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2017-12-25 07:4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专利知识产权

浅谈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文/陈维峰,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进一步国际化,知识产权在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当前,我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准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缺乏。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知识经济的核心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知识经济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一个鼓励知识竞争、知识创新,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凸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当知识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将会使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新的特征,把世界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它们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靠知识经济增添了新的腾飞的翅膀。

1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从法律的角度看,知识产权具有以三个特点:

1.1 专有性,专有性亦称独占性或垄断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由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所决定的。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直接来自于法律的规定或国家的授予,这是知识产权人利用知识产品的法律前提。这种在专有意义上的垄断和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不能相提并论,也不能被反垄断法所调整。

1.2 时间性,它是指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一定的保护期,过了有效保护期,这种专有权就终止了,这种智力成果就变成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1.3 地域性,它是指依某一国法律而取得的某一专有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在其他国家无效,其他国家没有保护的义务,除非有条约规定。

1.4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智力成果具有流动性。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国内外流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2 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独立性原则。

3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根据知识经济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知识范围扩大等特点,我国的知识产权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3.1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制订商业秘密保护法也势在必行。

3.2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程度应进一步加强。

3.2 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应适当缩短,因为只有在保护期限与技术更新周期一致的情况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才会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4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阻碍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

4.1 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资产。

4.2 没有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国际竞争观念。

4.3 于重视鉴定和忽视专利后管理及技术秘密的制度管理。

目前存在三种狭隘的错误保护观念,一种认识是经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已经明确了权利主体。一种认识是我已经申报并取得了专利权有国家的强制性保护。还有一种认识技术秘密我已经通过合同违约金和单位规章的形式进行了约束。

实现专利的公开保护和技术诀窍的秘密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不断创造中来保护自己,走在同行者前头,这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根本。

国家还应进一步完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协调指导机构等,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全面完成制定并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工作,提高专利审批综合能力和专利审批质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专利信息检索与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开拓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局面,不仅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巨大提升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和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产权事业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专利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创新网络活动对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动态影响研究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