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2017-12-26 19:07一考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无字帕克理查德

一考生

林语堂在《说话的艺术》中言:我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如是,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继而以“无字之书”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美。

“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人生。它可以是刻画精妙的《左传》,也可以是纵横捭阖的《国语》,还可以是简洁精炼的《世说新语》。“高世之才,必负遗俗之累矣。”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是人生不可不读的智慧之书。

然而,拘宥于“纸上得来”难免“终觉浅”。人生应更偏重于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于是人生阅历这一“无字之书”让我们体悟到更广阔的人生。这不是太虚幻境,但它容得下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式的人生理想;这不是光耀万世的灼灼烫金碑文,但它却是荒冢之上凹凸有致、刻骨铭心的生命曲线。这便是体悟的升华,但却是最难驾驭的。

“无字之书”脱离了“字”的束缚,自然也增加了掌舵人生的难度。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云亦云、屡进屡退,都是缺乏深入思考的表现。这便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导。

因此“心灵之书”便是万千阅历、森罗万象在心灵中的最后沉淀。筛去附赘悬疣,掌控人生方向;积淀潜思哲理,挖掘生命的深度。它是盖茨比于戴茜那空虚扭曲的灵魂中所见的灵魂真谛;它是“画魂”潘玉良挣脱世俗偏见所追求的艺术巅峰;它甚至可以是理查德·帕克这只猛虎背后隐藏的人性。

然而,这种境界岂是普罗大众都可攀援而至的!时下,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无暇顾及“心灵之书”的修煉,甚至连“无字之书”都不乐意总结分析,只停留在“有字之书”层次,不思进取。正因如此,范雨素的成长经历才会掀起网民的转载狂潮。这种共鸣也揭露了当代人的精神短板——“心灵之书”的缺席。

人生如书,须逐级而读,方品其中滋味,但终极境界须以心体之,以心察之,以心悟之。

●高分点评

这篇作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先提出总论点:人生如书,逐级而读;然后阐述分论点,分别论证“有字之书”的作用,“无字之书”的意义和“心灵之书”的价值;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强化观点。作文整体思路清晰,各段衔接紧密,结构严谨有序。

这篇作文开头由说话的三大境界引出人生的三大境界,然后论述每一境界的特点、作用与意义,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典籍,如《左传》《国语》《世说新语》,还是外国文学中的形象,如堂吉诃德、盖茨比、理查德·帕克等,考生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三个境界步步为营,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呈现出一种逐级提升的发展脉络,精练老到,蕴涵颇丰,表现力极强。

(王学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字帕克理查德
废旧材料的幻想一一安东尼·帕克作品欣赏
用蛋管住鸡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
理查德.狄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