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2017-12-26 11:04崔子慕马冬菁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兴城市毒蛾白蛾

崔子慕,马冬菁

(1.辽宁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036;2.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崔子慕1,马冬菁2

(1.辽宁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036;2.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

为了长期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利用2年时间对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调查采集并制作标本,经专家鉴定,目前共整理出林业有害生物6目、32科、92种;其中对兴城市造成较大危害的病虫害有美国白蛾、舞毒蛾、杨干象、松梢螟、杨树烂皮病,并对5种病虫害的分布地点、寄主植物、危害部位等进行了阐述。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种类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给兴城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兴城市森防站于2014-2016年进行了全市范围内大规模的林业有害生物专项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及危害情况,为今后加强全区间联防联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区位于120°06′~120°50′E,40°16′~40°50′N。年均气温8.7℃。1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7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年平均降水量600 mm,无霜期175 d左右。属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全市有林地面积519.446 km2,森林覆盖率24.62%。

2 调查对象与范围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病虫害以及鼠、兔类等。

2.2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的范围涉及27个乡(镇)办事处、3个国有林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所辖区域的天然林、人工林、苗圃、花圃、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

3 调查方法

3.1 踏 查

根据林业用地的森林类型、苗圃、木材加工厂等的分布情况设计踏查路线,沿着选定的路线边走边观察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在踏查时及时采集标本,做好采集记录;踏查路线避免重复。

3.2 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设立临时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2 000 m2,选择有代表性的树木随机抽取20株标准树进行调查,记录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受害部位及受害程度等,同时采集标本,拍摄有害生物或危害状的照片。

3.3 诱虫灯调查

本次诱虫灯调查选择在三道沟、郭家,靠近森林作为诱捕点,先用3根木棍做成稳定支架,将诱虫灯缠绕在木棍交点处,然后在靠近诱虫灯后方悬挂白色的幕布,于20:00至次日5:00开灯,分别于22:00、1:00、4:00采集灯下昆虫,再用内含乙酸乙酯的毒瓶将其杀死,并做成标本。

4 内业整理

4.1 标本整理

对野外采集的昆虫标本,通过查阅书刊、网络和请教专家等形式进行鉴定整理,统一规范标本签,记录采集时间、地点、寄主、采集人姓名。

4.2 影像整理

每次调查结束后及时保存影像,并对影像进行命名。命名格式为:有害生物名称—寄主植物—采集地点—时间—拍摄人姓名。

5 调查结果

5.1 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经专家鉴定,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6目、32科、92种。由图1可知,鳞翅目和鞘翅目发生种类较多,分别占鉴定总种类的55.4%和23.9%;其次是膜翅目和直翅目,各占鉴定总种类的6.5%;其它按鉴别种类由多到少的排序,半翅目4.3%、双翅目2.7%、病害0.7%。由此可见,鳞翅目和鞘翅目对我市林木危害最为严重,其它目有害生物发生较轻,应加强对鳞翅目和鞘翅目的监控力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保护森林资源。

图1 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5.2 主要病虫害种类

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重要性)评估标准》,调查得出,兴城地区主要病虫害共5种,分别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松梢螟Dioryctria rubella和杨树烂皮病(表1)。

表1 主要病虫害种类

由表1可知,主要食叶害虫有美国白蛾、舞毒蛾;枝干害虫有松梢螟、杨干象;病害有杨树烂皮病,危害面积分别为9 400 hm2、1 100 hm2、3 000 hm2、200 hm2、700 hm2,这5种病虫害都为轻度危害。

5.3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5.3.1 美国白蛾

兴城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冠下、树皮内越冬。翌年4月末至5月初羽化成虫,卵产于叶片背面,上覆白色鳞毛。幼虫1~3龄期群聚结网取食叶肉,4龄后开始破网分散取食,老熟幼虫爬行下树,在附近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第1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发育较为整齐;第2代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育非常不整齐。

5.3.2 舞毒蛾

舞毒蛾在本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初孵化幼虫,6-7月幼虫老熟,7-8月为成虫羽化盛期。雄蛾有白天飞舞的习性,雌蛾常静于树干草丛或墙缝中,交尾后,卵常产于树干与主枝上、树洞中、石板下等处,卵呈块状。

初孵的幼虫体轻毛长,很容易被风吹散,幼虫白天藏在树皮缝或树干基部石块下,夜间上树蚕食叶片。在本地区主要危害杨树。

5.3.3 杨干象

该虫在兴城1年发生1代,以卵及初孵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相继孵化。幼虫取食木栓层,然后逐渐深入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成圆形坑道,虫道处呈油浸状,微凹陷。随着树木的生长,被害处出现横裂口如刀砍状,引起大量失水,很容易被风折断。5月下旬在蛀道末端筑蛹室化蛹。6月中旬羽化,7月中旬成虫盛期,7月下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痕或裂缝处,卵通常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孵化。孵化后的幼虫不取食,在原处越冬,还有一部分卵因气温低而以卵态越冬。

5.3.4 松梢螟

兴城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油松枝梢或少数在树皮缝中越冬,翌年3月末4月初为害,5月下旬化蛹,6月羽化成虫,卵产在顶芽、嫩梢上,卵期10 d左右。

主要危害油松嫩梢,初孵幼虫在嫩梢表皮下蛀成小隧道,后蛀入木质部,外部有松脂流出,幼虫3龄有转梢为害习性,松梢逐渐变黄枯死。

5.3.5 杨树烂皮病

该病在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1个高峰期。7月随着气温的增高病势有所减缓,9月停止。

该菌属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受冻害树木。病害树皮明显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皮下有酒糟味,用手压会有水渗出,随后失水下陷,皮层腐烂、变软,木质部开始出现褐变。当病斑发展到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的枝干全部枯死。近年来,在兴城地区发生危害较多,造成部分杨树死亡。

6 小结

6.1 通过对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进行调查,经专家鉴定:兴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6目、32科、92种。主要病虫害共5种:美国白蛾、舞毒蛾、杨干象、松梢螟、杨树烂皮病。

6.2 在春季造林时,要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对调运本市的林木种苗进行严格检疫,严防检疫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对本市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贮木场及加工场、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应全面踏查,发现不合格的应予以整改和疫情除治。

6.3 加大测报管理制度,采取常年监测和定期调查相结合,发现疫情及时发布测报信息,为防治提供情报。

6.4 发现病枝要及时清理,减少病害侵染循环。

6.5 造林时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培育近自然林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韩国生.林木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图鉴[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杨子琦,曹华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刘振陆.森林病虫图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S763

A

1001-1714(2017)06-0043-03

2017-04-24

崔子慕(199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E-mail:1785253567@qq.com。

苑 辉)

猜你喜欢
兴城市毒蛾白蛾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兴城市日光温室辣椒越冬一大茬周年栽培模式
基于降维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人机飞行速度控制研究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兴城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如何防治肾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