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

2017-12-24 13:49张一雄南京工业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管理制度

文/张一雄,南京工业大学

1 剖析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现状

1.1 缺乏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的意识

时代不断在发展,于众高校科研工作而言,应当重视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科研活动而言,青年科研人员的入驻除了带来更多动力支撑外,还为科研项目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众所周知,高校科研发展是一个继承—创新相互交替、不断轮回的过程。人们在对一所高校所显现出的科研力量进行评价时,除了会考虑科研团队中教授级别人员数量外,还会观察该团队内所拥有的青年科研人员数量,这是因为在大众的眼中青年科研人员等同科研创造力。但是从现场实际了解到的情况看,国内依然有部分高校未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引起足够重视,甚至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便会影响到校内科研项目完成进度、完成质量。

1.2 管理思想存在偏差,过度看重科研项目考核

结合已有经验,各高校构建科研考核机制的行为“有功也有过”,“功”体现在该制度对高校科研进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过”则是因考核频率较大,无形之中给科研团队及团队中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造成了非常大的科研压力,以致他们为快速通过考核,而重数量、速率却轻视了项目完成质量,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问题。除此之外,科研考核太过频繁迅速激化了同高校教职工间的各种矛盾。虽然科研项目考核是检验科研人员科研水平、项目进度及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手段,但是过度考核会给科研人员带来极大地压力,加之科研项目开展时间相对紧迫,在双重压力胁迫下,易扰乱高校科研秩序,不利于高校持续发展。

1.3 行政化科研特质逐渐显现

最近几年来,国内众高校科研管理所显现出的行政化特质越来越明显。虽然在高校日常管理活动中涉及行政管理很正常,但若在高校科研管理中也能看到行政管理的影子却不是正常事。据了解,政府对高校所施加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示高校依赖着政府,而其想要实现创新管理、自主办学等工作空间在不断缩小,这无疑会对那些想要在学术与教育活动中实现创新的高校而言,会离预期的目标越来越远,不仅如此对行政色彩里他们越来越近,这显然违背了众高校自由、独立的初衷,最终便失去开展科研项目的意义。

2 对比分析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

2.1 围绕管理机制进行对比分析

通常情况下,国内众高校在开展科研项目前均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科研管理机制,这一机制囊括的范围较大,诸如: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以及学术期刊等内容均包含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一步对科研管理内容进行延伸,诸如:科研档案管理、创建科研创新平台以及研究所专项管理等,其最终目的便是为校内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2 围绕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结合已有经验,国内大部分高校所涉及到的科研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环节会采取两种模式进行。

第一种为“集权式”管理,简单说便是全权交由高校科研管理机构集中管理;这类管理模式相对适合一些面对全校教职工所实施的管理任务量小且环境简单的科研管理活动。

第二种为“分权式”管理,相较于集权式管理而言,这是一种高校二级学院同科研部门合作进行管理的模式,除了管理任务量大、管理环境复杂外,对二级学院的要求较高,需要全过程的参与到高校各项科研项目活动管理中,并在了解高校发展实况与科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维护各项科研活动开展秩序,确保良好的科研效果,最后还需要及时的将科研管理成果反馈给学院领导。

2.3 围绕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而言,与高校科研有关的考核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诸如:科研人才、活动经费、科研成果、科研管理进展以及科研项目进展等。

多数时候国内高校在编制考核指标时,都会结合校内二级学院专业特色进行考虑,而后再建立出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标准。

3 探讨导向思考策略

3.1 转变思想,强化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力度

高校科研水平想要稳步提升,便需要构建一套较为科学且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而制度构建的关键便在于转变管理思想,逐步强化青年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具体来讲,第一步明确团队建设目标、确立科研方向,为各个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人力支撑;第二步优化科研人才待遇,引进与培养更多青年优秀科研人才;第三步构建良好竞争机制,给予青年科研人员更多发挥特长、崭露头角的机会。

3.2 结合实际,构建科学且完善的科研考核机制

结合已有经验可知,高校科研管理实际上可看成是国内众高校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某些科研成果的这样一个管理过程。而有效的管理其前提就在于具备相应考核机制以及认证手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完成科研目标提供条件。

基于此,便要求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且完善的科研考核机制,且不可存在频繁考核问题。

3.3 适时提高服务水平,缓解科研人员与管理部门间的矛盾关系

首先作为高校管理部门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时,应站在服务者角度进行思考,进行管理。

诸如:思考科研工作者的诉求、思考怎样能更好的支持科研工作,努力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与创新的环境。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众高校想要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大部分都会借助科研这一渠道,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确保取得良好科研成果的关键所在,因而文章针对这一内容进行了导向思考。

[1]张琼予.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

[2]李耀峰.科研战略对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

[3]赵跃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管理制度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