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2017-12-23 08:44张月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班干部管理制度辅导员

张月娥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张月娥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而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对此,面对参差不齐的大学生,高职院校应该创新教育模式,要求辅导员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辅导员;班级管理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辅导员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形式化现象严重,并没有认识到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许多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特色班级建设上,忽视了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这就使得班级管理失去了人性化。此外,还有一些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比较注重文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第二,辅导员管理的班级较多,工作负担重,这就使得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而只能面向班级不断的宏观化,从而难以做到对班级管理的面面俱到。此外,由于辅导员工作负担重,其很少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同时也没有认识到课外活动的开展对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即使有辅导员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管理班级较多,导致其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很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学生的课外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沟通。受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沟通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由于没有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所以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加入了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想法。辅导员长期使用单向沟通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沟通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班级管理氛围的营造。

二、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虽然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提高辅导员的班级管理效率,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辅导员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总结和归纳班级管理制度中重要的内容。对此,首先,辅导员应该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积极的听取班干部和其他学生的意见,并将一些好的意见纳入到班级管理制度中去。如,在开学的前两周,辅导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管理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学生在班会上都能够畅所欲言,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班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其次,辅导员还应该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做到一视同仁,并重视制度的落实情况,使班级管理制度在学生中显示出威严来,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学生中间积极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辅导员要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要和院校形成合作,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在课余时间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利用互联网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勤工俭学和社区服务工作,这样大学生就会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其次,辅导员还应该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导向。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其的信任,这样辅导员就能够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常到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并指导学生的思想。当辅导员到寝室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就像是朋友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也就没有太多的顾忌,往往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就能够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这些问题。再如,在平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该关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学生,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真心诚意的去帮助他们。当学生出现问题了,可以找他们到休闲场所去谈心,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尊严,还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能随意的责备学生,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则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及时的反映学生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心理健康中心寻求帮助。

(三)强化班干部队伍的组建模式,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首先,辅导员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要对班干部的选择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优化,采取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辅导员不仅要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将其平时的表现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评比,并在学生的共同选举下选出综合素质高、积极乐观、思想道德好的学生来为班级服务。此外,在工作方法上,辅导员应该帮助班干部转换角色,尽可能的将事情交给班干部去处理,并及时的对班干部的工作给予帮助。这样不仅能够使班干部在班级中树立其威信,同时还能够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积极的培养班干部的综合能力。一个班级的班干部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参与者,所以,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学生骨干队伍对于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班干部的能力及其言行举止对其他同学的影响较大,对此,辅导员要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力度,尊重和信任骨干学生,为这些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从而使其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在每学期结束之前,辅导员可以在班级内通过知识竞赛和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对这些大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当新生入校时,这些大学生就代替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或者兼任“辅导员助理”等。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高校大学生大多都在外地读书,离家较远,再加上辅导员平时工作多,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对此,辅导员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与学生家长之间形成合作,共同管理学生。如,在请假制度上,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若学生请假超过一天,则辅导员应该与家长取得联系,在经过家长的核实后,再准假。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遇到家长不理解和不配合的情况时,辅导员则应该耐心的向家长解释,并从学生的学习和安全等方面入手,让家长明白辅导员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从而让家长更好的配合辅导员来进行学生的管理。此外,辅导员还应该与班干部和学生加强沟通,及时的了解班上学生的动态,若发现有反常行为,则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在家长的配合下,与家长一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总结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优化教育氛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辅导员还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采用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来满足学校教育和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的需求。

[1]范思振.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策略——以新民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5(07).

[2]黄枢.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7(10).

[3]何开薇.浅谈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管理好班级[J],才智,2016(15).

猜你喜欢
班干部管理制度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竞选班干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竞选班干部
盘点 政治篇:有繁有简,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合理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