保持凸型,但学习者常见凹型,所以大拇指的中间关键无法鼓起,在弹挑时手型就会变形。正确的大拇指的形状应当是空心握拳时的状态。有时,为了使演奏者适应大指中、大关节微凸的状态,需要使用大指义甲。大指中、大关节微凸主要是为了降低大拇指的发力,否则所挑出来的音色就会重而响;此外,这样的造型也可以保持手指触碰琴弦的准确性,控制弹挑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锻炼学生大拇指的灵活程度,让学生尽可能的感受和习惯大指中、大关节微凸的动作状态,避免弹奏过于生硬,务必要使弹奏出来的因素自然、清亮。

二、关于轮指

所谓轮指是指右手手指依次触动琴弦所发出的连续声音。轮指包括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种弹奏方式。其中下出轮是按照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顺序依次左拨动琴弦,而后拇指向右挑进触动琴弦,上出轮则是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波动琴弦,最后拇指向右挑进触动琴弦[2]。

一般,在学习轮指时,假指甲触动琴弦会带来较大的噪音,这是很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在轮指时,人的中指、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独立性较差,难以保持适当的间隔连续被动琴弦,所以很多人在演奏时,中指往往会跟随食指进行动作,这样指甲就提前触碰到了琴弦,从而带来噪音,同理,其它手指间较差的独立性也会导致此类问题的出现。

在学习时,要注意锻炼手指之间的独立性、操作性,可反复进行慢动作的练习,每个手指开始动作时,让下一个手指在适宜的时间进行动作,避免提前动作而发出噪音。

轮指轮指一般包括短轮、长轮、双弦轮、满轮、勾轮、挑轮几种方式,每种方式下琵琶发出的音色都是不同的,在学习这几种指法时,常见以下问题:1、发音的强度程度难以控制;2大指发力过大导致音重,且长音连贯性差;3、五指不按照顺序动作,体现不出音色和音量,发音杂音大;4、因手背过于紧张导致手型变形,手腕处有凸起,演奏时动作生硬不灵活、不流畅;5、无名指与小指力度弱,伸展不开[3]。

针对上述问题,在学习时,首先要从保持正确的手型入手,也就是虚口呈“龙眼”状,右手手心保持在空心握拳的状态。食指作为牵拉伸展出去击弦,带动其它几指依次进行动作。在食指弹出后,下一个手指动作时,应逐渐松弯收回,紧接着进行下次轮出。一部分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几乎不能够连续伸展五个手指,习惯呈团状触动琴弦。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还应着重连续手指的伸展方法,保持手背肌肉放松,可练习轻握鸡蛋的状态,然后依次伸展每一个手指进行击弦动作,每次击弦时的位置要尽量保持相近,同时保持鸡蛋不坠落,击弦时注意倾听琵琶发出的音色,寻找到发音最好时的击弦位置和首部状态,反复进行练习,把握这一动作。

三、左手的按指

所谓按指是指按弦时大指起扶持琴身的作用,在三、四把位时,偶而也担任按指作用。按指时,其它四指应当保持圆拱形,以手指指最前端的肉指按压琴弦至最接近琴身的位置。学习时,常见问题有:1、按压时指关节平直,缺少灵活性,也就是塌指;2、指掌关节处紧张,无法独立进行动作,必须要高抬整个手指才能进行动作,使得节奏的衔接不自然、不流畅,影响左手连接速度;3、按弦不实,下力不足,常出现哑音,横按以及和弦按指力量不足,清晰度低;4、演奏者熟练度所导致的按错音问题,降低了发音的准确性,按指衔接性差,发出的乐句不连贯[4]。

对于上述问题,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可进行以下内容的练习:加强指掌关节的灵活度练习,可在桌面上、山上和琴弦上进行。四指放松,呈自然弯曲状态,而后每个手指独立向掌关节方向抬起,反复练习之后,慢慢提升动作速度,这样就可以锻炼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练习时注意指前端的站立要有力,保持稳定,以避免指前段触碰琴弦时缺少力度。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应注意累积正确的指法,掌握和习惯正确的按指方式与状态。

四、结束语

在琵琶的学习中,对于常见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进行纠正,逐步的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此外,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陈湘.;黄钟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克服[J].(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155-156.

[2]李洁.论练习曲在琵琶学习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16):173-174.

[3]丁丽娜; 鹿洁泰安。琵琶学习的基本技巧及其训练方法[J],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4):128-129.

[4]翟云翔。浅谈音乐听觉训练在琵琶学习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0(06;153-154.

猜你喜欢
轮指琴弦手腕
论20世纪琵琶“轮指”技法的演变
轮指技巧在手风琴乐曲中的运用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浅析琵琶演奏技法
琵琶轮指演奏技法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常转手腕可通便
额头上的琴弦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