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传播探讨
——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品牌传播为例

2017-12-25 07:4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中车工匠精神工匠

“工匠精神”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传播探讨
——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品牌传播为例

文/姜超 陈珂,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正成为时代热词,这是可喜的事情。工匠精神是一个划时代的概念,核心始终包含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坚守奉献价值理念,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统一。工匠精神从纪录片、媒体报道中走进政府工作报告,不只是一个曾被遗忘词语“命运”转折,更是时代呼唤,表明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本文以“工匠精神”为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如何做好企业品牌文化的宣传工作。

工匠精神;国企宣传;新媒体;企业文化

在“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传媒热点的新环境下,企业如何借助这样的时代红利,做好企业文化和品牌宣传,既是对企业品牌运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企业是否有深厚底蕴的体现。在新的背景下,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抓住了这个契机,推出了一系列技术高超、爱岗敬业的一线技术工人,以周勇、宁允展等为代表的高铁工匠,也成为全社会学习的工人典型。

1 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

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理念,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心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工匠享受于产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即使利微,却可以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对产品追求极致的完美,注重细节,为了一点小的提升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复进行改进。二是严谨。对待产品的要求极高,态度一丝不苟,绝不投机取巧,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切实保障质量,不达要求不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和坚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永不停止追求更加完善和完美的脚步,无论对于材料、设计抑或生产流程,均不断进行改进。四是专业和敬业:以打造行业内最佳优质的产品为目标并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看得无比重要。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媒体机构把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宣传重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人力物力,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青岛市也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大国工匠”,比如: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宁允展、郭锐、周勇、李文龙等,青岛港集团的许振超、郭凯、刘恩磊,海尔集团的王阳阳等。他们受到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关注,成为蓝领群体的先进代表。

2 新闻媒介重新塑造“工匠精神”

在成为大国工匠之前,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车辆钳工宁允展可谓名不见经传。公众对高铁行业中的“定位臂”也所知甚少。实际上,宁允展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尽管他的技术精湛,但在工作单位长期默默无闻,他不善交际,只愿意埋头钻研技术。在2015年的央视《大国工匠》节目录制之前,他的故事被挖据出来,媒体也感到十分惊讶,竟然能有一名工匠把技术苛求到这种程度。宁允展成为《大国工匠》第一季的八名工匠之一,在节目播出后,宁允展成为广为人知的“大国工匠”。

从“大国工匠”到“工匠精神”,传播媒介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在央视的平台和优质节目推动下,工匠这个词汇的覆盖面,从制造业的特殊群体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重要精神寄托。可以说是媒体重新塑造了“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并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了大范围传播,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成为企业品牌宣传和信息传播的动力。

作为工匠代表,宁允展的脱颖而出也是新闻素材挖掘的过程,如何塑造“大国工匠”形象,从企业品牌宣传的角度来看,他的“媒介”特点有以下几个:一是所处行业具有代表性,在中国高铁行业中,宁允展的工种是高铁研磨师,容易引发关注;二是技术精湛,定位臂的研磨精度能精确到0.01毫米,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凤毛麟角;三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宁允展的故事挖掘中,我们发现他在家中自费设立了一个小车间,回家后继续钻研技术,这样的故事令人眼前一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六年以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先后成立周勇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郭锐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管益辉资深技能专家工作室、青岛市技师工作站、周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郭锐劳模创新工作室、何建英焊接工作室,积极贯彻国家、省市的人才战略,累计投资近20 0万元,用于购置培训用设备、仪表、图书等。通过搭建该综合平台,组织高技能人才承担课题攻关、课程开发、带徒培训、竞赛指导、技能鉴定、先进操作法提炼等工作,为培养核心技能人才、发挥高端技能人才作用、保障产品质量、营造学习氛围起到良好作用,搭建起了培养和发挥高端技能人才引领带动作用的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大国工匠”的培养、“工匠精神”的传播奠定了坚持的技能基础。

3 企业内劲不足影响品牌宣传

然而随着工匠精神的宣传深入,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再未出现过像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一样受关注的栏目或宣传,而是千篇一律地讲述高技能工人的故事,缺乏纵深和感人的场景,社会关注热度下降。同质化的宣传和浅尝辄止的素材挖掘,不利于寻找更多典型的工匠,也不利于一线产业工人凝神聚气的发展,显示出新闻媒体在工匠精神领域报道的后劲不足,以及企业策划和素材挖掘的弱势。“工匠精神”在传播过程中的降温,以及企业的品牌宣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品牌宣传缺乏技巧性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弱势愈加明显,企业获得了更多自媒体渠道,获得了新闻传播中的发言权。但企业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账号,在运营过程中效果差距明显。分量重的新闻素材、有创意的信息组合、视频类的感观变化……这些正面的品牌宣传方式并不多见,多数是企业日常内部工作的堆砌,难以与读者产生互动,传播能力受限,难以产生品牌影响力。

3.2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品牌意识相对较弱,更缺乏专业人才操盘品牌建设工作。加上不善于对外合作,打造品牌的能力和水平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企业发展较快与品牌建设跟不上而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明显,将成为困扰很多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很多企业都号称要打造百年老店,却连简单的长期品牌宣传和发展规划都没有,做起事来更是目光短视,想一出是一出。环视当下,一个品牌能存在十几年、几十年已属不易,能在其行业位居前列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的绝大多数品牌与真正的国际百年品牌相比,差距还是全方位的,未来仍是任重道远。

3.3 高技能人才的挖掘力量不足

对企业的品牌宣传来说,“工匠精神”的新媒体背景带来了巨大影响力,但从本质上将,央视《大国工匠》塑造的工匠形象,从全国知名企业厚积薄发的结果,每一名工匠都能代表一个产业的高技术水平。然而在这场跟风报道过程中,多数企业并没有挖据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优秀工匠,而是千篇一律地介绍普通工人,缺乏技能基础和深入人心的幕后故事,品牌包装难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出现这种人才挖掘力度的困境,也与人才储备总量和技能提升不足有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展和游戏工匠,在很多依靠收工操作的领域,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的工匠,才能真正体现出“工匠精神”的内涵。

4 塑造新时代“工匠精神”

工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我国历史上工匠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成就的兴衰。青岛建设“三中心一基地”的规划,对工匠精神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推动,更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品牌推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青岛市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近年来的工作,笔者发现和总结出以下现象和观点,来塑造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4.1 政府发力探寻“大国工匠”典型

2016年8月,青岛市联合新华社开展“青岛制造”专题报道,十余名新华社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对青岛市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红领集团、青岛港集团等知名企业走访,深入挖掘青岛制造业扬名海外的秘诀,其中对工匠精神的探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一批能工巧匠再次成为焦点,包括“工人院士”周勇、“大国工匠”宁允展、“钳工大师”郭锐、“齐鲁工匠”刘建树、“金牌工人”李文龙等。

4.2 培养精英人才树立技能榜样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中国高铁发展的关键时期,紧跟时代,创造出中国高速动车组的多个“首列”,并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优、安全运营里程最长的企业。动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精湛的生产技术,其核心是研发和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把高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生产的重中之重,通过搭建优质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建立了数量庞大、技艺高超的人才梯队,塑造出中国高铁时代追求精湛技术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通过建立完善核心人才、首席技师和高级技师、技师的评聘机制,为技能员工提升技能、施展技艺提供了广阔平台,涌现出了“大国工匠”宁允展、“全国劳模”周勇、“全国技术能手”郭锐、张合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文龙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通过选树典型,影响带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广大员工投入到“练就过硬技能、弘扬匠人精神”的潮流中,有效推动了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快速发展。

4.3 善用新媒体畅通外宣渠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思想政治建设和对外的品牌建设,都离不开广泛而深刻的宣传工作,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这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体上的重要环节,也是高铁事业“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品牌之道。企业的党建与外宣工作,必须要紧扣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这是基层党建工作蓬勃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生产不断迈向新台阶的需求。同台竞争中,扬长避短也是外宣的重要手段,中国高铁在改善民生、战略发展方面举足轻重,主旋律就是中国高铁事业的自主品牌发展,随之而崛起的是中国相关企业研发、生产人员的素质提升。这些主旋律的信息是党建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素材,脱离了这些核心,也会让报道黯然失色。

新媒体的崛起,为企业品牌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让官方发布信息有了更大权威性,也是更好展示企业各项工作的平台,不仅速度快、容量大,还能根据行业特点不断调整方向和内容,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善用新媒体,就不能把企业的自媒体平台当成大杂烩,要用严格的取舍标准,提高自媒体平台稿件的专业性和严肃性,须紧抓外宣与党建工作相融合的核心思路。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外宣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精准判断形势和媒体特点,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出去,提升企业的品牌转化能力,获得良好的党建成绩和外宣效果。

5 结语

高端装备行业发展的基础,离不开一线的高技能工匠,他们是打造千亿级动车小镇的核心力量。弘扬工匠精神,是助推青岛“三中心一基地”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青岛制造为“青岛智造”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工匠精神,是产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腾飞的内涵要求。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依靠行政手段推广先模人物已经不符合传播规律,因此,研究探索工匠精神舆论宣传的新思路,深度融合企业宣传、工匠精神、新媒体,将三者打造成为一条互通的产业链,才能实现青岛制造业人才基础的蓬勃发展。

[1]邬群亮.以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企业整体素质[J].企业文明,2017.

[2]周建亮.传媒融合中营销“变现”的探索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

[3]陈勇.报纸新媒体矩阵产品化运营研究[J].中国报业,2017.

[4]刘玉彩.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传播的转型探究——兼论企业品牌传播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升[J].中国商论,2017.

2017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工匠精神舆论宣传的研究”(批准号:QDSKL1701225)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车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品牌护航中车高质量发展
工匠神形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工匠赞
中国中车:角色定位问题制约发展
中国中车:铁总“长工”继续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