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12-26 20:16赵影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披露会计信息中小企业

赵影

摘 要: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困扰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这其中由于国家政策层面、企业核算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对外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颇为严重。本文将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谈起,继而提出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希冀通过本文较为浅显的论述,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建议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总规模已达到5000万,占国内全部企业数量的99%,所解决的就业人口占到了全国的7成以上,上缴的税费总额占国内税收收入的53%。可见,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就业、税收、经济规模上都是不可小觑的。然而,出于宏观及微观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会计信息披露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现实及潛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会羁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国内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较为适合的土壤,才能更加有效的保障企业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内涵

1.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企业会计信息是为企业为开展会计活动而系统处理的数据资料,会计信息是企业正确做出各类决策的基础。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企业将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按照相关规定,以公开财务报告的方式将相应的会计资料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一项制度。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尤对当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非常适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主要是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后,证券监管部门为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相关财务报告。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主要不同之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严重统一、市场资源短缺、与大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因此,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方面,应遵循下述几点。

(1)权威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应当遵循客观、真实、有效的特性,否则其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也缺乏了相应的效能。权威性主要是强制要求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开、透明、具有可使用性,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简洁有用。中小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其针对性较强,如企业准备从金融机构融资,则就可以按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具相应的财务报告,并提供一些其他的财务资料,如合同、抵押物清单、仓单等。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归集、整理、汇总以及审计单位的审核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耽误不起的。如果,采用简洁有用的特征,则可以有效的缩小披露范围,有的甚至可以做到点对点披露,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费用支出,并为中小企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保密性。企业的会计信息大都属于“绝密级”,中小企业对外披露的相关信息,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保密,则有可能使其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因而,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还要体现所谓的保密性、私密性,从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核心利益服好务。否则,有可能使本就得来不易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付之东流。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性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阻碍相关制度建立、执行的一个顽疾,之所以存在不真实性是与企业的自身管理、投资人的个人私利、存在一定关系的。

(1)中小企业自身管理问题。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中竞争都较为激烈,降低相关成本费用成了投资人、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笼络客户,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因而同等技术水平下,降低产品成本显得颇为困难。那么只能在人力成本上想些办法。比如,企业可以招聘一些工资较低的管理人员从事日常生产管理,一些企业甚至雇佣一些代账会计来进行日常核算,一名代账会计大多都为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服务,这种状态,怎么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负责呢?其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也就难以称得上准确、无误了。

(2)投资人的个人私利。中小企业的投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对外融资借款、申请财政部门拨款,为了符合相应的财务指标,很自然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对于资产、利润、产值、合同额等方面造假;另外,中小企业的投资人为了实现少缴税款甚至偷税的目的,隐瞒收入、利润,虚增成本费用的事情也是实有发生的,这也就会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性的产生留有了一定空间。

2.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合理性

为了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会计报表都规定了固有格式,但这有时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中小企业在其会计信息披露中,应该结合其自身生产经营特点,设置较为合理的会计科目,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历史成本原则下,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只注重历史信息,会计报表中提供的信息都是已发生的、对于报表信息者的各类经营决策,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导。所以,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应过于单一,提高其合理性。

三、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建议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有制度性的、有企业自身的问题,因此不能将问题简单的推给企业自身,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应该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两方面着手来应对存在的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1.政府部门应起到的作用

(1)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搭建一个较好的政策平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会计准则。同时,还可借鉴国外会计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真实的国家的经验,加大对于会计信息造假企业的处罚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犯罪成本,使其由不能造假、不敢造假到最终的不想造假,从而有效的遏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实的现象。endprint

(2)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会计造假无处遁形。政府应利用当前较为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平台,以及各类支付平台对中小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加以有效识别。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在技术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有效性。

(3)增加国内优秀财务人员的数量。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数量为1600万人,但是至2016年底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为586万人。

从会计人员职称分布上来看,中、高级职称人员仅有不到200万,并且其还大多在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一型较为正规的大型企业,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高级人员是可遇而又不可求的。面对上述问题,建议我国的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加大对于国内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只有具备相应职称的人员数量增多了,才能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有机会聘请到更多专业素质强的会计人员来到企业,从而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2.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与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着一定的关系。企业财务人员在参与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会计核算技能,还要具备一名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要敢于向企业主、投资人说不。同时,还应该建立财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对于那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不实的财务人员也要进行披露,还可以借鉴交管部门管理驾驶员的扣分制度,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的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扣分、罚款,超过一定的标准,则需要进行岗位再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再使其重新上岗,这样可以在源头控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规范之处。

(2)改进企业业绩评价方式。企业的业绩评价中,改革过去的利润、产值、资产等硬性指标模式,因为这些都属于企业的“硬环境建设”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人为达到的,有其一定的不真实性。因而,将来可以将诚信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這不仅会使得中小企业会计造假问题得以控制,还能为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冰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7,8(4):54-55.

[2]郭丹,姚余.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当代会计,2017(8).

[3]熊诗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披露会计信息中小企业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浅议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