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2017-12-23 03:03徐玉国战英超
北方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香瓜管理区管理局

文/徐玉国 战英超

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文/徐玉国 战英超

2016年3月,当了解到红兴隆管理局北兴农场第3作业站职工郭春丽因家中承租土地面积较少,子女上学生活困难,作业站立刻启动了爱心基金,解决了孩子的学费问题。除此以外,作业站还帮她承租了200亩旱田,协调工会给予她家 2.5万元的无息贷款;作业站党支部在附近的煤矿帮郭春丽找了季节性打工的活,这些举措切实保障了郭春丽一家当年能实现脱贫。截止目前,北兴农场第3作业站“爱心三基金”已累计捐款2万多元,救助了10多个贫困家庭。

江川农场今年采取“包保和捆绑”的方式,全场18支党员干部110服务队开展为贫困户送资金、送项目、送技术活动,确保年底 80个贫困家庭精准脱贫。

二九一农场今年开展的“幸福411”服务模式,以党员120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载体,发放帮扶资金40多万元,便民服务35件156次,使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实现长期性的保障。

一张张抓扶贫、抓致富的成绩单历历在目,全局合力创新举措,多管齐下,奏响了精准扶贫的最强音。

据悉,2016年截止目前,该管理局陆续开展精准帮扶活动100多项,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全局累计为困难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1500多个,创建了“三防一保”职工“共富升级”工程长效帮扶机制,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33个,年底确保409户贫困户低收入户全部实现脱困脱低。

产业帮扶照亮脱贫路

今年4月,曙光农场第5管理区8作业站组织职工学习种养稻鸭,特邀了8户贫困户参加学习,号召他们发展新兴产业,作业站不仅在种养模式上主动帮助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还为他们寻求销售途径,积极帮助贫困职工拓宽脱贫路径。这是这个管理局创新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新模式。

今年,农垦红兴隆管理局根据垦区推进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精准扶贫与产业帮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稻田养鸭,养蟹和养鹅,种植瓜果等特色种养殖模式,点亮脱低致富新路径。

由于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日益突出,产品售价远高于普通产品,很多贫困职工都主动选择改变传统种养模式。

稻蟹种养是八五二农场为贫困户制定的精准扶贫计划的其中一项。张凤梅是八五二农场第4管理区的种植户,这两年种植玉米没有赚到钱,想要调整结构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种植项目,管理区了解情况后向她推荐了稻田养蟹,盘算着预计稻蟹田亩效益能达到2000元,张凤梅毅然选择转型发展。今年八五二农场有近20户贫困户通过这项生态新技术走上脱低致富路。

生产的绿色有机稻鸭,稻鹅和稻蟹引来了经销商,纷纷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切实给这些贫困户吃了定心丸。“我们以每只 18元的保底价回收养殖户的这些生态鸭,促进有机绿色食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新曙光牧业副经理华正信说。

管理局不仅在养殖上为贫困户寻求脱低,在种植上也在积极探索。北兴农场出产的无籽西瓜以“甜”闻名,今年种植户们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西瓜收获时间的差异,尝试在温室提前育瓜苗,采取分棚移栽的方式提早无籽西瓜上市时间,争取更大效益。

北兴农场博园技术员林志轩主动把这项技术传授给管理区的贫困户家庭,从品种布局、种子筛选和育苗、田间管理到技术措施进行跟踪服务,引进错时种植让贫困户切实有了赚钱的盼头和信心。

在产业帮扶上,各农场积极出奇招、出妙招,带领贫困职工走上致富新路。管理局将继续推广特色种养植新模式,逐步引导组建产业协会,注重示范引导,加强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帮助职工走好小规模、大群体和种养互补的脱贫致富路。

科技帮扶敲开致富门

4月26号,五九七农场第5管理区组织20余名低收入水稻种植户来到第4管理区水稻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人员任明勇家的育秧大棚播种现场,观摩学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育壮秧实现高产高效打基础。这是五九七农场创新推广科技的一个实例。

在精准扶贫的举措上,管理局要求各农场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专业人员,要创新管理方法,引领和带动贫困职工农户,不断提高职工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

今年,五九七农场工会结合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开展了“垄上行”大型公益科技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劳模科技人才的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努力促进职工增收致富。

在精准扶贫工作全盘指挥下,本着“三个着力”的工作原则,五九七农场着力解决水稻贫困户在水稻种植管理期间遇到的难题;着力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援助等活动;着力组织贫困职工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争取使低收入职工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从去年冬天到目前,五九七农场举办职工科技培训5次,帮助200多种植户,解决60多个技术难题。

张玉兰是友谊农场的香瓜种植户,种植大棚香瓜已经有十个年头,由于早期缺乏技术的支撑,又没有真正能够销售的电商平台渠道,所以以往的香瓜只能通过运送到集市现场交易或是客户上门购买等传统方式销售,价格低廉,利润平平。今年,在友谊蔬菜园区管委会的帮助下,她转变种植新路子,选择市场上俏销的品种进行绿色种植,并要利用“互联网+”模式销售,这让她省了不少心。

“我今年承包10栋棚室香瓜,过去香瓜一入市我们就要上市场去守着卖,还卖不上价,今年好了,通过农场的互联网平台和电商模式,省时省力不用出去卖了,价格还提高了,而且我这生产的香瓜全部采用了有机肥和黄豆做底肥,预计一栋棚能收入两到三万元左右吧。”张玉兰向笔者介绍自己的心得。

社会帮扶共谱和谐曲

4月21日上午,红旗岭农场举办了精准扶贫送温暖献爱心捐助启动仪式,用爱的力量传递温暖,用行动关爱着每个困难职工的心。连日来,农场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民营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到捐助行列中,用颗颗爱心温暖着每个贫困家庭,这是红旗岭农场党委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关爱困难职工的一次爱的凝聚。

扶贫是一项关乎全社会的民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管理局、各农场党委、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攻坚,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管理局号召广泛动员、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搭建起各类精准扶贫帮扶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为农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今年,红旗岭农场为增强扶贫帮困的实效性,让更多的受困职工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援助,农场发出倡议,号召全民参与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既让困难职工获得帮扶,又让捐赠者在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不断传承着红旗岭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善行善举。

在捐助的队伍中,红旗岭农场庆东农机公司、明圣公司、鑫宏建筑公司等一批知名的民营企业人员多次来到现场参加农场的捐助活动,送来价值千元的米、面、油等。目前捐赠的物品总价值达50000余元,这些物品都将分期分批发放的困难职工的手中。

“关注贫困家庭,是我们民营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今后我们庆东公司还将更多的参与农场组织的爱心捐助活动,去帮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庆东农机公司销售经理孔凡磊如是说。

红旗岭农场统计在册的困难职工约 350人,这部分群体能否摆脱困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今年农场实施了精准扶贫工程,号召社会广泛帮扶,为困难职工脱贫致富提供了一定保障。

猜你喜欢
香瓜管理区管理局
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推进全域发展 建设美好西湖——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纪实
山西怀仁河头乡:“金香脆”香瓜成增收“金瓜”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快乐的香瓜地之旅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观察日记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