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7-12-23 08:44王中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旅游业河南省景区

王中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省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王中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智慧旅游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河南省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智慧旅游优化的对策。

河南;智慧旅游;优化设计

引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全面深刻地影响着旅游行业,随着旅游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智慧旅游日益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015年11月,河南省召开了“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正式出台了《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智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被列入“互联网+”益民服务行动的重要内容,这说明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的重要共识。智慧旅游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对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政府对智慧旅游发展高度重视,2015出台的《2015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对加快智慧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河南省旅游省局利用自己的云平台在去年建设开通了旅游产业运行监测的省级平台,实现了景区人流、旅游车辆、酒店住宿和旅游广告的在线监测,旅游商品和旅游团队监测系统的技术开发工作也进入测试阶段,近期就会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全省旅游整体业态监测的宏观把控。在已制定的《河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正在开展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都将智慧旅游的发展作为了重要的规划内容,体现了河南省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视。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河南在智慧旅游建设中也小有成就,洛阳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确定了“1148”智慧旅游城市总体建设框架,以及75项智慧旅游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5.62亿元。2014年洛阳被中国旅游产业年会授予“十佳智慧旅游城市”称号,2015年12月16日,河南省洛阳市年度接待游客总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这在河南尚属首例。河南省与腾讯牵手国内首个“互联网+智慧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在2015年十一期间景区最多一天接待了 6万多名游客,但因推广了微信购票、扫码入园等,并未出现排队拥堵的情况,此外,景区推出的语音导游、微信上香等游园互动产品,也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智能游玩体验。但河南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河南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还不完善,服务需要创新

河南多数酒店的微信或二维码订房尚未实现,很少Wifi全覆盖,开放度低,推广难度大。政府比企业热情,酒店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还有很大的距离。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预算有限,购买技术能力有限。有时会出现为客人设置了提醒事项但客人未能收到,客人观看付费频道但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故而拒绝付费。类似的细节还需要完善,智慧旅游面临的考验也还很多。

(二)使用不方便,普及程度低

在智慧旅游系统应用方面,很多旅游企业的统计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统计数据尚需人工上报,难保证客观性;景区电子门票验证方式杂乱,有短信验证,二维码验证,其他的方式等,不同网站销售的电子门票验证办法不同,这不仅给景区造成麻烦,也让游客觉得很不方便;多数景区目前只能掌握景区流量的实时情况,对未来流量缺乏预估,而现有控制客流量的方法是停止售票,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这样的方式显得简单粗暴;河南省旅游电子票务营销系统首批接入景区太少。

同时,在河南,像河南天地粤海这样的“智慧酒店”数量却并不多。以郑州为例,近2-4年时间在酒店智能技术化产品方面有所发展的酒店还达不到总数的1/3,而且其中多数仅仅停留在部分智能的阶段。在河南酒店业推广智慧酒店的困难在于更新设备所需的花费高、智慧系统的开发程度低、酒店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后期维护成本高。

(三)盲目跟风,资源浪费

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方面,一些景区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许多纷纷建立网站、采购门票系统、电子监控等设施设备,部分景区在合理科学的管理下,成为智慧景区示范点。但是有的景区也为了踏上智慧的列车,不根据自身情况做任何规划设计,盲目购买电脑、科技终端设备。部分景区购买了设备但是闲置,建设了网站但缺少维护,这样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四)信息更新维护动力不足,难以同游客实时互动

在旅游网站建设方面,由于部分网站由网络公司代为维护,但由于后期的资金缺乏或工作岗位变动等问题,相关网站长期得不到更新。相关留言板块得不到及时答复,无法及时为游客解决问题,达不到预期的互动效果。

(五)管理者认识不足,只重视内部的管理的信息化,缺少对游客的智慧化服务

河南省目前智慧景区建设的现状不理想,与游客的需求有些脱节。有些5A级景区也存在缺少移动客户端的预订系统的问题,并缺少互动模块。

二、河南省智慧旅游系统框架优化

(一)搭建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服务是“智慧旅游” 建设的根本宗旨,也是驱动“智慧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智慧旅游服务强调“以人为本”,从用户切身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旅游信息和旅游咨询服务,河南省智慧旅游系统的搭建主要包括目的地网站、咨询呼叫中心、信息发布系统、目的地手机应用、旅游一卡通。

(二)升级智慧旅游营销系统。

智慧旅游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通过渠道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旅游营销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达到推广旅游资源、销售旅游产品的目的。同传统的旅游营销相比,智慧旅游更好的抓住了新兴媒体,迎合了游客习惯,并注重游客互动,覆盖旅游全过程,实现精准定向,关注营销效果。

(三)完善智慧旅游管理系统。

旅游业对信息有很强的依赖性,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完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信息,帮助旅游管理者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智慧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平台、游客流量监测与统计系统、旅游统计分析系统、旅游监控调度系统、舆情预报救援系统、旅游诚信管理系统、旅游团队服务系统、旅游行业联盟系统。

(四)构建智慧旅游保障体系。

智慧旅游涉及到旅游、交通、卫生、公安等多个领域,保障体系贯穿于智慧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河南省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智慧旅游保障体系,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提供技术、制度、政策、安全、人才等的方面的支撑。

[1]任瀚.智慧旅游定位论析[J].生态经济,2013 (4):142-145.

[2]张凌云.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旅游学刊,2012 (2):3-5.

[3]张永民,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10).

[4]秦洪花、李汉清、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环球采风,2010(9).

[5]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

[6]李臻、朱进.智慧酒店一一酒店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趋势[J].镇江高专学报,2003(1).

河南省科技厅课题“智慧旅游系统框架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162102310436)

王中雨(1980—),男,河南鹤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乡村旅游、农业旅游。

猜你喜欢
旅游业河南省景区
送伞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摘牌』
“摘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