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7-12-25 02:39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
关键词:警校体能训练运动

柳 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警官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分析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柳 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警官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分析警校学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训练科目革新思路。方法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本校三届学生的体能达标情况,并分析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本次研究发现,本校2015级学员的运动体能优于2016级,同时优于2017级,证明本校在之前的训练项目中相对科学完善。但是从调查问卷中也反应出学生训练过激、女同学体能较差、2017级学员体能较差的三点主要问题。结论针对学生训练过激行为应当给予科学的训练规划引导,针对女同学需要拓展补充训练科目,针对2017级学员需要调整目前的训练项目,适当增强训练量和基数。

警校教育;体能训练;优化策略

公安队伍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的建设要求,是满足《关于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需要的积极践行,我国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的改革,也是适应新时期警务工作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警察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加强对警察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发现体能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创新训练新模式、完善训练环境、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警校学生的体能训练科学性。并引导学生适应日后警务实战工作的需要,提高我国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因此本文就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出如下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与选取方法

选取本校2015级、2016级、2017级三个学年组共计3756份学生身体素质测评报告,并根据此报告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方式,以及相应的体能训练测评标准。

(二)体能测评项目

项目一:15分钟50m往返跑,以完成米数和心跳频率以及肺活量,评估学生运动体能。3500m以上为优秀,3000m以下为中等,2500m以上为合格,除此之外记为无效成绩,允许学生考核三次,取最高值记分。

项目二:万米达标成绩设为45min以下为优秀,45至50min为中等,60min以内记为合格,60min以外记为无效成绩。

项目二:立定跳远、立定摸高、负重蹲起力量测量,三项成绩并入总分,评估学生下肢力量。

项目三:俯卧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三项成绩平均分配计入总分,评估学生上肢及手臂力量。

项目四:水中闭气、平板支撑、直体倒立、跨立军姿,以完成时间总数记录学生耐力值,以百分评估学生体能耐力,制跨立军姿50分(零上30度和零下15度各取25分值),其他各项以16.85分记录。以三位现役武警战士同期测评指标为衡量标准,界定三组分数线,优秀、中等、合格,未到达现役武警战士最低分值者记为无效成绩。

四项评估指标最终以百分制核算,衡量线为:90分优秀,80分中等,70分合格,70分以下不合格。总合格率为:优秀率+中等率+合格率。

(三)问卷设计

本此调查问卷设置了四大项:第一项为学生生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方面。第二项为学生个人21岁前各项运动最优成绩,以及目前能够保持的最佳值。第三项为反映目前训练科目的承受能力,以及对现有训练科目的不适应情况。第四项为除课堂之外的个人训练需求以及完成情况。

(四)研究方法综述

首先,文献资料法。根据万方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体能训练相关书籍,整理收集相关文献。基本掌握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科目,查阅相关资料并做整理分析。

其次,问卷调查法。根据警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以及现役武警战士的体能训练指标,通过专家建议设计了体能测评项目。并根据从事体能训练的专家学者建议,以及具备警察工作经验的警官提供的参考,设计了调查问卷。

最后,将调查问卷收集到的相关反馈信息,以及测评记录等数据,记录于Excel软件汇总。并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二、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现状对比分析

(一)体能测评项目反馈信息比较

在体能测评项目中获取的数据反馈信息,如表1所示。从本组调研数据中能够发现,2015级学生体能指标优于2016级,同时优于2017级。能够证明目前本校采取的体能训练方案相对有效。但是也能发现部分不足之处,2016级学员在项目二的考评中相对较低,证明万米训练方式仍需调整。此外,本次调查中发现,2016级与2017级中未达标学员主要为女同学,基于警力任务的需求,应当加强对女同学的体能训练。

表1 三组学年体能测评项目反馈信息比较结果

(二)调查问卷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分析中能够发现,目前本校女同学并未进行较为大量的课外体能训练,而男同学参加的相应的训练科目。从总评成绩上也能够发现,学生在课外接受的训练切实能够得到阶段性的体能提升。此外,部分学生表示对于训练科目并未产生较高的学习动力,而体能训练恢复期较慢,如果强行增加课外训练,那么在课内完成的训练事项必然有所下滑。相关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学年学生参与课外运动训练的比例

三、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目前警校体能训练中的部分问题,主要为以下三点:其一,学生多选择社团活动和课外健身俱乐部等形式的健身方式,确实提高了相应的体能阶段性补充。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本校在一些健身器材和训练科目上的不足,以至于学生选择了课外活动的方式加以训练。因此,本校应当从基础训练设施以及训练科目更新上进行优化设计。其二,本次调研结果发现,2017级学员的普遍体能素质较差,而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新一级学员多数并未参与过系统性的体能训练科目,而自身也并未在之前的日常练习中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导致普遍体能指标较低。因此,对于2017级学员的主要训练科目需要加大系统化训练方式,并且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以便为学生树立起较高的体能训练意识。其三,本次调研中发现,目前本校女学生对于体能训练项目存在抵触心理,或者并未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应当对三届女学生的体能训练格外重视,即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能训练认识度,也需要适当调整训练科目,以便保证学生在有限的体能承受范围内,得到稳步提升。

四、加强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一)调整常规训练科目,迎合学生训练需求

虽然目前本校在体能训练科目中投入的资金比例较高,设有连球馆和游泳馆以及多功能操厅等,但是这些场馆中相对配备的健身器械不足,针对学生的运动需求并未达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效果。即便本校部分运动类社团(跆拳道、搏击、篮球、空手道等)广泛纳新,但是能够为其提供的活动场地极为有限。而从目前的体能训练科目分析,多数课程也与学生的个人训练计划呈现出不适应的状态。此前,2015级学员中22.15%的同学在训练中出现过运动损伤,虽然后期恢复继续参与整体训练计划,但是其体能恢复期较长,并未实现预期的训练目标。综上所述,本校应当加强针对训练科目的系统性分析,并以学生个人喜好制定相应的训练科目。并且需要为各类运动社团提供相应的课外训练场地,以便促进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通过各种运动方式提高自身的运动体能。而常规训练科目也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调整,尤其以三届女同学的训练项目为主,适当迎合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指标,在运动能力范围之列适当增加训练科目,同时疏导女学生对于训练科目的抵触情绪。

(二)结合警力职业特点,调整训练强度模式

警力需求是本校培养学生体能训练的核心原则,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树立与危险并行,时刻保持体能指标,当危机来临时才能应对自如。而这些要求也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完成警力指标的根本。因此在训练科目的规划与调整上,必须结合警力职业特点,适当调整训练强度模式。以2015级和2016级学生的训练科目分析,其训练强度调整主要为针对性调整方案。一方面,加强学生针对性训练科目,如学生下肢核心力量较为薄弱,则增加田径越野项目的时间比例。而针对2016级学员的万米耐力训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可以通过增加晨练与夜跑,完成加强性辅助训练。而其中需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计划,主要为未能达标的学员,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案,并以优秀学员为榜样,并发挥出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力量,形成以学员间相互带动的模式,促进所有学员体能训练的完成度提升。另一方面,所有学员需要时刻谨记警力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训练中以防爆为主的体能训练科目应当进一步落实,包括抗击打能力和力量训练。如果本校学生在体能训练中无法适应强度过高的体能训练方式,则需要开辟第二训练方式,采取学员分组,以针对性训练科目加强训练计划的落实。并以小组阶段性训练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估体能训练科学性。而对于全新的训练科目计划,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小组分析对比。

(三)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的训练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发现,学生普遍参与了课外训练计划。尤其以校外健身训练居多,虽然目前社会中的健身馆相关设施更为系统化,但是学生也容易出现训练过激的体能不良反应。其中主要因素在于,本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高,同时对于警力责任意识极强。在训练科目中严格要求自身的意志训练,并且在磨炼意志的基础上产生了过激训练的不良反应。在校外健身中过激训练不良反应主要以2016级学员为主。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反映对自身的体能指标并不满意,尤其以耐力训练的指标完成度为主。而在校外健身项目上,训练强度最高的学员曾经在寒暑假中达到过日均5h以上的训练强度。虽然对于在校学生确实强调过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但是针对2016级学员在体能训练中的强烈需求以及超出体能承受范围的训练方式本研究并不赞成。如果以极端训练方式最求短期训练的目标达成,也容易对学生产生相应的运动伤害,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终身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应当建议训练项目过多,和训练强度过大的学员适当减少训练项目,以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自身的运动体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并非一蹴而就,目前本校学生的体能训练方式科学性较高。但是女同学的体能较差,需要进一步拓展针对性训练科目。此外,2017级学生的主动运动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适当调整训练科目,同时以积极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体能训练的思想意识,落实“教、学、练、战”的一体化训练科目。而针对2016级学员在体能训练中的过激表现,也需要进一步引导,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建议,引导其更好的完成阶段性体能提升。

[1]刘富顺.警察院校学生自主体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3):26-27.

[2]成德地,郑国华,吴迪,钟文坤.公安民警警衔晋升训练健康体适能训练方法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5):62-66.

[3]陈永辉,刘一兵,周彬倩.公安院校改制生体能训练现状与改进——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J].公安研究,2011(10):58-63.

[4]马瑞力.警察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培养机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257-258.

[5]张权.警务技能训练参与校局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警官学院的实证研究[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27(03):118-124.

柳江(1980-),男,汉族,新疆人,本科,毕业于新疆教育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警官学校,助讲,主要研究方向:警察体育。

G

A

1006-0049-(2017)24-0080-02

猜你喜欢
警校体能训练运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阿富汗:警校生毕业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初衷
初衷
不正经运动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