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邮品)上的辛亥革命

2017-12-26 02:03张永梅
东方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纪念邮票中华民国辛亥革命

张永梅

摘要:关于辛亥革命一课,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关于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以往学术界曾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实际上强调了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强调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基于以上几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对教材和相关邮品的观察、解读,了解辛亥革命首义在武昌爆发的原因及经过、三民主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特别要理解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

2.通过对相关邮品的观察、解读以及分析,模仿小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等活动,培养审美情趣、观察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史证意识、运用史料以及解释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相关邮品的观察、解读和分析,以及诗朗诵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培养家国情怀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我结合课本知识以及搜集到的邮票史料,将本课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民主革命的摇篮——武汉革命的发展情况;第二,民主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成立;第三,民主进程的丰碑——成者王?败者寇?每个板块中除了展示相关的邮票(邮品),还穿插播放了《武昌首义》录像、林肯就职演说模拟语音,组织学生进行小记者报道活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最后在师生共同朗诵陈怀志先生的词——《水调歌头·辛亥革命百年畅想》中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设计

关于辛亥革命,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课本知识。今天,我们通过邮票来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了解课本以外的一些史实。

导入新课:

【展示邮品】纪念邮票《20世纪回顾》中的第一枚——“辛亥革命”(图1)

当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免不了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1999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名为《20世纪回顾》的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辛亥革命”。为什么辛亥革命能成为中国20世纪回顾的重大事件?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历史,走进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邮票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展示课题】《辛亥革命》

一、民主革命的摇篮——武汉革命的发展情况

1.【展示邮品】《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图2)

(1)从首日封右上角第一枚邮票上看,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设问】你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吗?

(2)从首日封主图上看,军刀是革命队伍中军官佩戴的武器,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

【设问】你知道辛亥革命时期持军刀者在政治上是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吗?

(设计意图)从邮品中发掘课本上没有的历史材料,拓展知识面,从而明确辛亥革命的阶级性。

观看录像:武昌首义

【过渡语】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汉。为什么武汉会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了解一下那里都具备了哪些条件?

2.【展示邮品】《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纪念邮票中“同盟会成立”明信片(图3)

图3表现的是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场景。

【设问】中国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为什么会成立这一政党呢?如果你作为一《申报》的记者,亲身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你会在《申报》上要报道哪些内容?

【组织讨论】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担任记者进行报道的人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讨论,进一步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情况及其性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新闻报道,通过史实描述,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感受革命者们的家国情怀。

3.【展示邮品】美国《抗战建国》纪念邮票(图4)

图4是1942年7月7日,美国为了表示对中国政府抗战的支持,也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五周年而发行的《抗战建国》纪念邮票。邮票上有中国地图和孙中山、林肯肖像。

【设问】从以上邮品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爆发具备了哪些必要条件?

二、民主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成立

1.【展示邮品】“湖北军政府成立”明信片(图5和图6)

【设问】(1)设问:武昌起义胜利后,最直接的胜利果实是什么?

(2))设问:那么湖北军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谁来担任呢?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让黎元洪担任湖北军政府的都督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6的展示,补充教材里没有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复杂形势,以便于理解革命党人的局限性。

2.【展示邮品】《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图7)、《中华民国加盖邮票》(图8)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图7),宣告中华民国(图8)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设问】(1)孙中山没有领导武昌起义,为什么他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最高首脑呢?

(2)请你分析一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以往的政府有何不同?

【过渡语】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时约法》真正实施了吗?

背景音乐,感受革命者的那种奋斗不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邮票(邮品)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处理既是一个亮点,同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毕竟它不如文字材料包含更为丰富的信息。因此选用邮票(邮品)进行教学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选用邮票(邮品)要适时适量,合理使用。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可选

用过多的邮票(邮品),否则有堆砌图片、哗众取宠之嫌。本课的设计原来使用了25枚邮品,最后只采用了17枚,与课本图片一致,学生比较熟悉的就删掉了;反映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尽量不重复使用。

第二,选用邮票(邮品)要用心选择,精心设计。选用的邮票(邮品)既要紧扣主题,能够解决重难点;同时内涵丰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展示邮票(邮品)时,要加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解说。不仅对画面要有画龙点睛的讲解,而且还要讲清每一枚邮票(邮品)背后极其丰富的、甚至不为人所知的故事,这往往也是极难得的史料。如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光复纪念》、《中华民国共和纪念》这两套邮票发行的來龙去脉,学生可以明白:尽管辛亥革命以后同盟会在南方有一定的实力,但袁世凯独裁专制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了什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的第一枚,和以前的伟人邮票的设计理念有何不同?

猜你喜欢
纪念邮票中华民国辛亥革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邮票赏析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劳动英雄”木奖匾探析
民国李剑琴及其《健与美》发微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法国发行中国 虎年生肖邮票
比体育大赛晚发行的纪念邮票